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名称 | 线束 | DAB分类 | A | 外 购 外 协 件 检 验 指 导 书 | 文件编号 | WI-QC-037 | 版次 | 3.0 | |||
图 号 | 规格、型号 | 发行日期 | 页次 | 1/3 | |||||||
序号 | 检 验 项 目 | 技 术 要 求 | 验 收 器 具 | 抽 检 比 例 | 备注 | ||||||
名 称 | 规 格 | ||||||||||
1 2 3 | 尺寸: 电线与端子: 端子与电线连接: | 应符合下列要求,干线和保护套长度不小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110、120mm等等;支线长度不小于50mm;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m;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5)mm;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线束基本尺寸 干线 支线 保护套管 ≤200 +20,-10 +20,-10 +10,-5 >200~500 +25,-10 +30,-10 +10,-5 >500~1000 +25,-10 +40,-10 +20,-10 >1000~2000 +30,-10 +45,-10 +20,-10 >2000~5000 +40,-10 +55,-20 +30,-30 >5000 +50,-20 +75,-20 +30,-30 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采用图纸规定的颜色;接头应符合图纸的规定;片式插接件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圆柱式插接件应符合图纸的规定;电线应符合GB9328的规定(每年一次第三方检验报告)。 应优先采用压接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压接方法时,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采用钎焊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焊点应光滑,无漏焊、未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不应小于下表规定 | 卷尺 目检 出厂报告 | ||||||||
No. | 修订日期 | 修订内容 | 修订单 | 核准 | 审查 | 制定 | |||||
分发编号: | 页次 | 2/3 | ||||||||
文件编号 | WI-QC-037 | |||||||||
序号 | 检 验 项 目 | 技 术 要 求 | 验 收 器 具 | 抽 检 比 例 | 备注 | |||||
名 称 | 规 格 | |||||||||
4 | 接点: |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 拉力,N 0.50 50 0.75 80 1.00~2.50 140 4.00 300 ≥6.00 500 端子与电线之间的电压降应不大于下表规定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 试验电流,A 电压降,Mv 0.50 5 3 0.75 10 5 1.00 15 8 1.50 20 11 2.50 30 16 4.00 35 18 6.00 40 20 10.00 50 25 16.00 60 15 25.00 70 18 35.00 80 20 50.00 90 23 70.00 100 25 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压接方法时,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导体不应压断;钎焊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接点应光滑,表面绝缘良好,无漏焊、位钎透、钎剂夹杂等缺陷;接点应牢固, | ||||||||
No. | 修订日期 | 修订内容 | 修订单 | 核准 | 审查 | 制定 | ||||
分发编号: | 页次 | 3/3 | ||||||||
文件编号 | WI-QC-037 | |||||||||
序号 | 检 验 项 目 | 技 术 要 求 | 验 收 器 具 | 抽 检 比 例 | 备注 | |||||
名 称 | 规 格 | |||||||||
5 6 7 | 保护: 性能: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 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不小于上表拉力的规定 电线束采用绝缘物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的现象;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无脱开、移位现象;电线束中电线及零件应装配正确,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应到位,不应滑出 电线束应定期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内容应包括:燃烧、过热、低温卷绕、低温冲击实验。 1)同一包装箱内应装入同一种类、同一型号的电线束,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包装;包装箱应牢固,每箱总质量不超过50kg;包装箱内应有出厂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的内容如下,产品名称及型号、检查日期、检验员签章、制造厂名称;包装箱的表面应有清晰的标志,内容如下,制造厂名及商标、产品名称、适用车型、车号。(注:包装箱为外发件,直接送现场无包装箱) 2)线束在各种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抛摔和压伤、文明装卸 | 目检 首样查证 目检 目检 | 第三方报告 | ||||||
No. | 修订日期 | 修订内容 | 修订单 | 核准 | 审查 | 制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