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8:16:00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体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安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和精彩。本组童话故事写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外出回家后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体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安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和精彩。本组童话故事写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外出回家后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体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安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和精彩。

    本组童话故事写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外出回家后,不让孩子们去他家的花园玩耍,结果,连春天都不光顾他家的花园了。后来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了对孩子们的偏见,春天和孩子一起来到了他的花园。这篇童话告诉人们,孩子是未来,是春天,是快乐的源泉,快乐要与人分享,只有和孩子在一起才能找到快乐、健康和幸福。《幸福是什么》一课告诉我们劳动就能创造幸福,为他人带来好处,就是幸福。《去年的树》是一篇沉重的童话,保护森林人人有责,这是关乎千秋大业之事,连小鸟都看出人类的错误,何况人类自己。通过小鸟的视角,我们了解到了朋友之间承诺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人类生活的需求和保护资源的矛盾,留给大家更多的思考。《小木偶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光有笑的表情是远远不够的道理。笑非常重要,但是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寻找他人的帮助。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的,编排的意图是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教学时,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我的发现”以小林和小东的对话为引子,引导学生发现童话故事的特点,带有总结交流的性质。“日积月累”安排了一首小诗《雨中的树林》,全诗共四节,清新活泼的笔调使多彩新奇的童话世界生动形象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教学时以学生读为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大胆表达。“展示台”展示的活动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进行,是本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这些事例,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童话的收获和体会。

    四篇文章虽然都是童话,但是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懂得如何生活,这是该单元最突出的地方。

    在前六册的教材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少童话,为什么在这里还专门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在语文书的导读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抓住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体会每个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3、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在人物的塑造、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

三、单元训练重难点

    抓住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体会每个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

四、单元课时分配

   《巨人的花园》                   2课时

   《幸福是什么》                   1课时

   《去年的树》                     2课时

   《小木偶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4课时

9、巨人的花园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鲜果飘香”“洋溢”“允许”“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方面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明确单元要求,导入新课。 

1.童话那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 

2.学习本单元有哪些要求呢?齐读单元导读,明确要求。(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尔德笔下的童话世界,去感受童话的无穷魅力!媒体出示课题:巨人的花园 

4.媒体出示: 

 介绍作者:王尔德(1854—1900),英国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和诗人。他创作的童话对世人有很大的影响。他著有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和《石榴之屋》,其中《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两篇童话最著名。课文节选自童话《自私的巨人》。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确自学要求。 媒体出示: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容易读错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媒体出示: 读词语: 

洋溢  允许   围墙   告示牌   孤独   训斥  隆冬 火辣辣  冷酷   愉快   拆除   凝视   覆盖   

注意:“允”应读yǔn,不要读成rǔn或yǒng;“拆”应读chāi,不要读成chē。   “火辣辣”的“辣”在ABB式的短语中发生变调,应读作huǒ lā lā。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媒体出示: 积累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3)媒体出示: 词语的理解: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喧闹:喧哗热闹。 训斥:训诫,斥责。 

叱责:用严厉的言语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罪行。

4.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的正确、流利。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学生读书。)

6.媒体出示提示语: 练习归纳课文内容: 

(1)巨人外出旅行时的花园。 (2)巨人旅行归来时的花园。(3)春天又来临时的花园。 

三、研读课文,感受花园的美丽和变化。 

1、题目是巨人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私有的财产,你觉得巨人的花园开始是怎么样的?课文是怎么描述的?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1)媒体出示: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指名读。 

(3)在这样的花园里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些什么声音?如果你来到这样的花园里,你会干些什么?学生想象回答。 

(4)教师引读: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了:当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孩子们在花园——,夏天绿树成阴的时候,孩子们在——,秋天瓜果飘香的时候孩子们又在——,冬天白雪一片的时候,孩子们还在——,这哪里仅仅是一座四季如画的花园,更像是孩子们的——(板书:孩子们的乐园)

 (5) 媒体出示 :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齐读句子。指导生词“洋溢”的字形和词义。 

(引导:溢跟水有关,最早的是指水满而流出来,在课文中指到处充满笑声。) 

2.巨人的花园是漂亮的、迷人的,是孩子们的乐园。但是,美丽的花园后来发生了变化,发生什么变化?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句子。 

(1)学生交流所划画的句子。 媒体出示: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引读:多奇怪的事呀?媒体出示句子: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当巨人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时,村子却早已——,当巨人裹着毯子瑟瑟发抖的时候,村子里早已——,看来曾经的乐园此时已经是——(板书:冰天雪地的荒园) 

3.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四季如画的花园变成冰天雪地的荒园?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小结复习。 

1.抄写词语: 

洋溢  允许  围墙 告示牌  隆冬  孤独    训斥  覆盖  凝视 

2.组词。 

脾(      )   愉(       )   拆(       ) 牌(      )   喻(       )   折(       ) 

3.积累四字词语。 

五、拓展作业。 

1.摘抄描写花园的句子。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 分别写一句描写春天、冬天景色的句子。 

六、板书 设计 

9  巨人的花园

冰天雪地的 荒园--------孩子们的 乐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四字词语: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2.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了一下巨人花园的变化。  

媒体出示: 

(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3)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3.齐读。 

4.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巨人的花园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助巨人找一找。 

二、研读课文,探究花园变化的原因。

 1.默读课文,填空。 

 媒体出示: 

孩子们在时,花园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 ;孩子们不在时,花园  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 

2.巨人花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因为巨人是个非常自私、无情的人,他把孩子们赶走了,也把春天赶走了,所以花园覆盖了许多冰雪。)  

3.巨人是怎样赶走孩子们的呢?请把巨人赶走孩子们时说的话、做的事用横线划出来。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划出巨人赶走孩子的句子。 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声叱责。 

(二)读一读,当一当巨人。 

1.读读巨人说的这三句话。

 2.四个同学为一小组,练习读。 

(三)品读句子。

 1.媒体出示: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1)个别读,评价。 

(2)允许?(同意)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表情?(很生气) 

请大家做做生气的样子。 

(3)指名读、分组读。 

(4)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我就不能欣赏花园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园园凭什么让你们玩耍„„) 

(5)正因为巨人有了这种想法,所以他是怎么做的?    

媒体出示: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

入内”的告示牌。 

(6)齐读句子。

 2.媒体出示: 

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1)指名读。 

(2)“好容易”是很容易吗?(不是的,是很不容易才盼来了春天。)从“好容易、盼”词中你知道了什么?(巨人等春天等了很久,巨人很喜欢春天。) 

(3)春天是巨人等来的吗?那是怎么来到的?(是孩子们带来的) 而蒙在鼓里的巨人知道吗?(他以为是自己等了很久等来的,所以他看到孩子再次来到花园,他又发脾气了。 )

(4)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同桌比赛读等)

 3.媒体出示: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声叱责。 

(1)巨人为孩子的再次到来而大发脾气,后来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听他的训斥更加恼火了,这时,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大声叱责) 

(2)“叱责”是什么意思?(严厉地批评)谁能大声叱责地读读这句话。 

(分大组读,男女生读) 

4、加上动作、神态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演一演。 

(四)评价、感悟。 

1.读了这几句话,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霸道、可怕、自私、无情、厉害„„) 

2.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

 媒体出示: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3.齐读这句话。“凝视”是什么意思?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 

(学生大胆地想象,进行说话练习:伯伯,您的花园很美,但是您独自一人欣赏,久而久之,您会快乐吗?如果只顾自己,最终只能享受孤独、烦闷„„) 

4.巨人看到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和他的举动后是怎么说的?

 媒体出示;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 句子中的“我”指谁?(巨人) 

(2)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 

(3) 巨人的冷酷,任性你从哪里能感受到? 

 (引导:一次次赶走孩子们、一次次训斥孩子们,独自享用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 

(4) 联系课文填空。 媒体出示: 

因为我的自私,所以             ;所以               ;所以                              。 

5.从巨人的言行举止中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任性、冷酷。还明白了是巨人剥夺了孩子的欢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导致的不良后果了,他经孩子的提醒终于醒悟了,他明白了什么?

 媒体出示: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6.出示春光图,看着图说说图意。 

(引导:学生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充满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欢声笑语,洋溢着生机和活力,给人以蓬勃的朝气)。 

出示:他不禁抱住那个男孩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巨人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后悔、惭愧、感激)谁能读好这句话?读出巨人这种心情。 (指名读,齐读。)

 2).醒悟后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他会怎么做? 

(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同嬉戏共玩耍。)

 3).媒体出示两幅图。 

看啊!他们玩得多开心,这时的巨人多么开心呀!请同学们比较这两幅图,说一说,在砌墙和拆墙后,花园有什么样的变化,巨人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砌墙后,花园里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很孤独,不开心;拆墙后花园变得美丽,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感到无比的幸福。)

4).从花园、巨人的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 (揭示道理并出示: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拓展练习,写告示牌,懂得分享。 

1.巨人获得了幸福,他的幸福来源于什么?(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共享美好的东西) 

2.是呀,巨人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给予,奉献。他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特意想请小朋友帮忙,帮他写块告示牌。

3.写话训练。媒体出示: 

(1)为巨人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 

(2)可以用四字短语恰当地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们;也可以用上词语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 

(3)写完后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4.小组写告示牌。 

5.指名说告示牌

6.总结全文。 

同学们,快乐如果据为己有,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生活就会没有春天。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能使饥寒交迫的人感觉到温暖,能使春天永驻人间!让我们学会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说明:让学生写告示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体验,增强对情感的关注,创设充分交流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为习作做铺垫。 

五、板书 设计 

9 巨人的花园

冰天雪地的 荒园         孩子们的 乐园

 关闭                分享

快乐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10*幸福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读懂课文。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二、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从而懂得珍惜幸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歌曲引入,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一起来唱一首歌《假如幸福就拍拍手》,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初步了解课文。 

1.媒体出示: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标出自然段序号,分节朗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一)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 一口小水井) 

2.默读事情的起因部分(1-5节),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3.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媒体出示: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qiāo)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chà)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又过了一天,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留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用最大的一块石板盖上,不让尘土落进去。 

4.三个牧童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快乐)三个牧童为什么这么快乐? 

 (因为三个牧童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三个牧童快乐的心情。

6.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幸福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二)深入学习,明白道理。 

1.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板书:学做医生  勤恳工作  耕地种麦 

2.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 

媒体出示:(第一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 

(3)第一个青年认为幸福是给病人治病,病人恢复了健康。 板书:为人治病 

媒体出示:(第二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象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

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 

(3)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4)第二个青年认为幸福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 板书:对人有用 

媒体出示:(第三位青年对幸福的体会)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 

(2)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自豪,骄傲,开心) 

(3)个别读,齐读。 

(4)第三个青年认为幸福是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许多人。 板书:养活多人 

3.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媒体出示: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什么叫“义务”?(应尽的职责) 

(2)“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板书: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 

(4)齐读句子。 

四、全文小结,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 

1.合作表演课本剧体会“幸福”的含义。 

2.这篇课文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在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 

3.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 

4.在这篇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 

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

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 

6.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 

五、拓展作业。 

(一)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媒体出示: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媒体出示: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   

  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就是快乐。 

3.同学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1)要求: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2)学生汇报。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歌曲《假如幸福就拍拍手》,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 

(二)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彼此 铁锹  树杈  泡沫  砌成  清澈  填满  诧异  耕地  谦虚  有益  善良  强健有力 勤勤恳恳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不对的打“×”。   

(1)《幸福是什么》是一个童话故事。(√) 

(2)文中“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是指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 

(3)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   

(4)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 ) 

3.读课文,填空。 

     三个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导下,经过劳动实践,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是: ( 幸福是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揭示中心)。那位神奇姑娘称为“智慧的女儿”其原因是:(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  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  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  养活多人 

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

教学反思

11、去年的树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伐”,正确书写“融、剩”等4个生字,并积累“融化”、“剩下”等好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鸟儿在寻找中的心情变化,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3.体会作者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鸟儿在寻找中的心情变化,体会鸟儿和大树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看了一会儿”,体会作者用对话来推动情节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2.你们相信鸟儿会写日记吗?  

3.媒体出示: 

鸟儿的日记:  

2005年10月28日  晴

好朋友大树化作火苗,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4.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不仅会写日记、会唱歌、会告别,还会做很多很多事。她不仅有丰富的灵魂,还有真挚的情感。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是个有趣、奇妙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了解这只鸟儿和好朋友大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 

5.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抽读、正音。  

鸟儿  哪儿  细条条儿  一会儿 

(1)这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读准儿化韵。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儿”,“儿”字读时不要自成音节,应该同前面的字连在一起读。 

(3)齐读

3.开火车读课文 

4.概括课文内容,做巩固练习。  

(1)媒体出示填空: 

小鸟和大树是 (  一对好朋友  ),小鸟去南方之前答应大树 (明年春天一定回来,并唱歌给他听  ) 。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后却发现( 大树不见了 )  ,于是她( 去山谷、去工厂、去村子找大树  ),最后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找到大树,它唱起去年唱过的歌 )。   

(2)小鸟去山谷、去工厂、去村子找大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叫---四处寻找 

(3)齐读填空。 

三、研读课文,体会鸟与树之间的真情。  

1.请你们再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通过此次的了解,你认为树和鸟儿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板书: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 

2.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1)感受幸福: 

①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只美丽的小鸟停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唱歌,歌声婉转动听。 

②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她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 

③学生畅谈感受他们之间的幸福。 

④齐读第一自然段 

(2)感受分别: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小鸟要到远方去了。 

① 媒体出示第三、四小节。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 

②请两个学生读树与鸟儿的对话。 

③此时,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④媒体出示: 

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A填词。 B轻声读。 C同桌读一读。 D男女生合作读。  

(3)感受等待: 

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鸟儿回到了旧地,但小鸟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根,她到处寻找,可找不到。

 四、小结. 媒体出示: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于是,鸟儿就踏上了寻找大树的征途。沿途,她向哪些人打听大树的下落?最后,有没有找到大树呢?下节课再学习。

 五、复习延伸、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融化  剩下   伐木工  煤油  点燃   

2.比较下面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在意思相同的句子后面打“√”。  

(1)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   √  )  

(2)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 

鸟儿对树说:“再见了,树!”     (       ) 

 (3)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   √  )

 3、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1 去年的树

                        感受幸福 

     大树与鸟儿            感受分别 

         一对好朋友        感受等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词语 

鸟儿  哪儿  细条条儿  一会儿 

2.默写词语。 

融化  剩下   伐木工  煤油  点燃

 二、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师生合作: 

小鸟与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小鸟和大树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在春风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夏日里,鸟儿为大树——唱歌;在秋雨中,鸟儿为大树——唱歌,转眼,冬天来了,雪花纷飞,鸟儿必须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这时候,她依依不舍(板书)地向大树道别。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三、研读课文 

(一)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漫长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鸟儿回到了旧地,可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截树根。于是,鸟儿就踏上了寻找大树的征途。沿途,她向哪些人打听大树的下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对话。 

2.媒体出示: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3.板书: 小鸟──树根  小鸟──大门 小鸟──小女孩  

4.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说明: 理清三次对话的脉络,了解去年的树发生的变化,为感情朗读三次对话渲染基调。 

(二)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1.当小鸟了解到好朋友变成了灯火的经过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桌之间选择其中一组练习朗读。 

(1)第一组同学展示,老师点评,指导读出小鸟的着急和树根的伤感,齐读。 

(2)第二组同学展示,学生互评,指导读出小鸟的急切和大门的平淡,男女同学分角色齐读。 

(3)第三组同学展示,学生自评,指导读出小鸟的哀伤和小姑娘的同情,一二两组和三四两组齐读。 

2.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无限深情。请一位同学来做小鸟,在教室里面,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在谁跟前停下,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来跟你对话。 

3.从小鸟与他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去年的树的变化) 

四、拓展想象,体会树的真情。 

1.从刚才同学的朗读表演中,我们不仅感受到树的变化,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关心,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飞越

千山万水,找寻着大树,但大树这时已永远无法看到小鸟了。那么大树在他被伐木人无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着大树呢?老师经过找寻,终于找到了大树的日记,其中有一天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

 媒体出示:                    2004年12月5日    晴 

今天我感到很伤心。因为我眼睁睁看着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被斧子砍倒,拖出了森林。我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呢?总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朋友一样被拖出去,但我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远在他乡的小鸟朋友。人类啊!乞求你们能手下留情,让我能有再次见到小鸟朋友的那一天。小鸟要是看不到我,会有多么伤心啊!求求你们了!哪怕只让我最后再看他一眼,听她唱一句我喜欢的歌,我也心满意足了。

 2.但是,大树的这个心愿最后还是被人类锋利的斧子无情地击碎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大树最想对谁说话呢?(也许是小鸟、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大地母亲„„)请同学们为大树写下最后的遗言。 

3.展开想象,写一写大树的遗言。 

媒体出示: 

大树对小鸟“             。”

大树对人类说:“                  。” 

大树对大地母亲说“                 。” 

大树对    说“            。” 

4.交流发言。 

5.总结:小鸟与大树之间动人的故事,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童话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愿你们从这宝库中撷取更多的宝物,那里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

 五、 学习体会,明白道理。  

1.历经千辛万苦,小鸟终于找到了去年的树。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     (出示最后三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当小鸟两次深情地看着灯火时,他心里分别在想些什么呢?

 六、拓展训练,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次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2)第二次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好像在说:          

小结 :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大树,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她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再次凝望这灯火,让心中的感动和收获在此定格,让闪烁着的灯火,温暖身边的你、我、他。 

七、作业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父母听。 

2.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06年的日记还会怎样写呢?请你帮小鸟写一写2006年的日记。 

3.阅读冰心的《一只小鸟》 

4.读名言:友谊的名言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纪伯伦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爱因斯坦 

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巴尔扎克 

八、板书设计 

11 去年的树

小鸟           大树

树根    ----   细木条

大门    ----    火柴

小女孩  ----    灯火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教学反思:

12*小木偶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积累运用文中形容表情的词语复述、续编故事。     

3、知道生活中,光会笑是远远不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续编故事。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内心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1、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演员,看看谁能表演出这些词语表示的表情。 

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火冒三丈、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愁眉苦脸„„   

2、你怎么看待这些表情?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3、小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表情,喜、怒、哀、乐,样样都会。但我们都喜欢“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如果大家只会“笑”这一种表情,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这节课,让我们读一读《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木偶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⑴出示词语,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课文。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把字词方面的“拦路虎”扫除了,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只会笑(画笑脸)、被抢、熊不相信、头疼、小兔子、老婆婆说他撒谎(不信)。 

3、重点指导:课文最后一句“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说,并从文中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研读重点,想象心理 

1.从哪里看出“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重点句: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2.引导学生从三个“我的”“尖叫”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小木偶内心的愤怒。指导感情朗读。 

“小木偶委屈极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3.读这句话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木偶的委屈、无奈、愤怒,还有可能身上已经伤痕累累)再次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 “嘻。装得一点都不像!„„” 

“脑袋很疼。”小木偶还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4.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小木偶内心的痛苦、伤心。)

小组分角色读读11--30节 

小结: 

因只会笑,小木偶受尽委屈,漂亮的红背包被抢走,熊却不信;小木偶头疼得厉害,小兔子和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唉!好可怜的小木偶呀! 

5.如果你是小木偶,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木偶的痛苦、伤心被小女巫用鼻子闻出了。请听听他们的对话。 分角色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演) 

6.表演过程中,教师故意问“小木偶”:啊,可怜的小木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演到小女巫送表情部分时,教师说:是呀,只有一种表情哪成啊。小木偶啊,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并一边在空中点几下,一边说:“给你,这是着急!给你,这是愤怒!给你,这是生气!``````` 

口头完成练习: 

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呢?请在括号里给小木偶填上体现他真实的表情或心情的词语。 

  “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  )地尖叫。   “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  )地回答。   “脑袋很疼。”小木偶是一副(  )的表情。   “是,而且越来越疼了。”小木偶(  )地说。   

五、放飞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遇见当初做小木偶的那个老木匠,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由小木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笑很重要,但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板书)

让我们再来看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2、齐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但生活又是复杂的,是丰富多彩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以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4、在蓝鼻子小女巫的帮助下,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注意把握故事的主线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学生续编故事。 

6.展示交流续编故事。 

六、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被抢         不信

头疼         不信

笑是很重要

只会笑,那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3.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4.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 

三、教学难点

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播放《神笔马良》、《哈利波特》 的片段。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2.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二、交流资料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启发学生以自己读过的童话为例子谈谈童话的特点,如,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有超常的力量;童话的想象都很丰富;童话大都包含一定的道理。交流之后,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发现的童话的特点,谈谈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有哪些,为什么喜欢,进一步加深对童话特点的体会。

师:(简要介绍)对童话编写的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

四、作业布置

课下阅读喜欢的童话故事。

五、板书设计

童话

幻想   夸张    拟人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这首小诗《雨中的树林》,把雨中的树林比作一个童话的世界,你一走进去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全诗共四节,清新活泼的笔调使多彩新奇的童话世界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4.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5.感情朗读——背诵。

6.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二、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交流成果展示感受。

4.评价。

三、布置作业

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三课时(编写童话)

一、激趣导入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提出两个角度的要求:一个是续编童话,一个是自编童话。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想象是这次习作的基础,对学生的习作要求,重点是能展开想象。

为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和同学一起回顾本组的几篇童话,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3.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路。

4.学生自由选择习作的题目。

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布置

继续编写自己的童话故事,编写完可以给同学家长读读,让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第四课时(讲童话-演童话)

一、讲童话

1.提出“讲”“听”“评”三个要求。

    讲的内容是自编的童话故事或课外阅读的童话故事。要求讲故事,不要读故事,也不要背故事。讲时要做到: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在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讲话习惯,如,讲话要面向听众,态度要自然大方,声音大小要适当,眼神要和听众有交流。

2.学习小组内试讲。

3.集体汇报讲。

评一评:前提是认真听,评价时,不仅要评哪个故事有趣,哪个同学讲得好,而且要让学生说说理由。被评价的同学若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

二、演童话

学生自由组合,商量好打算合作演出哪部童话作品,然后对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分工,分头进行排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道具。

在课堂上表演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他们能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展现主人公的形象即可。

三、交流收获

谈谈这次学习活动的收获?也可以说说对活动的希望。

四、评改童话

1.同桌互读互改

2.评改:自评自改或互改、集体评改

五、作业布置

誊写童话。

  

教学反思:

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有超人体童话《巨人花园》、《幸福是什么》和拟人体童话《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安排。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和精彩。本组童话故事写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外出回家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