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分类的最基本阶元是 ,目前统一采用的物种命名法是 。
2.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 、 和 。肉足纲动物的运动方式为 。
3.海绵动物的水沟系有 、 和 等三种类型。钙质海绵等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 幼虫期,并有 的独特发育现象。
4.软体动物的身体通常可分为 、 、 、贝壳和外套膜等5部分。
5.脊索动物门最主要的特征是 、 和 ,此外,还具有腹式心和肛后尾等特征。
6.骨骼具有龙骨突是 纲动物的特征。
7.植物性神经包括 和 。
8.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门是 ,种类最多的纲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棘皮动物中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型,是因为( )。
A 在系统发育上与腔肠动物处于同一水平 B 是原始的后口动物
C 真体腔极度的退化 D 试营固着或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的结果
2.下列动物中为两侧对称、三胚层、有口、无肛门的是( )。
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环节动物 D 假体腔动物
3.动物原始分节现象发生在( )。
A 节肢动物 B 环节动物 C 软体动物 D 线虫动物
4.既属于变温动物又属于羊膜动物的是( )。
A 大黄鱼 B 娃娃鱼 C 鳄鱼 D 鲸鱼
5.下列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鱼的鳞片是表皮鳞 B 人的毛是表皮衍生物
C 牛角起源于表皮 D 蛇的鳞片是表皮鳞
6.胸廓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进步性特征,第一次出现在(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7.昆虫最原始的口器类型为( )。
A 咀嚼式口器 B 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8.牙齿在脊椎动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哺乳动物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它们的牙齿属于( )。
A 同型齿 B 异型齿 C 多出齿 D 侧生齿
9.鸟类肺的最小功能单位是( )。
A 肺泡 B 微气管 C 鸣管 D 气囊
10.开管式循环的动物多具有血窦或血腔,以下动物中不具有血窦或血腔的是( )。
A 扇贝 B 螳螂 C 文昌鱼 D 蜘蛛
1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调节水分平衡 B 排出代谢产物 C 排出未代谢的食物残渣 D 进行气体交换
12.羊膜动物的脑神经有( )。
A 10对 B 11对 C 12对 D 13对
13.乌贼眼睛的构造相似于( )。
A 涡虫的眼睛 B 蜘蛛的眼睛 C 苍蝇的眼睛 D 脊椎动物的眼睛
14.陆生脊椎动物的听觉发达,中耳腔中的听小骨可将声波传到内耳。不同脊椎动物类群,其听小骨的数目不同,只具有一块听小骨的动物类群有( )。
A 两栖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15.关于贮精囊和纳精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贮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纳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B 贮精囊和纳精囊是贮存精子的不同器官的名称
C 每条环毛蚓都同时具有这二种器官
D 纳精囊是自体精子贮精和发育的器官,贮精囊主要接受异体精子
16.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幼虫阶段,与牟勒氏幼虫、浮浪幼虫、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分别对应的动物类群是( )。
A 扁形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B 扁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C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D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17.下列寄生虫病的病原不是原生动物的是( )。
A 象皮肿 B 黑热病 C 昏睡病 D 疟疾
18.下列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动物( )。
A 柱头虫 B 海鞘 C 七鳃鳗 D 文昌鱼
19.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的不同之处是( )。
A 典型的五指(趾)型附肢 B 具有胸廓
C 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 D 都是变温动物
20.下列哪一项不是鸟类的特化特征( )。
A 多具有龙骨突 B 没有牙齿 C 完全的双循环 D 具气囊与肺相通
三、判断题
1.原生动物是指具有原核的动物。 ( )
2.多孔动物是最原始的、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 )
3.腔肠动物是后生动物的开始,在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
4.扁形动物的原肾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其次才是作为排泄器官的。 ( )
5.从线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中胚层,动物体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 )
6.蚯蚓为网状神经系统。 ( )
7.鮑是一种著名的海产鱼,味极鲜美。 ( )
8.昆虫的复眼是由无数的单眼组成。 ( )
9.棘皮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 )
10.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 ( )
11.圆口类开始出现成对的附肢。 ( )
12.鱼类的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和尾椎三部分。 ( )
13.陆栖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相比,轴上肌比例减少。 ( )
14.两栖类的循环系统是不完全的双循环,爬行动物开始具有完全的双循环。 ( )
15.盲肠位于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是从鸟类开始出现的,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 )
16.爬行类和鸟类同属于卵生的羊膜类,代谢废物以尿酸为主。 ( )
17.鸟类的胸骨中线处都有高耸的龙骨突。 ( )
18.具有膈肌是鸟类特有的结构,是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 )
19.脊椎动物进化到鸟类开始出现12对脑神经。 ( )
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 ( )
四、列举题
1、列举5项鱼类适应于水中游泳生活的特征。
2、列举5项昆虫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3、列举昆虫中常见的5个目。
4、列举鸟的5种生态类群。
5、列举5种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动物学领域的学术刊物名称。
五、简答题
1、结合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总结动物有机体从水生过渡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两栖类是如何克服这些矛盾的?其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体壁结构的异同点和它们各自的特点。
3、比较呼吸系统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各纲中有何不同以及它们呼吸方式的不同。
20.
1、填空题
1、种(物种),双名法
2、鞭毛,纤毛,伪足,变形运动
3、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两囊幼虫,(胚层)逆转
4、头,足,内脏团
5、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6、鸟
7、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8、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单项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D | B | B | C | A |
6 | 7 | 8 | 9 | 10 |
B | A | B | B | C |
11 | 12 | 13 | 14 | 15 |
A | C | D | A | D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A | C | B | C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1、身体纺锤型;奇鳍和偶鳍;鱼鳞;附肢骨骼与脊柱无联系;出现了活动性的上下颌;鳃呼吸;以鳔的方式调节体重;侧线等。(每答对一项得1分,得到5分为止)
2、外骨骼;身体分节和分节的附肢;横纹肌;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气管;马氏管等。(每答对一项得1分,得到5分为止)
3、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革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其它答案正确亦可。每答对一项得1分,得到5分为止)
4、游禽;涉禽;陆禽;猛禽;攀禽;鸣禽。(每答对一项得1分,得到5分为止)
5、《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动物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报》,《昆虫学报》,《昆虫知识》,《昆虫分类学报》,《四川动物》等。(每答对一项得1分,得到5分为止)
5、简答题
1、答案要点:(1)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水环境和干燥的陆地;携带氧气的介质的改变;浮力的改变;温差变化的不同;生境复杂性的不同。(3分)
(2)两栖类对陆生环境的初步适应及不完善性:裸露但有轻微角质化的皮肤;不完善的肺呼吸及不完全的双循环;典型五趾型附肢的出现;离不开水环境的生殖方式。(5分)
2、答案要点:扁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均为皮肤肌肉囊结构,是指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构成的体壁(2分),但各具特点(6分):
扁形动物 | 假体腔动物 | 环节动物 | |
表皮 | 涡虫类具杆状体,寄生种类具适合寄生生活的结构 | 合胞体结构 | 有腺细胞、感光细胞、感觉细胞 |
肌肉 | 环肌、斜肌和纵肌 | 单层纵肌 | 环肌、纵肌 |
角质膜 | 无 | 有 | 有 |
壁体腔膜 | 无 | 无 | 有 |
鱼类:鳃呼吸,鳃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1分)
两栖类: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和皮肤呼吸并存。肺为不完善的肺,肺泡很少,呼吸方式为口咽式呼吸(1分)
爬行类:完全肺呼吸。肺较为完善,且形成胸廓,呼吸方式为胸腹式呼吸(2分)
鸟类:肺由多级分支形成的复杂网状管道系统构成,丰富的毛细血管密布在微支气管周围,使肺接触气体面积极大;此外还有4对半气囊辅助呼吸。形成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使得鸟类无论在呼气和吸气时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进行交换(2分)
哺乳类:肺由复杂的支气管树和盲端的肺泡构成,气体交换面积增加。腹部形成肌肉质的横膈,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协助肋间肌扩张和缩小胸腔,促进呼吸。呼吸方式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