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台账
主要内容:安全管理 、外界条件 第1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有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1 | 施工安全管理 | 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 | 各类事故 | 3 | 2 | 15 | 90 | 制度、措施 | 3 |
2 | 隐患整改不及时 | 各类事故 | 6 | 1 | 15 | 90 | 制度、措施 | 3 | |
3 | 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 各类事故 | 6 | 1 | 15 | 90 | 制度、措施 | 3 | |
4 | 安全管理措施不科学 | 各类事故 | 3 | 1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5 | 操作工人上岗前未体检 | 各类事故 | 1 | 6 | 15 | 90 | 制度、措施 | 3 | |
6 | 材料进场前未组织进行验收 | 各类事故 | 3 | 1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7 | 未按规定进行有关检验试验 | 各类事故 | 3 | 1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8 | 二次使用前无组织进行验收 | 各类事故 | 3 | 1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9 | 半成品使用前无组织进行验收 | 各类事故 | 3 | 1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10 | 安全网未进行检测 | 各类事故 | 3 | 1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11 | 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 各类事故 | 3 | 1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12 | 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专项措施无按要求进行审批 | 各类事故 | 3 | 3 | 15 | 135 | 制度、措施 | 3 | |
13 | 隧道内突泥、突水 | 坍塌、人员、机械受损 | 3 | 1 | 40 | 120 |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 3 | |
14 | 6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天气 | 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等 | 6 | 1 | 40 | 240 | 应急预案 | 4 | |
15 | 外界条件 (地质、水文、 天气等) | 地震 | 坍塌等 | 0.2 | 6 | 100 | 120 | 措施、方案 | 3 |
16 | 高温天气 | 中暑 | 3 | 3 | 15 | 135 | 措施、方案 | 3 | |
17 | 干燥天气 | 火灾 | 3 | 2 | 15 | 90 | 措施、方案 | 3 |
作业活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第2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危险 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18 | 布线供电 | 立杆深度不够 | 坍塌、触电 | 1 | 10 | 3 | 30 | 措施、方案 | 2 |
19 | 电线与地面净空不够 | 触电 | 1 | 6 | 15 | 90 | 措施、方案 | 3 | |
20 | 与外电安全距离不够 | 触电 | 1 | 6 | 15 | 90 | 措施、方案 | 3 | |
21 | 与外电之间防护措施不够 | 触电 | 1 | 6 | 15 | 90 | 措施、方案 | 3 | |
22 | 配电箱开关箱 | 电箱周围杂物多 | 其他伤害 | 1 | 3 | 7 | 21 | 措施、方案 | 2 |
23 | 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应急预案 | 4 | |
24 | 漏电装置参数不匹配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25 | 漏电开关失灵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26 | 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27 | 电箱引出线混乱 | 触电、火灾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28 | 闸具损坏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29 | 保险丝用铜线替代 | 触电、火灾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30 |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31 | 设备外壳无接地线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应急预案 | 4 | |
32 | 现场照明 | 照明回路无漏电保护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33 | 灯具金属外壳无接零 | 触电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34 | 灯具接近易燃物 | 火灾 | 1 | 1 | 40 | 40 | 措施、方案 | 2 |
主要内容:电焊作业 第3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35 | 电焊作业 | 雷雨天露天作业 | 触电 | 3 | 3 | 7 | 63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36 | 临时接地线浮搭 | 触电 | 3 | 3 | 7 | 63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37 | 不穿绝缘鞋触电 | 触电 | 6 | 6 | 7 | 252 | 制度、操作规程 | 4 | |||
38 | 导线漏电 | 触电 | 6 | 6 | 7 | 252 | 制度、操作规程 | 4 | |||
39 | 连接不合理 | 触电 | 1 | 6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40 | 粉尘迷眼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1 | 弧光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2 | 封闭处焊接 | 窒息 | 1 | 1 | 15 | 15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3 | 电光疾眼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4 | 慢性中毒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5 | 光辐射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46 | 烧伤 | 烧伤 | 6 | 6 | 3 | 108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
47 | 没戴防护用品 | 其他伤害 | 3 | 6 | 3 | 54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48 | 移动电焊机未断电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
49 | 焊机、焊把漏电 | 触电 | 3 | 3 | 15 | 135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
50 | 敲焊渣进眼 | 其他伤害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51 | 没有单独设开关 | 触电 | 1 | 6 | 3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52 |
主要内容:高处作业 第4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53 | 高处作业 | 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戴好安全帽 | 物体打击 | 3 | 3 | 15 | 135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54 | 无使用上下梯上下 | 高处坠落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55 | 处在无防护的危险点作业 | 高处坠落 | 6 | 1 | 15 | 90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
56 | 材料、工具无放在稳妥安全地方 | 物体打击 | 1 | 2 | 15 | 30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57 | 上下梯安全网围护不严 | 高处坠落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58 | 抛、扔建筑材料、工具 | 物体打击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59 | 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6 | 3 | 15 | 270 | 应急预案 | 4 | |
60 | 临边没有设置防护栏 | 高处坠落 | 3 | 3 | 15 | 135 | 制度、操作规程 | 3 | |
61 | 支顶架地基承载力不足 | 坍塌 | 6 | 1 | 40 | 240 | 应急预案 | 4 | |
62 | 承重支顶架搭设 | 没有安全标志或警示灯 | 车辆伤害 | 1 | 3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63 | 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3 | 1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支顶架上堆载材料集中超过承重荷载 | 坍塌 | 3 | 1 | 40 | 120 | 措施、方案 | 3 | ||
65 | 临边没有设置防护栏 | 高处坠落 | 3 | 1 | 15 | 45 | 措施、方案 | 2 | |
主要内容: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 第5页 第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危险 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级别 | |||
L | E | C | D | ||||||
66 | 钢筋安装 | 梁、柱及墙体钢筋支撑失稳 | 坍塌 | 0.2 | 6 | 40 | 48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67 | 梁、柱及墙体钢筋绑扎不牢固 | 物体打击 | 0。5 | 6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68 | 高处绑扎钢筋时未挂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69 | 钢筋锈粉 | 粉尘 | 2 | 6 | 1 | 1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70 | 混凝土运输 | 高处通道不畅通 | 其他伤害 | 1 | 3 | 7 | 21 | 制度、措施 | 2 |
71 | 高处通道两侧无防护 | 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 1 | 3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72 | 混凝土浇注 | 高处作业时无操作平台 | 高处坠落 | 0.2 | 3 | 15 | 9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73 | 高处悬空作业时无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74 | 高处作业时无防护栏 | 高处坠落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75 | 未着胶鞋、胶手套 | 灼烫 | 6 | 3 | 1 | 18 | 制度、操作规程 | 1 | |
76 | 拖拽电线移动振动棒马达 | 触电 | 1 | 3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主要内容:起重吊装作业 第6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77 | 起重吊装作业 | 钢丝绳损伤或不合格 | 起重伤害 | 10 | 0.5 | 7 | 3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78 | 超负荷起吊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制度、操作规程 | 4 | |
79 | 吊件不平衡 | 起重伤害 | 6 | 1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0 | 装卸时钢丝绳捆绑不牢 | 起重伤害 | 6 | 1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1 | 物件吊起时人员在下面停留行走 | 起重伤害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2 | 起重操作与指挥不一致 | 起重伤害 | 6 | 6 | 1 | 36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3 | 汽车、轮胎式起重机 | 行驶时底盘走台站人或堆放物件 | 起重伤害 | 1 | 2 | 15 | 30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84 | 起动或作业时未发出裕警信号 | 起重伤害 | 1 | 3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5 | 门式、桥式起重机 | 无轨道接地或接地电阻不合标准 | 触电 | 3 | 0。5 | 15 | 22。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86 | 供电滑线无触电危险标志 | 触电 | 6 | 0。5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7 | 钢丝绳破损、绳卡不牢 | 起重伤害 | 6 | 0.5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88 | 安全限位装置不齐全 | 起重伤害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吊运重物从人上方通过 | 起重伤害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0 | 未经技监局检测领证 | 起重伤害 | 3 | 0.5 | 40 | 60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1 | 行走或起吊时未发出裕警信号 | 起重伤害 | 1 | 3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2 | 吊钩表面有裂纹、破口 | 起重伤害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3 | 预制构件运输 | 行驶前检查拖挂装置、制动气管、电缆接头是否良好 | 车辆伤害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94 | 超宽、超长、超高运输未有安全措施 | 车辆伤害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主要内容:中小型施工机械 第7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95 | 钢筋弯曲机 | 机体未按接地漏电保护 | 触电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96 | 超过铭牌规定直径弯曲钢筋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7 | 操作者站在不设固定销一侧 | 机械伤害 | 1 | 3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8 | 芯轴、档铁轴或转盘有裂纹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99 | 钢筋切断机 | 机体未按接地漏电保护 | 触电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100 | 切刀有裂纹,刀架螺栓松动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1 | 操作者未站在固定刀片一侧和未压住钢筋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2 | 两手分开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3 | 俯身送料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4 | 超过规定切断直径或根数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5 | 皮带及轮未装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6 | 混凝土切割机 | 保护接地不良 | 触电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107 | 电缆线破损 | 触电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8 | 运转中维修各部件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09 | 未确定转向就作业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0 | 皮带及轮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主要内容:中小型施工机械 第8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111 | 电焊机 | 保护接地不良 | 触电 | 3 | 1 | 7 | 21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112 | 绝缘电阻不符合规定 | 触电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3 | 一、二次接线柱无保护罩 | 触电 | 2 | 2 | 7 | 28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4 | 使用中无防雨、防潮机棚 | 触电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5 | 在易燃易爆10m内施焊 | 爆炸 | 3 | 0.5 | 40 | 60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6 | 作业中操作人员用胳膊夹持电焊钳 | 触电 | 6 | 0。5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7 | 手持电动工具 | 外壳、手柄出现裂缝、破损 | 触电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118 | 电缆软线及插头破损 | 触电 | 3 | 1 | 15 | 45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19 | 保护接零连接不可靠 | 触电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20 | 防护罩不全、电气保护装置不可靠 | 触电 | 3 | 2 | 7 | 42 | 制度、操作规程 | 2 | |
121 | 仓库保管 | 电线短路 | 火灾 | 0。5 | 1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122 | 库房内吸烟 | 火灾 | 6 | 0。5 | 40 | 120 | 制度、措施 | 3 | |
123 | 灭火器材不足 | 火灾 | 0。5 | 1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
124 | 氧气、乙炔瓶与其他材料混放 | 爆炸 | 1 | 1 | 40 | 40 | 制度、措施 | 2 | |
125 | 通风不良 | 火灾、中毒 | 1 | 0.5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
126 | 材料放置过高 | 坍塌 | 3 | 1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127 | 柴油、机油罐无防阴棚 | 火灾 | 1 | 3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主要内容: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区 第9页 共9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 | 现有控制措施 | 危险 级别 | |||
L | E | C | D | ||||||
128 | 办公场所 | 乱拉电线 | 触电、火灾 | 0.5 | 1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129 | 电线残旧 | 火灾 | 1 | 0。5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
130 | 灭火器材不足 | 火灾 | 1 | 0。5 | 40 | 20 | 制度、措施 | 1 | |
131 | 消防通道堵塞 | 火灾 | 1 | 1 | 40 | 40 | 制度、措施 | 2 | |
132 | 长期使用电脑 | 辐射 | 6 | 6 | 1 | 36 | 制度、措施 | 2 | |
133 | 下班后无关电源 | 火灾 | 1 | 2 | 15 | 30 | 制度、措施 | 2 | |
134 | 食堂 | 食堂煮食过期食品 | 中毒 | 6 | 6 | 1 | 36 | 制度、措施 | 2 |
135 | 食堂煮食不洁食品 | 中毒 | 6 | 6 | 1 | 36 | 制度、措施 | 2 | |
136 | 油烟流通不畅 | 中毒 | 3 | 6 | 1 | 18 | 制度、措施 | 1 | |
137 | 食堂生熟食混放 | 中毒 | 1 | 3 | 15 | 45 | 制度、措施 | 2 | |
138 | 食堂炊事员患传染病 | 传染疾病 | 6 | 1 | 1 | 6 | 制度、措施 | 1 | |
139 | 液化气瓶距明火过近 | 爆炸、火灾 | 6 | 6 | 1 | 36 | 制度、措施 | 2 | |
重大危险源台账
第1 页共1页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险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作业条件危险 性评价 | 危险级别 | 控制计划 (a~f) | |||
L | E | C | D | ||||||
1 | 外界条件 | 6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天气 | 坍塌、触电、高处坠落等 | 6 | 1 | 40 | 240 | 4 | 应急预案 |
2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 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4 | 应急预案 |
3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 设备外壳无接地线 | 触电 | 6 | 3 | 15 | 270 | 4 | 应急预案 |
4 | 电焊作业 | 不穿绝缘鞋触电 | 触电 | 6 | 6 | 7 | 252 | 4 | 制度、操作规程 |
5 | 电焊作业 | 导线漏电 | 触电 | 6 | 6 | 7 | 252 | 4 | 制度、操作规程 |
6 | 高处作业 | 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 高处坠落 | 6 | 3 | 15 | 270 | 4 | 应急预案 |
7 | 脚手架工程施工 | 支顶架地基承载力不足 | 坍塌 | 6 | 1 | 40 | 240 | 4 | 应急预案 |
8 | 起重吊装作业 | 超负荷起吊 | 起重伤害 | 6 | 3 | 15 | 270 | 4 | 应急预案 |
9 | 脚手架工程施工 | 临边没按要求设护栏、安全网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 3 | 6 | 15 | 270 | 4 | 应急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