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统考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100分,时间60 分钟,试卷由单项选择题16个、材料分析题3个,共19个题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全面体现了整本教材的四个单元主题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学生青春期特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2题中青春期心理教育;第3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第4题心里萌动、异性情感与交往;第5题行为有底线的规劝;第6题榜样的力量;第7、8题的情绪与情感;第9、10、11题的个人(意愿)与集体(利益)的甄别;第12、13题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第14、15题的法律常识的认同遵守与违法付出代价;最后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四重保护。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既紧扣教材,几乎面面俱到,且又能巧妙的突出重点。
3.第17、18题以当前疫情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正确行为,用先进事迹教育学生,认清优秀集体利好我们成长,发挥德育作用。第19题关于法律特征与作用的考查,通过典型事例情境的运用,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行为与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值得肯定之处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答题素养仍待养成,这从学生的卷面上就可以窥见一斑,选择题还算能得一部分分数,材料分析题有一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答起失分较多,这说明学生掌控基础知识不够牢靠,答题的心理素质仍需进一步改善。
2.需要改进的地方
(1)基础知识尚不牢固。一些学生对书本知识不熟悉。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不理解,不会灵活运用。
(2)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审题时,学生往往忽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第14题,题目中强调“启示”应回答材料是什么现象,应如何去理解。
(3)答题规范技巧不足。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没有序号,缺乏条理性。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轻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心态,可以从其作为中考科目的重要性角度来论述,也可从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的角度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有必要认真领会新课改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教学方式。
2.强化知识点的落实。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必定没有能力的培养提高。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同时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和探究,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
3.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效益。学生做完题后,要及时讲评,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答题心理等目的,心中要有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