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4.小学生作业——案例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2:01
文档

4.小学生作业——案例分析

小学生数学作业——个案分析不论是在平时的作业中,或是在考试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粗心,出现抄错、算错、漏写的现象,使会做的题错了。所以,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这段时间来,针对我们班出现的一些现象,我是这样做的:一、检查了再让老师看徐子晟是我们班的一位好学生,平时作业不管难易,基本上都是第一完成,可基本上每次都有错,我每次都给他说:做认真些,下次争取全对。他每次都愉快地答应着,可还是照错不误。有两次,他做作业,我专门站到他跟前看,发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推荐度:
导读小学生数学作业——个案分析不论是在平时的作业中,或是在考试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粗心,出现抄错、算错、漏写的现象,使会做的题错了。所以,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这段时间来,针对我们班出现的一些现象,我是这样做的:一、检查了再让老师看徐子晟是我们班的一位好学生,平时作业不管难易,基本上都是第一完成,可基本上每次都有错,我每次都给他说:做认真些,下次争取全对。他每次都愉快地答应着,可还是照错不误。有两次,他做作业,我专门站到他跟前看,发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小学生数学作业——个案分析

不论是在平时的作业中,或是在考试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粗心,出现抄错、算错、漏写的现象,使会做的题错了。所以,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这段时间来,针对我们班出现的一些现象,我是这样做的:     

一、检查了再让老师看  徐子晟是我们班的一位好学生,平时作业不管难易,基本上都是第一完成,可基本上每次都有错,我每次都给他说:做认真些,下次争取全对。他每次都愉快地答应着,可还是照错不误。有两次,他做作业,我专门站到他跟前看,发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想当第一的心里使他做作业时速度过快,另一方面,他每次刚一做完,就赶紧给我看,从不多看一眼自己的作业。找见原因后,就能对症下药,每次刚布置下作业,我就走到他跟前给他说:写慢点,老师不要第一,要全对。他写完后,又着急让我看,我没有接过他的作业本,而是说:检查了再让我看。就这样,几次后,他的坏习惯改正了,其他的同学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二、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     

学生养成认真做作业,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后,还要教给他们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检查的方法和技巧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况而定,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去检查。后来我又把认真检查做业写的好的同学给予奖红旗的激励。慢慢的有错误的学生越来越少,但是总有个别学生还是照错,怎么说都不改正。  

通过仔细观察,每次考试成绩差的同学和每次都没有检查的同学都是那么几个人。我决定在这次家访中专门和家长共商如何让孩子养成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在考试时,当第一遍认真写完后,就要分步检查。第一步,看自己空下的题这时会了吗。第二步,看刚才做标记的、比较难的、易错的题对了吗。第三步,从头认真检查。

总之,仔细检查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是工作中,这都是一个人认真负责的表现,也是有良好学习成绩和工作绩效的前提条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宜;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经常提醒督促,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检验的好习惯的。     

低年级学生培养认真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培养学生良好的细心检查数学作业的习惯,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小学生良好细心检查数学作业习惯的形成,必须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需要老师长时间的观察教育和培养。只有我们坚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训练,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将决定着一个学生的成绩,在班内不少学生做作业粗心,原因是:有的学生想着玩,做作业的时候就又快又潦草,只顾及赶作业的进度,不能顾及到细节问题:在做作业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常常差错百出。我针对这一情况,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做完作业之后,应该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查的习惯,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细致到每一题,从细微处检查是否有错误。长期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既培养学生细心的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又可促进和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可促进学生对待学习认真、细致、准确、细心等习惯的养成,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启发,鼓励,帮助,严格要求,提醒,随时监督,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会使我们受益匪浅,要长期不断地积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去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取得好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李桐)    

孩子作业慢的七种原因及对策 文章提纲: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二、追求完美——橡皮综合症。  三、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有困难。 四、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五、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六、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七、协调性差——感统失调     

一、条理性差——学习无方法。      

赵子豪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平时赵子豪什么也不用操心,只管学习和写作业就行。爸爸妈妈为了能让他安心学习,每天都是准备好饭菜才叫他,平时吃什么、喝什么准备得一应俱全,就连刷牙时的牙膏也给他挤好了。上学前妈妈把书包、用具全准备好了,直接让爸爸背着就去送他上学了,书包里装的什么,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令爸爸妈妈痛苦的是他写作业慢慢腾腾,有人陪着还好点,如果爸妈都忙的话,作业就会写得一团糟,但更令他们头疼的是,有时候他根本不知道老师都布置了些什么作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发现他的作业经常不按照顺序做,也不写题号,根本弄不清是哪道题,所以有些题经常会做错或漏做。       

孩子妈妈经常被老师叫去,进行交流后妈妈也反映说孩子在家做作业之前准备文具也是比较混乱。每次等到写错了,才发现没有准备橡皮;铅笔折断了,才发现没有准备削笔刀,一会儿拿这个一会儿拿那个,妈妈不耐烦了就吵:“怎么做事总是乱七八糟、丢三拉四的,就不能都准备好了吗?”所以这中间来来回回就花去好多时间,本来是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他就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爸爸妈妈真是想不通,他们各方面都已经做得很好了,怎么洋洋还是令他们这么失望呢!       

这是一个写作业条理性比较差的典型案例。孩子写作业时不知道有什么作业,对各科作业的先后顺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写作业时文具准备不齐全,用到的时候才慌慌忙忙去找„„这样不能合理规划,写作业当然慢了!其实如果仔细观察这类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丢三拉四,不懂得安排和规划。其实孩子会这样,责任完全在父母。其实孩子的磨蹭是父母一手包办出来的。对于十岁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孩子做事,做得乱七八糟的,还不如帮孩子做更省时省力。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做事、想事,思维变懒,惰性越来越强。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的事情都会习惯性地依赖他人。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考虑和承担一些事情,孩子就不会起来,条理性就会很差。  对策:对于洋洋的学习状况,父母要慢慢教会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文具要事先准备好等。但这只能治标。真正要治本,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要学着做一个懒妈妈,甚至可以让孩子适当帮父母做点家务,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娈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100%理论!世界上许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论,如果所有事都是妈妈做了,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们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们要80%不能做,孩子就能做80%,孩子的潜力也能爆发80%。如果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就给父母剥夺了,孩子的潜力就一点也发挥不出来了。当然,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指导孩子做事的顺序和条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综合症。      

赵羽煊是个二年级的女孩子,什么都好,作业工整,成绩优秀。就是有一个毛病,写作业特别慢,写的字稍微有一点点不整齐或者不干净的地方,他就会马上擦掉重写,有时甚至把本子擦破了,所以写作业花的时间就长了。每次妈妈告诉他只有一两个字不整齐不要紧,接着往下写就是了,但是不行,蒙蒙非要擦了重写,妈妈为此也很苦恼,想过很多办法,还是不起多大作用。      

赵羽煊是天生的 “追求完美主义倾向”。但是有些孩子的写作业慢却是父母们无形中训练出来的,许多父母本身就希望孩子样样都完美,样样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哪怕是孩子身上的一点小问题,父母也极力放大。比如作业:哪怕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父母都严格要求,要求孩子改好写工整,这样要求的最终结果,不是孩子写作业慢就是对学习害怕。 对策:对于这种老是喜欢使用橡皮,不停地擦来擦去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橡皮综合症”。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也不要用打骂来纠正其不良行为,而要用奖励手段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目的。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家中也可做一些简单的“脱敏训练”,即用奖励的手段来强化训练,督促孩子尽量少用橡皮,甚至不用橡皮。反之,如果孩子离不开橡皮,家长最好把橡皮没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孩子依恋橡皮的坏习惯会逐渐得到纠正。      

我记得全国有个著名教育工作者,叫詹文玲,他在山西通宝学校当校长时,就曾对全校学生有个要求,就是学生一律不准用橡皮,孩子刚开始不适应,经常把本子弄个大花脸,后来慢慢习惯了。因为不能用橡皮,结果就逼着孩子们一下笔写作业就必须认真工整,写作业非常专心。错误率大大下降,孩子反而养成了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对自己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三、学习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有困难。       

这种孩子是因为因为学习基础差,很多知识点没弄懂,很多题目不会做,所以一让他写作业,他就头疼,一个人干着自己头疼的事,他当然不可能主动,当然是能拖则拖呀!      

还有的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对于作业能凑合就凑合,在学习上感受不到半点乐趣,实在逼得没办法了,才做点。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类型,那么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磨蹭的问题,而是怎么辅导孩子,让孩子学习好起来,能跟上班。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的问题。解决了孩子知识上的缺陷和学习兴趣的问题,作业速度自然快了。 对策: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如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我想起我孩子刚读一年级时,每天老师都会留点家庭作业。作业虽然不多,但孩子因为没有养成做作业的习惯,总是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10分钟的作业儿子可以边玩边写磨蹭一个小时。催促一下写一点,不催促就又完别的东西去了。首先,我明确地告诉儿子:“只要你按时按质完成作业,老爸是不会多加一丁点儿作业的,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全归你自己。”另外,我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接女儿一回家,我就会对儿子说:“姑娘,快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带你到下面去玩。”“姑娘,快写作业,写完我们好到公园去滑冰”“姑娘,快写作业,等下爸爸还你去看电影„„” 姑娘一听,爸爸要带自己到下面去玩、去看电影,高兴地不得了,赶快认真写作业,我也兑现我的诺言,带孩子到下面去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就这样,通过这个办法,一次、二次、三次„„他快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得到不断地重复,最终形成了快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五、时间观念差——不会管理时间。       这种情况存在的最多,可以说,前面一、二、三种类型的“磨头”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孩子不会管理时间,他对时间也就没有概念,写作业、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时间的自由。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并每天自己监督完成情况。当然,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在他订计划的时候,提一些建议,和孩子多讨论,以便他的计划能够更可行更科学。如果家长坚持这样做三个月以上,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做事有效率的人。可是,现在,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别看电视了!”“该洗澡了!”每天晚上,很多家里,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长总是这样替孩子安排时间,孩子当然不用自己操心去怎么安排时间了,也就很难有时间观念。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奴隶,那你就一分一分地替孩子安排时间。我想明智的家长一定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对策:  

1、善用小闹钟。用闹钟督促孩子做作业,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业。在孩子使用闹钟前,有个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当慢,总是一会儿喝水,一会儿玩橡皮,20分钟的作业拖一个多小时还不能完成。后来,孩子妈妈想了个主意,他每天根据孩子的作业总量和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帮孩子估算出做作业需要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写作业之前先上闹钟,闹钟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期限前10分钟响。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再不用在孩子后面催促“快点、快点”,闹钟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时,孩子在自己定闹钟学习的过程中,也不断体验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业当作帮父母完成任务,学习更加自觉。    

2、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拖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作业,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爱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是个狠招,家长要具情况而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关键时用上几次。 

     3、与学校老师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孩子磨蹭,时间观念差,家长在家里督促孩子的同时,还需要与学校老师沟通,争取取得老师的佩合。因为有些孩子在家里有家长督促的情况下,速度会变快。但是到了学校,没有了外人的督促,习惯的惯性又会让孩子慢下来,所以,如果能取得老师的佩合,在学校也能督促孩子,这样孩子的矫正速度就会变快。 六、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    高健今年8岁,是二年级的学生,看上去活泼、可爱,但是高健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高健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外摸摸看看。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所以每天总是很晚才能睡觉。高健为了作业的事经常挨爸爸的揍。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捣乱,很调皮,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影响其他的同学和课堂秩序。   

不喜欢做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的作业让孩子既高效又快乐地完成作业。现在的孩子厌学,不爱学习,一般都是在家长的催促下完成的,能够自己并且开心完成作业的很少。家长和老师则抱怨孩子不用功。细分析起来,一点点都不怪孩子。孩子的厌学情绪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有关。在讲这段前,我先提问个问题:在座的家长,有谁喜欢学习?也就是,你在童年的时候就喜欢学习,现在也一直有学习欲望?其实,我们大多数成人都不喜欢学习。现在的时代要求我们终生学习,但我们却不喜欢学习。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秘密。我来告诉:你只所以不喜欢学习,是你在童年时受到了学习的伤害。也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使我们受到了学习的伤害。现在我们是大人了,我们有了孩子,我们也在用同样的传统教育方法伤害我们的孩子。这是你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也许你不信,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我们是怎样伤害我们孩子的。     

每个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幕:      

夜深了,妈妈和孩子在打架,为的是作业。妈妈要孩子快点做,做对了,做好了。可是孩子对面太多的作业,面对家长的威逼,心情焦躁,不能一气做完。妈妈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玩,气就不打一处来。为了让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什么招数都用了:开始是物质刺激、许诺、哄骗;这些不管用了,情急之下,有时威胁,有时骂,有时打。本来作业是孩子完成的事情,现在倒成了家长的差使。家长也无奈,作业太多,如果不看着孩子做,孩子就真的完不成作业。孩子每做完一次家庭作业,家长就像完成一次战斗一样,苦不堪言。可怜孩子!可怜妈妈!!      

可这又能怪谁呢?如果要怪只能怪我们家长或老师不懂辅导孩子的方法;只能怪我们的家长或老师没有教会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你可以细回想一下,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都喜欢做作业的。而是我们家长和老师不懂方法,造成孩子厌恶作业,厌恶学习。这里边有一个深刻的科学道理,一般不被家长和老师所知。那就是,每当我们的孩子做作业时,我们都逼孩子,骂孩子,打孩子,孩子每次做作业都生气,哭泣,痛苦不堪。孩子今天学习痛苦,明天学习痛苦,天天学习,天天痛苦,于是在孩子的大脑里就形成了一个神经链的连接,即学习——痛苦。孩子一做作业就痛苦,一学习就痛苦,甚至一进书房就痛苦了。这是我们家长“训练”的结果。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许多厌学的孩子都是这样造成的。     

如何高效、快乐地做作业呢?为什么要详细呢?因为作业的问题,几乎苦恼了大多数家长,也伤了大多数孩子的心,更是孩子厌学重要因素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家庭无快乐而言。      

(一)放学回来先吃水果     

孩子学习了一下午,大脑累了,肚子也饿了。先让孩子边吃水果边休息。水果里有果糖,吃了后很快就变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脑神经细胞工作时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还有氧,氧在呼吸时就可以获得。人体2/3的葡萄糖都是供应给神经系统的。也就是孩子大脑工作了一下午,他身体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时补充。孩子休息15~20钟,大脑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业了。     

(二)在晚饭前做作业      

作业在晚饭后进行,对孩子的作业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这样感觉:在饱餐一顿后,人就懒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这时浑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来加工刚刚吃进的大量食物。这样一来,流向大脑里的血液也就减少了。这时,大脑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特别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鱼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作业孩子不情愿,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脑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业在晚饭前进行。晚饭什么时候吃,家长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家长做饭。如果做作业的时候做饭,孩子听到嗅到妈妈在做饭,食欲就上来了。如果做不到晚饭前做作业,就要在吃晚饭后多休息一会再做作业。     

(三)在好事前做作业      

每个孩子都有他最喜欢的一项业余活动。或看动画片,或游戏,或体育活动。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欢看动画片,可以看,但必须做完作业以后看。如果以前没有这样的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重新达成协议。假设动画片是在6点播,孩子就要在5点开始做作业。达成协议后,写在纸上,母子签上字,贴在门上。孩子每天遵守协议雷打不动。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孩子做作业是非常辛苦的,大脑非常疲劳。有时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业。在做完一件疲劳的事情,然后再让他做他最喜欢的事情,就等于给他一个安慰,一个奖赏。孩子作业能和快乐连接起来,孩子就愿意学习,也容易形成习惯,否则相反。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找吃的,然后看电视,然后打游戏,接着和大人吃饭,磨蹭一会,又洗澡,到了快要睡觉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做。也就是,你的孩子把你家的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才不得不做作业。这时孩子前边没有什么好事等着他了,他也就没有了做作业的劲头了。由于过晚过多的作业,耽误了睡觉,孩子的生活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四)这样做作业     

继续和孩子达成协议:允许孩子做一会作业,玩一会。这可能与家长的教育观念相抵触。我先来说说为什么要做一会,玩一会。当孩子用心做作业时,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高速地运转,十几分钟后,大脑的葡萄糖就供应不足了。如果孩子不主动停止工作,大脑就会形成压力。大脑为了转移压力,就会指使孩子去玩。此时,不是孩子玩,而是他的大脑要孩子玩。我们家长不懂,往往责怪孩子不用功,贪玩,这是不公平的。     

在我们明白了这个科学道理后,我们主动让孩子玩。也就是根据你的孩子大小或者根据你孩子以往的作业持续时间,来确定做作业的时间和玩的时间。当孩子玩了一会,他身体的血液循环到大脑,补充了葡萄糖,孩子也就有了精神。我们要观察,当孩子很用功地做了一会作业后,最好是在孩子疲劳前,让孩子开始玩。玩的时间在8~10分钟。玩的地点,要在大厅,不要在书房。书房是学习的地方。这里要提醒的是此时孩子不能看电视或玩游戏机。当孩子玩到时间了,再把孩子送进书房。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一会,轻松快乐地玩一会。孩子每学习一次都不痛苦,而是有力量,有信心;孩子每玩一次都快乐。孩子学习一会,玩一会,玩一会,学一会。于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习一会,快乐一会,快乐一会,学习一会,于是孩子就一学习就快乐,一学习就快乐,孩子慢慢就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神经链的连接,即学习——快乐。这样发展下来,孩子就对学习感兴趣了,就喜欢学习了。喜欢学习,学习效率就提高了,从而又激励孩子更加好好学习,最后激发起孩子学习的本能,燃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自然地形成了。     

在这里提示家长一下:要想让孩子在某事上有良好的习惯,就要让他在做这件事情上获得快乐。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快乐。如果在学习上不能获得快乐,反而获得痛苦,然后又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一天天成长,孩子学习的时间就逐渐地延长了。家长期望孩子刻苦学习的那种精神就出现了。从此,孩子会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不用大人操心,也就是孩子能学习了。为了保持孩子的学习欲望,我们家长还有几个和作业有关的常识要知道。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孩子玩的时候,玩什么?此时孩子不能看电视,不能打游戏机。可以玩简单玩具,可以看画书,可以什么也不干,放松自己,让孩子自由自在,哪怕是在地板上打滚。     

(四)不要加作业      

有时我们家长看到孩子很快就做完作业,于是怕孩子浪费时间,又给孩子加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是我们家长急功近利的表现。你不知道你这样做,会把孩子做作业的感觉破坏了,最后孩子就不喜欢作业了,也就不喜欢学习了。当然,有的孩子主动提出要多做作业,家长可以考虑。但最聪明的家长此时他的这个多做作业的欲望才是上上策,就像好东西不要让他吃太多一样。你要知道,孩子学习是一生的事情,是一辈子的事情,你急什么?如果孩子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让孩子阅读他感兴趣的带有彩色图片的故事书,或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安排他看其他种类的书。     

(五)做作业时可以播放古典音乐      

如果作业比较多,孩子又喜欢音乐,可以播放古典音乐。我这里指的是古典巴洛克时期的外国交响乐或协奏曲,并且速度在每分钟60~70拍,如亨得尔的《水上音乐》等。孩子边听古典音乐,边做作业。这样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缓解疲劳,延长做作业时间,也会提高作业效率。这里的原理我后边会讲到。    

(六)优化作业环境     

孩子喜欢作业,就能喜欢学习。因此,孩子作业的其他因素一定要解决好。孩子作业要在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单独给孩子一个房间作为书房。如果孩子的书房和睡房合在一起,就把书房和睡房用木版隔起来,形成一间。书房也可以按照孩子的意愿装饰一下,可以放一套能播放音乐的音响系统。告诉孩子,书房只有做作业的时候,才可以用。作业完毕要立即离开书房。如果孩子玩,必须到大厅去,不要在书房玩。如果在书房玩的开心,形成习惯,一进书房大脑神经系统就进入玩的状态,从而抑制大脑的学习神经系统。把书房当作高效完成作业的地方。这里的科学道理就不再细解释了。     

(八)不在书房批评孩子      

本章开头的那一幕不应该在孩子的书房发生。如果你要批评孩子,把孩子领出书房。你要让孩子切身感觉书房是获得快乐的地方。也就是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进书房,高高兴兴把孩子领出书房。把书房当作孩子的学习圣地和获得快乐和自信的场所。那种把书房变成训斥、唠叨、打骂孩子的场所是非常愚蠢的。这样孩子以后一进书房就会痛苦。如果要批评,就先将孩子领出书房。    

 (九)形成节律      

孩子放学回家,一直到睡觉,活动地点、内容和时间要固定。在孩子适应了一套作息时间后,就雷打不动。这一点对于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十分重要。那些高考状元都有极强的生活和学习规律。     

上面的作业方法,基本符合小学普通孩子,但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家长要参考着做。特别是特殊类型的孩子,比如“小无赖型”的孩子,此方法应该有所变动。教育方法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视孩子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才行。但有一条:孩子每一项学习活动,都要和快乐连接。这一原则,要贯彻始终。这需要家长的智慧。

文档

4.小学生作业——案例分析

小学生数学作业——个案分析不论是在平时的作业中,或是在考试时,学生常常会因为粗心,出现抄错、算错、漏写的现象,使会做的题错了。所以,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这段时间来,针对我们班出现的一些现象,我是这样做的:一、检查了再让老师看徐子晟是我们班的一位好学生,平时作业不管难易,基本上都是第一完成,可基本上每次都有错,我每次都给他说:做认真些,下次争取全对。他每次都愉快地答应着,可还是照错不误。有两次,他做作业,我专门站到他跟前看,发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