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探讨
摘要分析了陇东旱作条件下小麦一冬油菜一大豆二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进一步扩大该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麦;冬油菜;大豆;效益;栽培技术;陇东旱作区
甘肃陇东地区的泾川、镇原等旱作农业区,近年顺应市场规律,立足旱区实际,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旱作条件下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提质增效的途径和措施,大力推广小麦一冬油菜一黄豆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据调查,小麦一冬油菜一黄豆种植模式可比当地传统的小麦一糜子一玉米种植模式增加纯收入6 231. 75元/hm2,增收68. 5%,有效地提高了旱地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
1经济效益分析
据2007—2008年对泾川县荔堡镇董志科、杜根牛等33户调查,小麦一冬油
菜一大豆二年三熟种植模式总产量7 873. 5 kg/hm2,总收入21 569. 7元
/hm2 (小麦1. 7元/kg,油菜3. 6元/kg’大豆3. 38元/kg,玉米1. 20 %/kg,糜子
0. 70元/kg),扣除总成本6 237. 75元/hm2,纯收入15 331. 95元/hm2;小麦一大豆一玉米种植模式总产11 7. 5 kg/hm2,收入19 413. 3元/hm2,扣除成本6 571. 2元/hm2,纯收入12 842. 1元/ hm2;小麦一糜子一玉米种植模式总产12 037. 5 kg/hm2,收入 15 236. 25 元/hm2,扣除成本 6 136. 05 元/hm2,纯收入 9 100. 2元/hm2。在3种轮作模式中,虽然小麦一冬油菜一大豆模式产量最低,但产值和收益最高,小麦一糜子一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但产值收益最低。小麦
一冬油菜一大豆模式比小麦一大豆一玉米模式增收2 4. 85元/hm2,提高
19. 39%;比小麦一糜子一玉米模式增收6 231. 75元/hm2,提高68. 48%。这一种植模式投资少、操作简单,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和效益,对提高旱作农业
区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的作用。2007—2008年度泾川县小麦一冬
油菜一大豆二年三熟种植模式总面积达2 552. 6 hm2,占当年油菜收获总面积的84%,使农民增收3 900多万元。
2生态、社会效益分析
0. 1推动旱区耕作制度的演变和进步
小麦一冬油菜一大豆种植模式的迅速普及,使陇东旱作农业区传统的小麦一糜子一玉米种植模式基本废除,而且彻底改变了该区油菜与荞麦、糜子等作物混种,油菜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品质差的问题,并通过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科学施肥、适期播种等措施,促进油菜生产水平的提高。
2. 2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
陇东旱作农业区气候特点是热量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降水量60%集中在夏秋季,油菜收后复种大豆,充分利用当地夏秋季雨热同期的资源优势,增加大豆生产,满足工业和人民生活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油菜6月初收获,此时距早霜来临尚有120 d的可利用日数,完全能保证中早熟大豆品种正常成熟,实现高产。
2. 3促进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优化2008年,泾川县冬小麦总面积2. 19万hm2,比2001年2. 28万hm2减少
3. 95%,油菜 353. 33 hm2、豆类 6 973.33 hm2,分别比 2001 年扩大 209. 1%和141. 3%;油菜总产3 1 t、豆类5 446 t,分别比2001年增长112. 2%和9. 8%。
打破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粮食以小麦为主的传统格局,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2. 4有利丁•维护农田养分平衡,保障可持续发展
一是该区传统的小麦一糜子一玉米禾谷类二年三熟轮作制,地力消耗大,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实行小麦一冬油菜一大豆轮作,扩大了豆科作物在轮作中的比重,利用大豆特殊的根瘤固氮菌恢复提高地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二是油菜、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大量的落花、落叶、残根遗留在田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有关资料表明,油菜一生吸收的氮素约有30%通过这些残留物还田,相当于施硫酸铵186.9 kg/hm2。三是油菜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可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变为速效磷,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所以油菜、大豆都是禾谷类作物的良好前茬。
3栽培技术要点
3. 1选用良种
小麦选用抗旱抗冻性强、丰产优质的中优9507、兰天系列、平凉系列等品种;油菜选用含油量高、抗逆性强的“双低”高产油菜良种,如天油5号、6号、陇油6号等;大豆品种选用生育期110 d左右、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品种,如陇豆2号、晋豆系列、开豆41号等,落实良种良法配套措施。
3. 2精耕细整,施足底肥
小麦茬地力亏损大,种植油菜时要施足农肥、氮肥、磷肥和钾肥,补施硼肥;油菜收后复种大豆要施足农肥、磷钾肥和适量的氮肥,配施钼肥。大豆施优质有机肥45 t/hm2、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75 kg/hm2,地力较差的补施硫酸钾150 kg/hm2。施肥后用畜力或机械浅耕或旋耕,精细整地,达到土壤细碎平整,墒情良好。
1. 3缩短农耗时间,抢时抢墒播种
5月下旬,油菜喷施0. 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提早成熟,当全田有80%的角
果成熟时立即收获腾茬。此时晚霜期已过,进入农作物安全生长季节,如果土壤墒情好,应抢时抢墒整地、施肥,播种大豆,尽力缩短农耗时间,力争下茬大豆获得较高的产量。
2. 4合理密植
旱地宜实行匀播密植,及时间、定苗和中耕,促进群体和个体协调,结构合理。油菜留苗45万株/hm2左右,早春追施速效氮肥,初花期喷施0. 2%硼砂+磷酸二氢钾2〜3次,喷洒时如有蚜虫再加杀虫剂,既施肥又防虫;大豆加强中耕除草,留苗45万飞0万株/hm2;开花至鼓粒期,用磷酸二氢钾6 kg/hm2、钼酸铵2. 25
kg/hm2和硼砂1. 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共喷2〜3次。
2. 5加强病虫害防治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清除田间杂草等农业防治措施和喷布高效低毒农药,做好地下害虫、白粉病、油菜跳甲、蚜虫、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防治,实现丰产优质。
[1] 李绍梅,孙建强.蒙城县秋中间作套种栽培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 :246,249.
[2] 顾士力,陈长红.粮油、瓜菜间套种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J].现代农业
科技,2006 (11S) : 119-124.
[3] 黄梅芳,阎显会.巧用间套技术促进农业增收[J].农村经济与科
技,2009 (6) :118.
[4] 姚贺
诚.浅谈旱粮生产与间作套种[J].云南林业,2009(7):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