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12:59
文档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7)一、选择题(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oA.立法机关B.行政主体C.行政相对方D.司法机关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这体现了()。A.公平原则B.公开原则C.信赖保护原则D.便民原则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推荐度:
导读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7)一、选择题(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oA.立法机关B.行政主体C.行政相对方D.司法机关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这体现了()。A.公平原则B.公开原则C.信赖保护原则D.便民原则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7)

一、选择题(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o

A.立法机关

B.行政主体

C.行政相对方

D.司法机关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 政许可。这体现了()。

A.公平原则

B.公开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便民原则

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0

A.上级行政机关和下级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D.省部级行政机关和县级行政机关

4.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o

A.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C.公务员政治业务素质的差异

D.行政管理事项种类多

5.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

A.直接强制

B.即时强制

C.代履行

D.执行罚

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符合条件的某公司颁发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属于()。

A.行政许可

B.行政确认

C.行政裁决

D.行政指导

7.在我国,最高的行政立法主体是()。

A.最高人民

B.全国

C.

D.全国常委会

8.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9.被委托的组织必须以委托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其后果由()o

A.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B.自己承担

C.与委托的行政机关共同承担

D.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来承担

10 .下列行政处罚种类中,属于人身自由罚的是()o

A.行政拘留

B.没收财物

C.吊销营业执照

D.罚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10分)

11.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

A.适应需要原则

B.精简原则

C.高效率原则

D.依法设置的原则

12. 行政行为的内容为()0

A.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

B.国家强制力做保障

C.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

D.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

13.依照法律规定,下列事项中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有( lo

A.确定企业主体资格的事项

B.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事项

C.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

D.事后行政监督可以解决的事项

14.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情形有()。

A.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B.曾被开除公职的

C.相貌欠佳的

D.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的

15.公民甲因违法,被某市某区分局处以拘留七天的行政处罚,本案例中行律关 系的主体是()o

A.公民甲

B.某派出所

C.某区分局

D.某市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行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17.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 责任的组织。

18.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19.行规由总理部门签署;部门规章由首长签署。

20.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1.行政相对方: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 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22.行政合同: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 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23.行政职权: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24.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 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四、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简述行的特点。

答:行的特征有:

(1)    行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分)

(2)    行规范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是由多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 体;(2分)

(3)    行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2分).

(4)    行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2分)

(5)    行政程序性规范是行特有的一类行为规范、,与行政实体性规范通常交织在一起,共存于同一 个法律文件之中。(2分)

26.简述行政行为的分类。

答: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有:

(1)    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 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2分)

(2)    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 为。(2分)

(3)    根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2分)

(4)    根据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须由行政相对方的中请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 依中请的行政行为。(2分)

(5)    根据决定行政行为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单方、双方和多 方行政行为。(2分)

五、    论述题(15分)

27.论述行的基本原则。

答题要点:

行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具体规范之中,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具 有普遍性、基础性等特点。行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3分)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3分)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任何 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 抵触;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3分)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 合理、恰当和适度。(3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包括: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 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 律。(3分)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28.案情介绍:

王某出生于1994年5月,自幼父母离异,王某跟其母一起生活。2003年王某母亲改嫁后,逐渐放松 了对他的管教,也减少了对他的关心。因此,王某自小养成了沉默寡言、内向的性格。2010年7月,王 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以行乞为生,并结识了刑满释放人员马某。同年9月17日,马某教唆王某去公 共汽车上扒窃乘客钱包,王某不肯,马某便以揍他相威胁,强迫其行窃。正当王某偷窃了一乘客的钱包准 备逃跑时被他人抓住,扭送到机关。王某坦白交待了行窃的事实,并协助机关将马某抓获。 机关对王某作了行政处罚。

问题:

(1)    解释《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2)    我国《行政处罚法》对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情节暴如何规定的?

(3)    本案中王某有哪些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酌情节?

答:(1)《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体现行 政处罚惩戒和教育的双重功能。(3分)

⑵《行政处罚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2 分)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①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 的;②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③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④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 行政处罚的。(4分)

(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本案中王某具有下列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①王某未满 18周岁。王某出生于1994年5月,到行政机关对他处以行政处罚的2010年9月时,王某才16周岁,符 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规定。(2分)②王某是受他人胁迫才有违法行为的,因此也应从轻或减轻对 他的行政处罚。(2分)③王某有立功表现。王某协助机关将违法人员马某抓获,配合了行政机关查 处违法行为的活动,也是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之一。(2分)

文档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行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7)一、选择题(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oA.立法机关B.行政主体C.行政相对方D.司法机关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这体现了()。A.公平原则B.公开原则C.信赖保护原则D.便民原则3.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将行政机关分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