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进行色彩情感与审美,提高色彩的审美修养
2. 使学生对色彩有一定的主观认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研究、理解色彩、从而能够主动地体悟色彩在艺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
在上课请同学听两首示曲,一首慢节奏、一首快节奏,请同学回答各自感受,教师总结。
三、色彩基础知识
什么是色彩:英国科学家牛顿曾做过三梭镜的实验,充分让光明是色彩之母。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四、色彩的情感象征
红色、黄色、蓝色
五、作品欣赏
1.《无名女郎》
2.《向日葵》
3.《呐喊》
六、本课小结 | |
色彩的情感与魅力 教师 福建省民政学校 段琼 课题 色彩的情感与魅力 课时 2课时 课型 理论与欣赏课 教具准备、音乐曲目2首、世界名画图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研究,理解色彩从而能够主动地体悟色彩在艺术作品中丰富的情感与内涵。 教学目标 1. 进行色彩情感审美,提高色彩的审美修养 2. 使学生对色彩有一点的主观认识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引入课题 在上课之初,请同学们听2首乐曲,听其中的曲调,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情绪,播放音乐①片段,谁能告诉从中感受到什么(同学回答各自感受,老师总结)不错,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哀婉、凄凉的情绪。接下来再听一首。音乐② 很明显从这首曲子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活泼,欢快的味道。可见,音乐通过曲调传达着某种情感,而在我们艺术绘画中,色彩正做到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色彩的情感与魅力。 ㈠、什么是色彩呢?英国科学家牛顿曾做过三梭镜的实验,充分证明光是色彩之母,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㈡、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①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以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②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是由光线强弱程度不同所产生的明暗效果。 ③ 纯度:又称彩度、鲜艳度、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是对色彩的色觉强弱而言的。 三、讲授新课:色彩的情感与魅力(板书) 丰子恺曾说:“有声既有情,有情既有艺术。”可见艺术关乎一个“情”字。在视觉艺术中、一色传情,在情感的传达与表现中,色彩是最具有分量的,因此色彩本身具有很强的情感象征意义,下面我们来具体来说色彩的情感象征。 ㈠色彩的情感象征(板书) 首先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回答各自喜好色彩的原因,老师总结,我们色彩的冷暖和色调都与人的心理有关,由于对色彩的喜欢和偏爱也各有不同,若想对色彩有一定的热泵事故,就要用发展和辩证的思维看待色彩。 1. 红色(板书) 说道红色,很多同学就会认为它是喜庆、热烈,在我国红色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如“洞房花烛夜、红杏枝头春意闹”都体现了这一点。 2. 黄色(板书) 黄色明度高、色性暖,因而明亮。豪华是黄色的基础象征意义,在我国古代,黄色是皇宫贵族的专有色,象征着皇权,皇帝穿黄色的龙袍,如果自性穿了黄色的衣服,要么“斩”要么“染”,在早期的西方人眼中黄色是一种奇异的色彩,是不可思议的事物的象征,被认为是天国里的颜色。罗马人在婚礼上也要穿黄色的礼服,以表尊贵和美好。我们知道了黄色的积极因素。同样,黄色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枯黄的落叶于是生命的衰竭;而苍白的寡黄预示着猜忌、怀疑和轻浮。 3. 蓝色(板书) 接下来我们看同绿色相近的蓝色。蓝色在西方人看来是信仰,在东方则意味着不朽。反之,模糊不清的蓝色代表的是死亡、迷信、恐惧与病痛;深蓝色代表了悲哀。 四 接下来我们欣赏下作品 《无名女郎》、《向日葵》、《呐喊》 ㈠《无名女郎》:回答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学生共同认为这是一个高贵的女性;教师给予肯定)画画描绘了19世纪的一个知识女性的形象,她敢于蔑视权贵,为着自己的追求而高昂着头。画中用大块的黑色来表现人物,女郎穿黑色衣服、头戴黑色帽子、帽沿上的羽翎象征着主人公高尚的心灵。 ㈡《向日葵》:我们来看《向日葵》同学们请看这幅画的色调是什么?(提问)黄色暖调(学生回答)对,凡.高用黄色赋予了向日葵内在的精神情感,这是激情的黄,浓烈的黄,纯净的黄,表达了向日葵对太阳的忠贞,也表达了凡.高对艺术的忠贞。 ㈢《呐喊》:画家在这幅油画中充分发挥了色彩的运用,那种阴森的血红色和浓重的深蓝、墨绿色,形成了一个极端的漩涡,紧紧的包围着画中处于极度痛苦的男子。这些色彩就好像是男子在极度痛苦中发出的呐喊和回声。 五.本课小结 通过课堂的讲解与欣赏。我们有了科学的色彩观;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得到了艺术的审美享受。当然,对色彩的研究与欣赏还需同学们今后不断地实践与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色彩,能够从自我认识出发去品位艺术作品中色彩所独具的永恒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