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技术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25:28
文档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技术规定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2006宁波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起草单位:宁波市电
推荐度:
导读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2006宁波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起草单位:宁波市电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Regulations of design technique for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power distribution

in Ningbo(proposed)

2006甬SB-01

2006 宁波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

(试行)

 Regulations of design technique for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power distribution

in Ningbo(proposed)

2006甬SB-01

起草单位: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宁 波 市 建 设 委 员 会

                           试行日期: 2006年6月1日

2006 宁波

关于发布《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甬建科发[2006]102

                                                                                      

各县(市)、区建设局,委属各单位,各开发建设、勘察设计、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监等单位:

    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住宅用电量大幅度增长。原《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1997年)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为此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专项研究,并列为2003年建设科技攻关项目,经过两年多调研与研究,提出了新的技术规定,该规定已经我委组织专家通过评审,现予以批准与发布。本规定的编号为2006甬SB-01,自2006年6月1日起执行。

    本规定由宁波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编写单位具体负责解释。

                                        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二00六年四月七日

前    言

随着宁波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住宅用电量已大幅度增长,1997年制定的《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技术规定(试行)》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根据宁波市2003年度建设科技项目所立项内容与要求,结合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对原规定进行重新编制。

住宅配电是一项系统工程,21世纪的住宅工程势必向科技、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大量电子设备进入家庭,着重抓好配电安全、电能质量、容量需求及运行经济性(节能),使本规定能与远期发展相衔接。

本规定的编制,目的在于指导本市住宅工程供配电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本规定共分七章,主要内容有:1、总则;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供配电方式;5、负荷容量统计;6、住宅户外配电工程;7、住宅户内配电工程。

本规定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目    次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供配电方式    2

5    负荷容量统计    2

6    住宅户外配电工程    3

7    住宅户内配电工程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附图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用词说明    1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有关国家城市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参考表    11

附加说明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

11总则

1.1 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规定了住宅小区10kV系统接线原则,小区变电所的标准化接线方式,380V/220V系统接线原则,电力线路进户方式,住户负荷配置原则,户内接线方式及相关电气设备技术主要参数要求。

1.3 本规定适用于宁波市区(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新建、扩建、改建住宅小区(多层、高层、别墅,不含商住楼)的户内外配电设计。市郊乡(镇)建设的农居小区及各县(市)住宅小区可参照本规定或结合当地实际,拟订实施意见,同时报当地供电局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4 住宅工程的户内外配电设施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但应确保住宅工程的安全用电。户内外配电工程的器材应选用符合国标或部标的优质、节能、安全可靠的产品,优先选用体积小、容量大、污染少、免维护的节能产品。

1.5 住宅工程户内外配电设计除应满足本规定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及本市的相关标准规范。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引用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的各方应探讨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2003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

GB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3096-8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DL/T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13术语和定义

3.1 住宅小区

本规定中住宅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配建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2公共服务设施

一般称公建,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含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所、会所、居委会、储蓄所、粮站、小商铺、小餐饮店、小娱乐场所等)。

3.3 高层住宅

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3.4 中压电网

本规定指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网。

3.5 低压电网

指额定电压为380V/220V的电网。

3.6 小区公用变电所

指为小区内中小用户服务,由供电部门管理的公用变电所,简称小区公用变。

3.7 专用变电所

指为公建和公用设施服务,由有关业主管理的变电所,简称专变。

3.8 小区变电所

小区公用变电所与专用变电所的总称。

3.910kV环网站

指10kV进出线电缆都设负荷开关,用于10kV电缆分接的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构筑物)。

3.10 户内变电所

指把中压设备、变压器、低压设备等设在建筑物户内的变电所,简称户内变。

3.11箱式变电站

指把中压设备、变压器、低压设备装在一个箱体内的组合配电设备,简称箱式变。

3.12 低压电缆分支箱

指用于低压电缆简单分支,进出线都设开关的箱体。

3.13 电能表计箱

指内设电能计量表计、进出线开关等设备的箱体,简称表箱。

3.14 低压住户配电箱

指内设进出线低压开关等设备的箱体,简称配电箱。

3.15 住宅户外配电工程

指由10kV环网站,10kV/0.4kV的小区公用变电所及10kV/0.4kV用户专用变电所,10kV电缆线路,380V/220V电缆线路,380V/220V封闭母线,电力电缆沟,低压电缆分支箱,路灯线路(含电缆、灯柱、路灯、路灯配电箱),380V/220V接户绝缘线路,电能表计箱等组成的配电工程。

3.16住宅户内配电工程

指电能表计箱以后的配电工程,由表后进户电缆、电线,低压住户配电箱,室内绝缘线路、插座、灯具、开关等组成。

14供配电方式

4.1 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楼的消防电气及应急照明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消防设备末端加置双电源自动投切装置,其它电梯及生活给水泵应采用双回路供电,100m及以上的超高层住宅还应配置自备电源。

4.2 十层至十八层住宅楼的电梯及给水泵宜采用双回路供电。

4.3 除上述以外的用电设备及居民用电可采用单电源供电。

4.4 住宅小区内设若干10kV/0.4kV小区公用变电所,小区的住户采用380/220V供电,装表到户。

4.5 装机容量或按本规定第5.2条计算的用电负荷不大于100kW的公建,宜采用380V供电,装表到户;用电负荷大于100kW的公建,应采用10kV供电,设置10kV/0.4kV专用变电所。非物业管理的公用设施(含通信机房等)按上述规定执行。

4.6 属小区物业管理的公用设施(含消防设施、生活给水泵、电梯、楼道灯、地下室照明、应急照明、通风设施等),以一个单体建筑(含地下室)为单位计算容量。单体建筑内非消防设施装机容量(如消防设施装机容量大于非消防设施装机容量,按消防设施装机容量计算)不大于100kW的,宜采用380V供电,装表接电;大于100kW的, 应采用10kV供电,设置10kV/0.4kV专用变电所。

15负荷容量统计

5.1 住宅用电容量按以下原则确定:

多层、高层按60W~75W/m2(指建筑面积,以下同)计,其中别墅按80W/m2计。

5.2 配套公建应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100~150W/m2计。

5.3 住户用电负荷配置

住户用电负荷配置一般可按表1选择。

表1 负荷配置

住宅类型建筑面积

(平方米/户)

用电负荷

〔千瓦/户〕

电源性质备 注

普通多层、高层住宅80以下

6单相按60~75W/ m2配电

80-150

8单相
150-200(含150)

12三相四线

200及以上

起点12KW,超过按实际确定

三相四线

别墅(含连体)200及以下

20三相四线

按80W/ m2配电

200以上

起点20KW,超过按实际确定

三相四线

1注:以上配置为最小控制值,住宅设计中对电气容量有特殊要求时,按实际计算确定。

5.4  小区公用变压器容量 –二天5

5.4.1 小区公用变应按不小于80VA/m2配置变压器。

5.4.2 综合电压降、线损、安全经济运行及远期负荷增长等因素,规划设计时,每台小区公用变供电范围宜控制在8000m2左右,最大应控制在10000m2内,小区公用变应尽可能深入负荷中心,满足环境、环保、消防等要求。小区公用变压器单台最大容量,近期一般宜控制在不大于630kVA,远期宜控制在不大于800kVA;对于高层或负荷密度比较高的小区,近期宜控制在不大于800kVA,远期宜控制在不大于1000kVA。

16住宅户外配电工程

6.1小区应设置10kV环网站,采用电缆环网接线向小区供电,小区内按建筑面积计算设若干小区公用变电所,小区内每个环网近期配置的小区公用变总容量不宜大于3000kVA,远期不宜大于4000kVA。普通负荷的小区可采用单环网,有重要负荷的小区宜采用双环网,其10kV网主接线见附录A中的图A-1及图A-2。

6.2小区变电所的设置原则

6.2.1 住宅小区在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应根据小区总平规划、区域电网发展规划,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管理并留有发展可能的原则考虑小区变电所的建设,并应符合6.10.1条规定的供电半径。

6.2.2 小区变电所应采用户内变电所模式,宜为建筑物,不宜采用箱式变。

6.2.3 当小区变电所设于建筑物本体内时,应设在地上层面,并应留有电气设备运输和检修通道。当条件且有地下多层时,应优先考虑地下负一层,不应设在地下最底层。小区变位置严禁设置在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下方。

6.2.4 小区变电所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排风、防潮与隔音措施。

6.2.5 小区公用变内变压器容量和台数,应按实际需要设置。当最终容量在800kVA及以上时,应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

6.2.6 小区变电所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规范要求,对于式小区变,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对于楼内式小区变,应采用干式变压器或耐燃油型变压器和无油开关设备。小区变电所净高宜达4.2m以上,小区变不包括附属用房其有效建筑面积:采用干式变压器的小区变电所不小于50m2/台,采用油浸式变压器的小区变电所不小于60m2/台。

6.2.7 小区配电室应预留10kV进出线及低压出线线路走廊各二回以上。

6.3小区公用变的主接线

6.3.1 10kV侧采用环网型接线。

6.3.2 0.4kV侧采用单母线4~8回出线,其中变压器容量630kVA及以下采用4~6回出线,800kVA~1000kVA采用6~8回出线,,低压出线开关额定电流不应小于400A,主接线见附录图A-3。

6.4 小区公用变应采用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电容器安装在小区变压器的低压侧,经补偿后Cosφ≥0.9,其中低压电容器容量不应小于变压器容量的20%,电容器应根据功率因素值自动投切。

6.5 小区公用变应配置配变综合测试仪,对变压器低压侧的三相电压、电流,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电度数及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负载率,负荷曲线等进行监测。

6.6 10kV环网柜.

6.6.1 10kV环网柜的选用应满足“小型化、免维护、无油化”的原则。

6.6.2 环网柜进线单元(柜)应采用负荷开关;变压器馈线单元可选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单元(变压器容量不大于1250kVA时)。

6.6.3 新装环网柜线路单元应加装以下设备元器件:

1 负荷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2 电流互感器;

3 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

6.6.4 根据小型化、紧凑型的要求,宜采用SF6负荷开关可扩展式环网柜。

6.6.5 真空开关柜应为全工况绝缘、五防产品,并加装CT,PT。

6.7 中压电缆

6.7.1 中压电缆应采用三芯统包型交联聚乙稀绝缘电缆,并根据使用环境采用防水护套、阻燃型。

6.7.2 中压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主干线电缆不宜小于240mm2,变压器进线电缆不宜小于70mm2。

6.8 变压器

6.8.1 变压器选型应符合节能、低噪音、免维护的要求。

6.8.2 变压器额定损耗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和规定。

6.8.3 额定电压及分接头开关

10×(1±5%)kV /0.4kV或10×(1±2×2.5%)kV /0.4kV

6.8.4 变压器额定容量可选用315kVA、500kVA、630kVA、800kVA及1000kVA,其中800kVA及1000kVA变压器应选用干式变压器。

6.8.5 额定频率/相数     50HZ/三相

6.8.6 额定阻抗   4.5%(630kVA及以下)

                6.5%(800kVA~1000kVA)

6.8.7 结线组别  D.Yn11

6.8.8 额定绝缘水平

工频耐压     35kV/1min

冲击耐压     75kV

6.9 低压配电设备

6.9.1 低压配电柜选用

6.9.1.1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居民住宅区宜选用抽屉式、插拔式柜。

6.9.1.2普通居民住宅区可选用固定式柜。

6.9.2 框架断路器

6.9.2.1进线主开关额定电流应按高于变压器低压额定电流一级选定,出线开关额定电流应按高于低压出线回路计算电流一级选定。

6.9.2.2短路分断能力:≧40kA(400-415V范围内),具体应按实际选择。

6.9.2.3应选用智能型脱扣器,具备长延时、瞬时、短延时保护功能,有较大的电流和时间调节范围。

6.9.3 塑壳断路器

6.9.3.1额定电流应按高于低压出线回路计算电流一级选定。

6.9.3.2短路分断能力:≧35kA(400-415V范围内),具体应按实际选择。

6.9.3.3应具备过载、瞬动保护功能。

6.9.3.4附件应齐备并且更换方便,不应采用下进线。

6.10低压配电网

6.10.1 低压配电网采用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00m。

6.10.2 低压电缆、母线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

6.10.3 多层住宅的主干线宜采用截面不小于150mm2的铜芯交联聚乙稀绝缘电缆。

6.10.4 高层住宅应采用低压封闭母线或预制式阻燃低压电缆分层供电,在竖井内敷设,母线及电缆截面按实际计算确定。在十九层及以上高层内宜采用低压封闭母线,并应配置2条及以上。竖井内应加置照明设备并留有检修人员足够的维护空间,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在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时,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与专变的低压出线共用竖井通道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6.10.5 电缆分支箱可采用6-8回路分支箱,进线开关应采用额定电流不小于400A的刀熔隔离开关,出线开关宜采用160A塑壳断路器。

6.10.6 多层住宅的接户电缆应采用截面不小于35 mm2的铜芯交联聚乙稀绝缘电缆,高层住宅的接户电缆的截面按实际计算确定。

6.10.7 为公建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应与为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

6.11计量表箱

6.11.1 各类计量表箱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制造,并经当地供电部门确认后使用。

6.11.2 表箱内应设进线开关、电涌保护器、电能计量表及分路出线开关。进线开关应具备隔离、过电压保护、过载保护、漏电及短路保护功能。

6.11.3 表箱位置应有利于抄表人员观察表计,箱底高度不小于0.5m,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11.4 多层住宅按单元设置表箱,每只表箱内可设置不大于12只(预留1只)单相电表或6只(预留1只)三相电表,各类表箱应考虑单、三相电能表互换的可能性。表箱应安装在1层,嵌入墙内暗装。

6.11.5 高层住宅每层装表,每只表箱内可设置不大于6只(预留1只)单相或三相电表,表箱宜设在电缆竖井附近的墙内暗装。

6.11.6 别墅住宅宜数户集中装表,表箱应设在户外(围墙、围栏外),应具有防雨和防阳光直射计量表计等防护措施。

6.11.7 当多层住宅同一单元户数超过12户或高层住宅同一单元同层户数超过6户时,可装设多个表箱,应分别敷设表箱供电电源。

6.11.8 小商铺宜集中装表,安装在户外,便于抄表和维护。

6.11.9 住宅区宜采用集中抄表和远程自动抄表方式。

6.12小区路灯

除由当地路灯管理所管理的路灯外,小区内其余的路灯由开发单位投资建设,物业管理部门管理,装设路灯计量表计,路灯设计应符合有关标准。

6.13户外配电工程的防雷及接地

6.13.1防雷

10kV电缆网与10kV架空线联接部位应设置避雷器,环网型小区变其10kV侧可以不设避雷器,如需加设避雷器,其避雷器一般宜设在10kV进线处,避雷器应采用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在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系统,宜采用17kV/50kV的避雷器。在10kV中阻、低阻或调谐接地系统内,宜采用16.5kV/45kV的避雷器,变压器的低压侧宜加置氧化锌避雷器。

6.13.2接地

10kV避雷器的接地,如设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如与变压器低压零线共同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为保证主接地良好,小区变采用二点接地,低压电网每路出线的中间及末端应加置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电缆分支箱的外壳、接户铁板、电表箱等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当住宅楼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高层住宅竖井内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17住宅户内配电工程

7.1 住宅表后总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0mm2铜芯电缆、绝缘导线穿管暗敷;户内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穿管暗敷。

7.2 高层住宅等应满足消防要求,宜采用阻燃型绝缘导线及保护管。

7.3 住宅总线入户后,应设置配电箱,配电箱内设隔离开关、进线开关及若干分路出线开关。为保证人身安全及家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总进线开关应具备过电压保护,过载及短路保护功能,并能同时断开零线功能;除供照明、空调电源回路外,其余回路应设漏电保护装置,其漏电动作电流≤30mA。单相进线的总开关应采用单相双极断路器开关,三相进线的总开关宜采用三相四极断路器开关,其过电压动作电压宜选用280×(1±5%)V。分路的原则:户内照明分路单独设置,其它分路可按功能(如空调分路,厨房分路,卫生间分路,其它电器分路等),配电箱内接线方式可采用附录图A-4或图A-5,开关容量按实际确定。三相供电的住宅,户内每相负荷配置应相对平衡。

7.4 住户插座

7.4.1 插座的容量应满足最大负荷的安全运行要求,插座安装高度低于1.8m时,应采用安全型插座,插座宜采用单相三极型,尤其是洗衣机、卫生间、电扇、空调、冰箱、厨房电器等应使用单相三极插座,其中卫生间应采用防溅型插座,插座安装位置按功能需要设置。

7.4.2 住户空调电源插座及其它电源插座,应与照明回路分别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电源插座宜设置回路。

7.5 照明

7.5.1 照明设计应贯彻“绿色照明”的有关方针、,积极推广应用高效光源,高效节能照明设备。

7.5.2 住宅建筑照明的照度参考表2标准。

表2 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单位:勒克司)

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Ra
起居室一般活动0.75m水平面

10080
书写、阅读300·

卧室一般活动0.75m水平面

7580
床头、阅读150·

餐厅0.75m餐桌面

15080
厨房一般活动0.75m水平面

10080
操作台台面150·

卫  生  间

0.75m水平面

10080
注:·宜用混合照明。
7.5.3住宅照明系统中的每一个单相分路,不宜大于16A。

7.5.4高层住宅的应急照明采用带直流应急电源装置的照明灯具,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20min,100m及以上的超高层住宅其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30min,电源可接自本层的分配电箱的专用回路或从防灾专用配电箱引接。

7.5.5多层住宅的楼道照明,可设置专用计量表计。

7.6 接地及电气安全

7.6.1住宅楼的户内配电应采用“TN-C-S”或“TN-S”制,其接线方案见附录图A-6,住宅进线电源处应做总等电位连接,且应做好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卫生间厨房内应作局部等电位连接。

7.6.2住宅楼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采用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附图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用词说明 

B.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表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

B.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B.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有关国家城市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参考表 

有关国家城市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参考表见表C.1:

表C.1  有关国家城市人均年生活用电量参考表

国 家

城 市

城市总人口(万人)

生活总用电量(万kWh)

 人均年生活用电量(kWh/人·年)

统计年份

(年)

中 国

宁 波

109.9558491.95322003
中 国

台 北

263.7131850412081987
泰 国

曼 谷

571.672599204551988
新加坡新加坡265.001728706521987
韩 国

汉 城

999.1397066.73971987
澳大利亚悉 尼

878.968768.910001987
法 国

巴 黎

503.750370010001987
德 国

汉 堡

323.2432324610001987
奥地利维也纳150.6223698015731987
意大利米 兰

116.55116557.810001987
英 国

伯明翰99.8018230018261987
说明:1.宁波数据摘自宁波电业局2003年统计年鉴

2.其它城市数据摘自1991出版的中国国家统计局

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世界大城市统计比较》

文档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技术规定

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2006宁波宁波市住宅工程配电设计技术规定(试行)RegulationsofdesigntechniqueforresidentialengineeringpowerdistributioninNingbo(proposed)2006甬SB-01起草单位:宁波市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