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讨论两种代数系统,在高代中看到了,全体整数作一个环,全体有理数,全体实数或全体复数都作一个域,由此可见,环与域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
§3.1 加群、环的意义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本书P80-84
定义:一个交换群叫做一个加群,假如我们把这个群的代数运算叫做加法,并且用符号+来表示。
在群中有零元、负元
定义:一个集R叫做一个环,假如:
1、R是一个加群;‘
2、R对乘法运算封闭
3、适合结合律
4、两个分配律成立
● 教学重点 加群和环的定义
● 教学难点 环的运算性质的证明
● 教学要求 了解加群和环的关系
● 布置作业 P84 2
● 精选习题 P84 1
§3.2 交换律、单位元、零因子、整环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本书P84-P
定义:一个环R叫做一个交环环,假如ab=ba
不管a1b是R的哪两个元
定义:一个环R的一个元e叫做一个单位元。假如对R的任意元a来说,都有:ea = ae = a
例1:书上P85
定义:一个有单位元环的一个元b叫做a的一个逆元。假如:
ba=ab=1
例2:P86
定义:若是在一个环里a≠0,b≠0,但ab=0
则a是环的一个左零因子,b是一个右零因子。
例3:P88
定理:在一个没有零因子的环里两个消去律都成立。
a≠0,ab=ac=>b=c a≠0,ba=ca=>b=c
反之也成立
推论:在一个环里如果有一个消去律成立,那么另一个消去律也成立。
定义:一个环R叫做一个整环,假如:
1、乘法适合交换律:ab=ba;
2、R有单位元1:|a=a|=a
3、R没有零因子:ab=0=>a=0或b=0
● 教学重点 交换环、整环、单位元、零因子
● 教学难点 剩余类环和定理的证明
● 教学要求 掌握以上内容
● 布置作业 P 1,2,5
● 精选习题 P 3,4
§3.3 除环、域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P-93
例1:P90
例2:P90
定义:一个环R叫做一个除环,假如:
1、R至少包含一个不等于零的元;
2、R有一个单位元;
3、R的每一个不等于零的元有一个逆元。
定义:一个交换除环叫做一个域。
例3:P92
为了上述内容的关系看得更清楚,注意如下列表
环
交换环 有单位元环 无零因子环
整环 除环
域
● 教学重点 除环和域
● 教学难点 它们之间的关系
● 教学要求 正确理解上述表
● 布置作业 P93 1,2,4
● 精选习题 P93 3,5
§3.4 无零因子环的特征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P93-97
例1:P94
例2:P95
定理1:在一个没有零因子的环R里所有不等于零的元对于加法来说的阶都是一样的。
定义:一个无零因子环R的非零元的相同的阶叫做环R的特征。
定理2:如果无零因子环R的特征是有限整数m,那么n是一个素数。
● 教学重点 特征
● 教学难点 两个定理的证明过程
● 教学要求 掌握本节内容
● 布置作业 P97 1
● 教学辅导 P97 2,3,4
§3.5 子环、环的同态
●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 教学内容 P97-101
定义:一个环R的一个子集S叫做R的一个子环,假如S本身对R的代数运算来说作成一个环。
例1:P98
例2:P98
定理1:若是存在一个R到R的满射,使得R与R对于一对加法以及一乘法来说都同态,那么R也是一个环。
定理2:假定R和R是两个环,并且R与R同态,那么,R的零元的象是R的零元,R的元a的负元的象是a的象的负元,并且,假如R是交换环,那么R也是交换环,假如R有单位元1,那么R也有单位元1,而且1是1的象。
定理3:假定R同R是两个环,并且R≌R,那么,若R是整环,R也是整环,R是除环,R也是除环,R是域,R也是域。
引理:P99
定理4:假定S是环R的子环,S在R里的补足集合与另一个环S没有共同元,并且S≌S,那么存在一个R同构的环R,而且S是R的子环。
● 教学重点 同态和同构定理
● 教学难点 引理和定理4的证明
● 教学要求 理解同构、同态思想
● 布置作业 P101 1,2,3
● 教学辅导 P101 4,5,6
§3.6 多项式环
●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 教学内容 P101-109
定义:一个可以写成
a0+a1∝+….+an∝n(a1∈R, n≥0的整数)
形式的R0的元叫做R上的∝的一个多项式。
ai叫做多项式的系数
定义:R[∝]叫做R上的∝的多项式环。
定义:R0的一个元X叫做P上的一个未定元,假如在R里找不到不都等于零的元a0,a1,….an来,使得
a0+a1x+….+anxn=0
定义:令a0+a1x+….+anxn,an≠0
是环R上的一个一元多项式,那么非负整数n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o没有次数。
定理1:给了一个有单位元的交换环R,一定有R上的未定元X存在,即R上的多项式环R[X]存在。
定义:一个有∑ai1i2…in∝1i1∝2i2…∝nin的形式的元叫做R上的∝1, ∝2,…∝n的一个多项式;ai1..in叫做多项式的系数。
定义:R0的n个元X1,X2…,Xn叫做R上的无关未定元,假如任何一个R上的X1,X2,…,Xn的多项式都不会等于零,除非这个多项式的所有系数都等于零。
定理2:给了一个有单位元的交换环R同一个正整数n,一定有R上的无关未定元X1,X2,…Xn存在,因此,R上的多项式环R[X1,X2,…Xn]也存在。
定理3:假定R[X1,X2,…Xn]和R[∝1,∝2,…∝n]都是有单位元的交换环R上的多项式环X1,X2,…Xn是R上的无关未定元,∝1,∝2,…∝n是R上的任意元,那么R[X1,X2,…Xn]与R[∝1,∝2,…∝n]同态。
●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多项式环的本质。
● 教学难点 定理(1-3)的证明过程
● 教学要求 本节中的全部内容掌握好。
● 布置作业 P109 2
● 教学辅导 P109 1,3,4
§3.7 理想
●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 教学内容 P110-113
定义:环R的一个非空子集I叫做一个理想子环,简称理想,假如:
(i)a,b∈I=>a-b∈I
(ii)a∈I, r∈R=>ra, ar∈I
定理1:一个除环R只有两个理想,就是零理想和单位理想。
例1:P111
例2:P111
定义:主理想 P111
定义:生成理想P112
● 教学重点 理想、主理想、生成理想
● 教学难点 理想概念和定理1的证明
● 教学要求 理解理想思想、构作最小理想
● 布置作业 2,5
● 教学辅导 1,3,4
§3.8 剩余类环,同态与理想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P113-116
定理1:假定R是一个环,I是它的一个理想,R是所有模I的剩余类作成的集合,那么R本身也是一个环,并且R与R同态。
定义:R叫做环R的模I的剩余类环,用符号R/I来表示。
定理2:假定R同R是两个环,并且R与R同态,那么这个同态满射的核I是R的一个理想,并且R/I≌R。
定理3:在环R到环R的一个同态射之下。
(i)R的一个子理S的象S是R的一个子环;
(ii)R的一个理想I的象I是R的一个理想;
(iii)R的一个子环S的逆象S是R的一个子环;
(iv)R的一个理想I的逆象I是R的一个理想。
● 教学重点 环与剩余类环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证明定理1,2,3
● 教学要求 掌握好本节内容,并用好
● 布置作业 P110 3
● 精选习题 P116 1,2
§3.9 最大理想
● 课时安排 约2课时
● 教学内容 P116-119
定义:一个环R的一个不等于R的理想I叫做一个最大理想,假如,除了R同I自己以外,没有包含I的理想。
例1:P117
引理1:假定I≠R是环R的理想,剩余类环R/I除了零理想同单位理想以外不再有理想,当且仅当I是最大理想的时候。
引理2:如果一个单位元的交换环R除了零理想同单位理想以外没有其它理想,那么R一定是一个域。
定理:假定R是一个有单位元的交换环,I是R的一个理想,R/I是一个域,当且仅当I是一个最大理想的时候。
例2:P118
● 教学重点 理想最大理想和它的重要条件
● 教学难点 两个引理的证明过程
● 教学要求 充分掌握好最大理想概念
● 布置作业 P119 1
● 例题精讲 P119 2,3,4
§3.10 商域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P119—124
定理1:每个没有零因子的交换环R都是一个域Q的子环.
定理2:Q刚好是由所有元 (a,b∈R b≠0)
所成的,这里 =ab-1=b-1a
定义:一个域Q叫做环R的一个商域,假如Q包含R,并且Q刚好是由所有元 (a,b∈R b≠0)所作成的。
定理3:假定R是一个有两个以上的元的环F是一个包含R/ 一个域,那么F包含R的一个商域。
定理4:同构的环的商域也同构。
● 教学重点 商域概念 等价关系
● 教学难点 定理1,2,3的证明过程
● 教学要求 掌握好本节的全部内容
● 布置作业 P1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