风险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本程序的主要目的是管理项目的各种风险,通过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损失发生前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在风险损失发生后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发生之前的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文件主要是规范公司产品项目的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RIS 02 国际铁路行业标准 7.7.8风险和机会管理
4 术语和定义
4.1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2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4.3 风险事故:指造成风险损失的直接原因,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成了现实。
4.4 风险损失:风险事故所带来的物质上、行为上、关系上和心理上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丧失。
4.5 风险偏好:指项目管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的数量。
4.6 风险容忍度:是项目管理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对相关目标实现过程中所出现差异的可容忍限度。
4.7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8 风险管理: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监控,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
5 部门职责
5.1 项目组职责:
5.1.1 组织各职能部门定期识别、归类、记录、评估风险;
5.1.2 根据项目风险偏好以及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各职能部门制定应对风险的措施;
5.1.3 监控风险措施执行的进度和风险应对的结果,并汇报给所有相关方;
5.1.4 对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
5.2 各职能部门职责:
5.2.1 协助项目组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5.2.2 制定风险应对的措施;
5.2.3 执行应对风险的措施,并向项目组报告措施执行的进度和结果。
5.3 品管部职责:
5.3.1 负责定期组织各项目组就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交流和总结;
5.3.2 更新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文件。
6 程序要求
6.1 风险识别
项目组组织采用多种方法识别风险,尽可能在风险形成之前或早期发现各种会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主要采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为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和流程图法。
6.1.1 核对表法。核对表一般根据项目环境、产品或技术资料、团队成员的技能或缺陷等风险要素,把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来源列成一张核对表。核对表的内容可包括:以前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项目范围、成本、质量、进度、采购与合同、人力资源与沟通等情况;项目产品或服务说明书;项目管理成员技能;项目可用资源等。项目经理对照核对表,对本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联想。
6.1.2 头脑风暴法,也称集体思考法。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及各职能部门专家级人员参加头脑风暴会议,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与会人员产生“思维共振”,以达到互相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获取更多的未来信息,使预测和识别风险的结果更准确。
6.1.3 流程图方法。项目经理首先要建立一个项目的总流程图与各分流程图,以展示项目实施的全部活动。流程图可用网络图来表示,也可用WBS来表示。它能统一描述项目工作步骤;显示出项目的重点环节;能将实际的流程与想象中的状况进行对比;便于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它可以帮助分析和了解项目风险所处的具体环节及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风险。运用这种方法完成的项目风险识别结果,可以为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6.2 归类和记录风险
6.2.1 将根据上述方法识别出的风险记录到《风险应对表》中。
6.3 评估风险
6.3.1 采用风险矩阵、FMEA等方法来评估已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产生的后果,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将风险等级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6.4 风险应对
6.4.1 根据项目的风险偏好,以及项目风险评估的结果,项目组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回避风险: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适用于损失发生率高且损失程度大的风险,但不是所有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的。
b)预防风险: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这里涉及到现实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远大于采取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应采取预防风险手段。
c)自留风险:即自己理性的主动承担风险,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对付发生概率小且损失低的风险。“理性”是指经过正确分析,认为潜在损失在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自己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
d)转移风险: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6.4.2 项目经理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更新《风险应对表》并发放到相关部门。
6.4.3 各职能部门根据《风险应对表》的要求执行应对措施,并将执行情况反馈项目组。
6.5 风险监控
6.5.1 项目经理在风险管理全过程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控残余风险,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低风险的有效性,更新《风险应对表》。顾客有要求时,提交风险监控报告。
6.6风险总结和交流
6.6.1 项目经理在做项目总结的同时,编制《项目风险管理总结报告》,并提交品管部。
6.6.2 品管部将各项目的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分类归档管理,并定期组织风险管理交流,最终作为公司的知识管理的一部分。
7 流程图
8 相关文件和记录
风险应对表
项目风险管理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