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是CMA-Part2考试的一个重要章节,其中的盈亏平衡分析是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多种产品组合的情况下,如何计算盈亏平衡点。
目标营业利润(税前)=(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量=(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税前目标营业利润)/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
当目标营业利润=0时,即盈亏平衡点的销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典型例题来理解一下具体的解题思路。
【典型例题】M公司生产3种平价的成套套筒扳手,这在DIY热爱者中颇受青睐。明年的预算信息如下。
模型 | 售价($) | 变动成本($) | 估计销售量 |
109号 | 10 | 5.50 | 30,000套 |
145号 | 15 | 8.00 | 75,000套 |
153号 | 20 | 14.00 | 45,000套 |
A.26,000
B.54,300
C.155,000
D.181,000
【答案】B
本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计算。
方式一:
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是20%,50%,30%。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0%×(10-5.5)+50%×(15-8)+30%×(20-14)=6.2
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0件
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0*20%=36200件;181,000*50%=90500件;181,000*30%=54300件。
方式二:
三种型号的销售比重按照2:5:3
加权平均单位边际贡献=2×(10-5.5)+5×(15-8)+3×(20-14)=62
盈亏平衡点的销量=(961,000+161,200)/62=18,100件
其中,三种型号的销量分别是:18,100*2=36200件;18,100*5=90500件;18,100*3=543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