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49-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 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度,以亚甲蓝MBV表示。
2.2 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2.3 当细集料中0.075mm的通过率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及材料
序号 | 名 称 | 使用要求 |
1 | 亚甲蓝 | 纯度不小于98.5%。 |
2 | 移液管 | 5ml、2 ml各一个。 |
3 | 叶轮搅拌机 | 转速可调。 |
4 | 鼓风烘箱 | 能控温105℃±5℃ |
5 | 天平 | 称量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的天平各一个。 |
6 | 标准筛 | 孔径为0.075mm、0.15mm、2.36mm的方孔筛各一只。 |
7 | 容量瓶 | 1L |
4 | 其它仪器 | 容器、定时装置、玻璃棒、温度计、烧杯、滤纸、搪瓷盘、毛刷、洁净水等 |
4.3试样制备
用四分法制取代表性试样缩分约400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的颗粒,分两份备用。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49-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细集料亚甲蓝按下式计算: (T0349-2) |
式中:MBV—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m—试样质量(g) 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6.2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不合格。 6.3试验结果精确值0.1%;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检测项目名称;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③试验日期及时间间;④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⑤细集料亚甲蓝值;⑥执行标准;⑦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试验注意事项: 8.1每次配置的亚甲蓝溶液,都必须首先确定亚甲蓝的含水率。 8.2由于集料吸附亚甲蓝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色晕试验过程中,色晕可能在出现后又消失了。为此,需每隔1min进行一次色晕检验,连续5次出现色晕方为有效。 8.3计算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8.4试验结束后,立即用水彻底清洗试验容器。清洗后的容器不得含有清洁剂成分,建议将这部分容器作为亚甲蓝试验的专用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