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电子商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并完成的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看电子商务是指人们应用先进的电子手段从事商务活动的方式。
2全球意识:就是企业的业务和有关的商务活动从原来的较狭隘的区间扩展到全球的范围来考虑,并且充分利用INTERNET网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3:1997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对电子商务的解释:在业务上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商业交易;在技术上电子商务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条形码等多种技术。
4:间接电子商务是指有形货物的电子订货,间接电子商务要依靠送货的运输系统等外部要素。
5:直接电子商务:是指无形的货物和服务,直接电子商务能使双方越过地理界线直接进行交易,充分挖掘全球市场的潜力。
6:因特网:是一个采用统一协议连接网络的网络,即一个网际网络系统。
7:电子邮件:它使用户或用户组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发信息的服务。
8:远程登录:是在网络通信协议的支持下使本地计算机在是成为远程计算机仿真终端的过程。
9: 名址服务:又称名录服务,是因特网上根据用户的某些信息反查找到另一些信息的一种公共查询服务。
10:WWW:WWW网是一种广域超媒体信息检索原始规约,nude是访问海量文档。
11:平台无关:就是说你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使用任何操作系统,使用任何显示器去访问各种基于UNIX平台或WINDOWS平台的WEB,且看到的信息结果都是一样的。
12: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在WEB中每个网络站点,以及该站点上的每一信息页都唯一的和一个地址对应。
13:交互:就是在因特网上的两个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的联机通信。
14:信息安全:一般是指在信息采集 存储 处理 传播和运用过程中,信息的自由性 秘密性 完整性 共享性等都能得到良好保护的一种状态。
15:信息安全传输:是指在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没有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露 更改 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识 控制,网络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可控性的到良好保护的状态。
16:数据加密技术:是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17:端到端加密:是指信息由发送者端自动加密,并进入TCP/IP数据包回封,然后作为不可阅读和不可识别的数据穿过互联网,当这些信息一道到达目的地,被将自动分组解密成为可读数据。
18: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 存取 处理的人得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一般包括口令 密钥 身份 数据等项的鉴别,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象输入
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19:秘密密钥加密:在传统加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算法内部的变换设计的非常复杂,并使用较长的密钥,使得攻击者对密文的破译变得非常的困难,甚至在攻击者即使掌握了加密算法的本身,也会由于不知道密钥而得不到明文。
20:防火墙:在因特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了一个安全网关提供可控的过滤网络通讯,其主要功能就是控制对收保护网络的非法访问。
21:包过滤:是指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而应用网关是建立在应用层上的协议过滤
22: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数据源中,利用系统数据源进行繁殖并生成,能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并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途径进行传染的程序,主要通过软盘 机器和网络三种途径进行传播,具有灵活性 传播性 隐藏性 潜伏性 可激发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23:静态反病毒技术:就是有计算机反病毒专家通过对已知病毒进行分析,提取病毒特征码然后将其加入到病毒特征库中,再通过文件搜素程序对磁盘中的具体文件逐个读取,将其中的代码和病毒特征库中的病毒特征代码作比较一旦发现存在代码相同的情况便立即报警。、
24:电子签字:是指在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逻辑上于数据电文有联系的数据和与数据电文有关系的任何方法,它可用以鉴别与数据电文有关的签字持有人和表明此人认可数据电文所含信息。
25:强化电子签字:是指一种电子签字,对于这种电子签字,通过使用一种安全程序可以表明该签字
26数字签名:哈希函数的输入是需要签名的文件,输出是一组定长的代码叫做数字签名。
27:电子商务认证机构(CA):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参与各方身份、自信的认定,维护交易活动的安全从根本上保障电子商务交易活动顺利进行而设立的。
28:PKI:是提供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服务的平台,从广义上说,所有提供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服务的系统都可以叫PKI系统,但这个系统必须是安全透明的。
29: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和资金流转。
30:电子钱包:电子商务活动中购物顾客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是在小额购物或购买小商品时常用德 新式钱包。
31:电子钱包管理器:在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中设有电子货币和电子钱包的功能管理模块,叫做电子钱包管理器。
32:电子支票:是一种借鉴纸张支票转移支付的优点利用数字传递将钱款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的电子付款新式。
33支付网关:是银行金融系统和因特网之间的接口,是由银行操作的将因特网上的传输数据转换为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或由指派的第三方处理商家支付信息和顾客的支付指令。
33:商务活动: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总和。
34:商务活动的主体:是指以形态参与商务活动过程的经济实体或个人,包括专门从事交易活动的商业企业、流通企业,以及处于生产和消费领域两端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
35商品进货:是指商业企业采购商品的商业活动,是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初始环节,是商品流转的起点。
36:商品销售:是商业企业商品流转的中心环节,是商业企业商品流通过程的终点。
37:商品调拨:是因销售需要,商业企业内部不同柜组、部门间或连锁商业企业各销售单位间商品的相互调拨。
38:商品储存:是对库存商品的管理。
39:商务流程:是指企业在具体从事一个商贸交易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步骤和处理过程。(事物流:即商贸交易过程中的所有单据和实物操作过程。物流:即商品的流动过程。资金流:即交易过程中资金在双方单位中的流动过程。
40:企业内部网:是一种有效的商务工具,他可以用来自动处理商务操作及工作流增加对重要系统和关键数据的存取,共享经验,共同解决客户问题,并保持组织间的联系。
41:电子现金:又称为数字现金是能被客户和商家接受的、通过internet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使用的一种交易媒介。
42: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设计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43: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44:外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
45: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节内在的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控制,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
46:可扩展数据仓库:是指为解决单位或企业所面临的复杂业务和经营问题,将历史的内外部详细数据采集到唯一的的数据库系统,建立以各种主题为导向的应用,用户利用各种前端分析软件工具,快速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或预测模型,从而提高经营决策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
47: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
48:电子数据交换: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
49: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是指按照国际贸易基本单证格式设计各种商务往来的单证样式。
50: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配送。
51:物流配送流程自动化:是指运送规格标准、仓储、货箱排列装卸、搬运等按照自动化标准作业、商品按照最佳配送路线等。
52:物流代理: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
53:外频:是指系统的总线的工作频率。
54:主频:是CPU的工作频率。
55:倍频: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56:Modem:用于实现计算机数字信号与通信线路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的设备。
57: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散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在一定标准控制下进行相互通信、软硬件资源共享的综合系统。
58: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通信链路和节点的集合排列或物理布局图形。
59:拨号IP方式:是利用串行布线协议或点对点协议把用户的电脑和服务商的主机连接起来,用户的电脑借助服务商的主机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上。
60: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他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工作环境,从而在计算机与其用户之间起到接口的作用。
61:热点;是指Web页面上的一些特殊的文本信息。
62:图像镜像:是指将页面上的整幅图像划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与不同的页面进行连接。
63:活动元素:实际上是一些预包装好的小程序,是一种向页面加入交互和特殊效果的方法。
:折扣价格策略:是指企业为了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而在商品原价格上给予一定的回扣。
65: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其基本目标是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谋求公众对企业的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并获得共同的利益。
66:网络消费者:是指购物者通过计数机、调制解调器等设备条件,在INTERNET网这一虚拟环境下进行消费的有别于在传统物理环境下的消费者人群。
67:网络促销:是指企业向电子商务市场发布本企业有关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引导和推动市场需求,引起网络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的各种活动。
68:网络促销对象:是指可能在本企业的网络电子商务市场上产生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群体。
69:在INTERNET网上进行宣传广告:是指在internet上传播信息和发布广告,并可进一步 通过广告超级链接到广告发布者自己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上,让广告的受众详细了解本企业的更多信息。
70:出口带宽:是指ISP本身能以多高的速率链接到INTERNET或其上级ISP。
71:接入用户数:是指ISP能够提供的中继线的数量,代表了该ISP的实力。
72:国际出口:是指该ISP是否具有的国际出口,应仅可能考虑选择接入具有国际出口的ISP。
73:网络商务信息:是指通过网络传递的文字、数据、表格、图形、影像声音等商务信息。
74:网络商务信息收集:是指企业在网络上有目的、有步骤地从各个网络站点对所需的商务信息的查询和获取的过程和行为。
75:经济的商务信息:是指以最低的费用获取必要的信息,这是网络商务信息收集的原则,网络商务信息收集的经济性是及时性、准确性和适度性的基础。
76:信息的整理:是将获取和储存的信息条理化和有序化的工作,以提高这些信息的应用价值和提取效率,防止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滞留,发现所储存信息内部新的联系,为信息的加工做好准备。
77:电子邮票:采用条形码技术,使用户能过通过普通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将邮票的标志信息打印在条码上或直接打印在要投送的邮件上,从而免去了到邮局购买邮票的麻烦同时邮局也能够通过电子条形码识读器将邮件信息快捷的输入电脑予以识别、分拣。
78:语言信件:是指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录制本人语音,图像信息,通过电子商务中心的网上邮局发送给收件人当地邮局,由邮局还原成磁带,录像带等交收件人。
79:统一公函:是指某些单位或个人需要向不同名址发送同一内容函件,客户需将函件内容和名址库提供给网上邮局并付费,剩余的工作将由邮政电子商务系统和邮政投递服务网络有机结合完成。
80:贸易网点:是一个将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种服务部门和参与方,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中心。换句话说,每个贸易网点是有贸易链相关机构组成。
81:BJTE工程: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覆盖北京区域,连接国内络系统的国际电子商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