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答题
1、电力生产的方针是什么?
答:电力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安规》中的“三同时”的内容是什么?
答: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时应如何做?
答:应拒绝执行。
4、《安规》中对新录用的工作人员的身体有何要求?
答: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应经过身体检查合格。工作人员至少两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凡患有不适于担任热力和机械生产工作病症的人员,经医生鉴定和有关部门批准,应调换从事其他工作。
5、何谓“三级”安全教育?
答:厂(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6、对运行中设备禁止进行哪些清理维护工作?
答: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部分,以及把手伸入栅栏内。
7、转动机械的安全装置有哪些?
答:机器的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备(如栅栏),露出的轴端必须设有护盖以防绞卷衣服。转动机械的电机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8、工作现场哪些部位不能行走坐立和长时间停留?
答:(1)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须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2)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停留在可能受到烫伤的地方,例如:汽、水、燃道的法兰盘、阀门、安全门、除氧器、热交换器的水位计等处。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处所长时间停留,应做好安全措施。
(3)禁止在吊有重物下面停留和站立。
(4)禁止在可能有上空落物下面行走坐立和停留。
9、某厂一青工在检修空闲时间到正在施工的电建工地找架子管,脚踏在一块活动盖板上,从10米坠落至0米,造成股骨骨折。试分析事件的原因。
答:安规规定:生产场所的井、坑、 孔、洞及沟道应覆以与地面平齐的坚固盖板。
10、《安规》中对工作人员着装有何要求?
答:作业人员的着装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和可能卡住的部分,进人生产现场必须穿着材质合格的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穿着长衣服、裙子。工作服禁止使用尼龙、化纤或棉、化纤混纺的衣料制做,以防遇火燃烧加重烧伤程度。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作业接触高温物体,从事酸、碱作业,在易爆场所作业,必须穿着专用的手套、防护工作服。接触带电设备工作,必须穿绝缘鞋。
11、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怎么办?
答: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六氟丙烷灭火器灭火;对油开关、变压器(已隔绝电源)可使用干式灭火器、六氟丙烷灭火器等灭火,不能扑灭时再用泡沫式灭火罪灭火,不得已时可用干砂灭火;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干砂灭火。扑救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火灾(如电缆着火等)时,扑救人员应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2、《安规》中对行灯电压有何规定?
答:行灯电压不应超过36V,在周围均是金属导体的场所和容器内工作时,不应超过24V,在潮湿的金属容器内、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如煤粉仓、沟道内)、脱硫烟道系统等处工作时,不应超过12V。行灯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地接地,不准使用自耦变压器。
13、在锅炉汽包、凝汽器、油箱、油槽以及其他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工作,应有哪些防止触电的措施?
答:
a) 电焊时焊工应避免与铁件接触,应站立在橡胶绝缘垫土或穿橡胶绝缘鞋,应穿干燥的工作服;
b) 容器外面应设有可看见和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并应设有开关,以便根据焊工的信号切断电源;
c) 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24V。行灯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地接地,不准使用自耦变压器;
d) 行灯用的变压器及电焊变压器不应带人锅炉及金属容器内。
13、电焊工应有哪些防护用具?
答: a) 镶有滤光镜的手把面罩或套头面罩,护目镜片;
b) 电焊手套,工作服;
c) 橡胶绝缘鞋;
d) 清除焊渣用的白光眼镜(防护镜)。
14、哪些人员不宜从事高处作业?
答: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及经医师鉴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准参加高处作业。凡发现工作人员有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登高作业。
15、安全带在使用中应挂在什么地方?
答: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牢固结实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构件上。
16、高空作业使用工具时应注意什么?
答: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高空作业时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抛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击毁脚手架。
17、在进行高处工作防止落物伤人有何规定?
答:(1)在进行高处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如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铺设木板。
(2)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下或往上吊送,以免打伤下面工作人员。
(3)上下层同时进行工作时,中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板、罩棚或其他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18、应怎样填写“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栏?
答:填写检修工作应具备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应周密、细致,不错项、不漏项。检修工作需要运行人员在运行方式、操作调整上采取的措施,以及采取隔断的安全措施,必须写入安全措施栏。不需要做安全措施则在相应栏内填写“无”,不应空白。
20、“运行值班人员补充的安全措施”栏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由于运行方式或设备缺陷需要扩大隔断范围的措施;运行人员需要采取的保障检修现场人身安全和运行设备安全的措施;补充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提出的安全措施;提示检修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如无补充措施,应在该栏中填写“无补充”,不得空白。
21、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职责是什么?
答:
a) 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
b) 工作票上所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和完善;
c) 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22、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是什么?
答:
a) 正确地和安全地组织工作;
b) 对工作人员给予必要指导;
c) 随时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4.6.3 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职责是什么?
答:
a) 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确已隔断;
b) 安全措施确已完善和正确地执行;
c) 对工作负责人正确说明哪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危险等
二、选择题
1、高度低于(B)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A、2 m B、2.5 m C、3 m D、3.5 m
2、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A)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A、2 m B、2.5 m C、3 m D、3.5 m
3、所有高出地面、平台(B),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A、1 m B、1.5 m C、2 m D、2.5 m
4、企业对新员工应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ABC)。
A、危险因素 B、防范措施 C、事故应急措施
5、下列有关工作人员的提法,不恰当的有:AD
A.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患有不适于担任热力和机械生产工作病症的人员,经安监鉴定和有关部门批准,应调换作其他工作。
B.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C.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着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
D.任何人进入地下厂房,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6、电气工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D)个月测量一次绝缘,绝缘不合格或电线破损的不应使用。
A、3 B、4 C、5 D、6
7、严禁止在运煤设备运行中进行任何(AB)工作。
A、检修 B、清理 C、监护 D、指挥
8、工作人员进入汽包前,检修工作负责人应检查汽包内的温度,不宜超过(B),并有良好的通风。
A、30℃ B、40℃ C、50℃ D、60℃
9、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应超过烧杯的(C)。
A、1/2 B、1/3 C、2/3 D、3/4
10、储存气瓶仓库周围(B)距离以内,不准堆置可燃物品,不准进行锻造、焊接等明火工作,并禁止吸烟。
A、5m B、10m C、15m D、20m
11、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B)个氧气瓶。
A、1 B、2 C、3 D、4
12、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A)转,吹洗1s~2s,然后用专用的扳手安上减压器。
A、1/4 B、1/3 C、2/3 D、3/4
13、各式起重机的技术检查,每年至少(A)次。
A、1 B、2 C、3 D、3
14、环绳及绳索必须经过(B)倍容许工作荷重的静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A、1 B、1.25 C、1. 5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