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国防、科研中都需要对磁场进行测量,测量磁场的方法有不少,如冲击电流计法、霍耳效应法、核磁共振法、天平法、电磁感应法等等,本实验介绍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方法,它具有测量原理简单,测量方法简便及测试灵敏度较高等优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电磁感应法测交变磁场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型交变磁场实验仪及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测量载流圆形线圈和亥姆霍兹线圈的轴向上的磁场分布。
3.了解载流圆形线圈(或亥姆霍兹线圈)的径向磁场分布情况。
4.研究探测线圈平面的法线与载流圆形线圈(或亥姆霍兹线圈)的轴线成不同夹角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值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仪器
-Ⅰ型交变磁场实验仪,信号频率可调范围,信号输出电流,单个圆线圈可 ,两个圆线圈串联。亥姆霍兹线圈每个400匝,允许最大电流1A。
三、实验原理
1.载流圆线圈与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
(1)载流圆线圈中心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一半径为,通以电流的圆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公式为 :
(1)
式中为圆线圈的匝数,为轴上某一点到圆心的距离, 磁场的分布图如图1所示。
本实验取,,,圆心处,可算得磁感应强度为: ,
(2)亥姆霍兹线圈中心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两个相同圆线圈彼此平行且共轴,通以同方向电流,理论计算证明:线圈间距等于线圈半径时,两线圈合磁场在轴上(两线圈圆心连线)附近较大范围内是均匀的,这对线圈称为亥姆霍兹线圈,如图2所示。这种均匀磁场在科学实验中应用十分广泛,例如,显像管中的行、场偏转线圈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经过适当变形的亥姆霍兹线圈。
2.用电磁感应法测磁场的原理:
设均匀交变磁场为(由通交变电流的线圈产生)
磁场中一探测线圈的磁通量为
式中:为探测线圈的匝数,为该线圈的截面积,为与线圈法线夹角。如图3所示。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是线圈法线和磁场成角时,感应电动势的幅值。当,,这时的感应电动势的幅值最大。如果用数字式毫伏表测量此时线圈的电动势,则毫伏表的示值(有效值)应为, 则
(2)
由(2)式可算出来。
3.探测线圈的设计:
实验中由于磁场的不均匀性,探测线圈又不可能做得很小,否则会影响测量灵敏度。一般设计的线圈长度和外径有的关系,线圈的内径与外径有的关系(本实验选,匝的线圈)。线圈在磁场中的等效面积,经过理论计算,可用下式表示:
(3)
这样的线圈测得的平均磁感强度可以近似看成是线圈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
本实验励磁电流由专用的交变磁场测试仪提供,该仪器输出的交变电流的频率可以从之间连续调节,如选择,则:
,
将、及值代人(2)式得
(4)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圆电流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
按图5接好电路。单个励磁线圈测量时,接线见图5(a),两个励磁线圈串联测量时,接线见图5(b),在单个励磁线圈测量完毕,接入串联方法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连接导线,以免连接错误,导致短路。调节交变磁场实验仪的输出功率,使励磁电流有效值为,以圆电流线圈中心为坐标原点,每隔测一个值,测量过程中注意保持励磁电流值不变,并保证探测线圈法线方向与圆电流线圈轴线的夹角为(从理论上可知,如果转动探测线圈,当和时应该得到两个相同的值,但实际测量时,这两个值往往不相等,这时就应该分别测出这两个值,然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对应点的磁场强度)。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可以把探测线圈从转到,测量一组数据对比一下,正、反方向的测量误差如果不大于2%,则只做一个方向的数据即可,否则,应分别按正、反方向测量,再求算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
2.测量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
把交变磁场实验仪的两组线圈串联起来(注意极性不要接反),接到交变磁场测试仪的输出端钮。调节交变磁场测试仪的输出功率,使励磁电流有效值仍为。以两个圆线圈轴线上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每隔测一个值。
3.测量圆电流线圈沿径向的磁场分布:
固定探测线圈法线方向与圆电流轴线的夹角为,转动探测线圈径向移动手轮,每移动测量一个数据,按正、负方测到边缘为止,记录数据并作出磁场分布曲线图。
4.验证公式,当不变时,与成正比:
把探测线圈沿轴线固定在某一位置,让探测线圈法线方向与圆电流轴线的夹角从开始,逐步旋转到,每改变测一组数据。
5.研究励磁电流频率改变对磁场强度的影响:
把探测线圈固定在亥姆霍兹线圈中心点,其法线方向与圆电流轴线的夹角为(注:亦可选取其他位置或其他方向),并保持不变。调节磁场测试仪输出电流频率,在范围内,每次频率改变,逐次测量感应电动势的数值并记录。
6.测量两线圈距离在不同位置时的磁场分布:
测试架左边的线圈固定不动,在进行两线圈距离为R/2和2R实验时,先放松右边线圈内侧的两紧定螺钉,此时线圈的中心刻线应对着R/2和2R处,然后拧紧紧定螺钉,可开始测量。
图5(a)测量单只线圈磁场分布接线图
图5(b)测量两只线圈串联后接线图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圆电流线圈轴线上磁场分布的测量数据记录:
(注意坐标原点设在圆心处。要求列表记录,表格中包括测点位置,数字式毫伏表读数以换算得到的值,并在表格中表示出各测点对应的理论值),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
表1 圆电流线圈轴线上磁场分布的数据记录
轴向距离 | 0.0 | 1.0 | 2.0 | 3.0 | ... | 10.0 |
() | ||||||
(注意坐标原点设在两个线圈圆心连线的中点0处),在方格坐标纸上画出实验曲线。
表2亥姆霍兹线圈轴线上的磁场分布的测量数据记录
轴向距离 | -10.0 | -9.0 | …… | ^8.0 | 9.0 | 10.0 |
() | ||||||
表3测量圆电流线圈沿径向的磁场分布
径向距离 | -5.0 | -4.0 | …… | 3.0 | 4.0 | 5.0 |
() | ||||||
表4 探测线圈发现与磁场方向不同夹角数据记录
探测线圈转角 | 0.0 | 10.0 | 20.0 | 30.0 | ... | 90.0 |
() | ||||||
表5 励磁电流频率变化对磁场的影响数据记录
励磁电流频率 | 30 | 40 | 50 | 60 | ... | 150 |
() | ||||||
表6 改变两圆线圈间距后轴线上磁场分布数据记录
轴向距离 | -10.0 | -9.0 | …… | 8.0 | 9.0 | 10.0 |
()(d=2R) | ||||||
()(d=R/2) | ||||||
1.单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规律如何?亥姆霍兹线圈是怎样组成的?其基本条件有哪些?它的磁场分布特点又怎样?
2.探测线圈的设计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七、思考题
1.感应法测磁场为什么不用一般的电压表?
2.探测线圈放入磁场后,不同方向上毫伏表指示值不同,哪个方向最大?如何测准值?指示值最小表示什么?
3.分析圆电流磁场分布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的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