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24:45
文档

高二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1)陈情表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夺取B.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闻:使知道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落下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实所共鉴.据旧以鉴.新B.⎩⎪⎨⎪⎧臣少多疾病,
推荐度:
导读高二语文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1)陈情表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夺取B.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闻:使知道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落下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实所共鉴.据旧以鉴.新B.⎩⎪⎨⎪⎧臣少多疾病,
高二语文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1)

陈情表

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 夺:夺取 B .而刘夙婴.

疾病 婴:缠绕 C .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 闻:使知道 D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沉重

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逮.

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 .凡在故老,犹蒙矜.

育 矜:怜悯 C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沉重 D .但以刘日薄.

西山,气息奄奄 薄:落下 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实所共鉴.据旧以鉴.新

B.⎩⎪⎨⎪⎧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C.⎩⎪⎨⎪⎧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愿陛下矜.愍愚诚 D.⎩⎪⎨⎪⎧

臣具.以表闻四美具.,二难并 4.选出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②报养刘之.日短也

B.⎩⎪⎨⎪⎧

①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 ①臣以.供奉无主,辞不赴命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D.⎩⎪⎨⎪⎧

①子无乃.称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军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B.⎩⎪⎨⎪⎧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D.⎩⎪⎨⎪⎧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到了晋朝建立,(自己)受到晋朝清明的教化。

B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供养祖母之事无人来做,辞谢未接受任命。

C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本来想飞黄腾达,没有夸耀名誉和节操。

D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8.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②④⑥

D .③⑤⑦⑧

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称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再嫁为“守节”,舅夺母志的“母志”,就是指母亲守节抚孤的志愿。

B .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 .刺史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秀才”

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10.翻译: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项脊轩志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室始洞然..

洞然:宽敞的样子 ②桂影斑驳..

斑驳:错杂 ③先妣抚.

之甚厚 抚:抚摸 ④妪每.

谓予曰 每:每次 ⑤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珊珊:美好的样子 ⑥吾妻来归..

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制.

稍异于前 制:形式、制式 ⑧或凭几学书..

学书:学习写字 ⑨旧时栏楯.. 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

顾 瞻: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 .②⑤⑥⑦⑧⑨⑩

C .③④⑤⑧⑨

D .①③⑥⑦⑨⑩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雨泽下注. 流入 迨.诸父异爨 等到 客逾.庖而宴 越过

B.⎩⎪⎨⎪⎧ 妪.每谓予曰 婢女 以手阖.门 关闭 三五..之夜 农历每月十五

C.⎩⎪⎨⎪⎧ 往往..

而是 到处 殆.有神护者 大概 其制.稍异于前 修建 D.⎩⎪⎨⎪⎧ 室西连于中闺.. 内室 大类..女郎也 很像 余既为此志. 志向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

注 B .妪,先大母婢也,乳.

二世 C .前.

辟四窗 D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 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室始.洞然始.作俑者

B.⎩⎪⎨⎪⎧

而.母立于兹取而.代之 C.⎩⎪⎨⎪⎧ 殆.有神护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

轩东故.尝为厨依然故.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其制稍.

异于前 C.⎩⎪⎨⎪⎧ 吾儿,久不见若.影天涯若.

比邻 D.⎩⎪⎨⎪⎧

又北向.,不能得日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己.

亭亭如盖矣 C.⎩⎪⎨⎪⎧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

中闺 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7.与例句中加点“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8.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9.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室西连于中闺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其制稍异于前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归有光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

B.“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C.《项脊轩志》借写项脊轩的兴废,着重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聊斋先生”指的分别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11.翻译: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管仲列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合:会盟)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赞美)

D.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次:下一等)

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C.召忽死之

D.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以.区区之齐在海滨以.刺世事

D.王怒而.疏屈平皆引兵而.去

4.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管仲囚焉

B.为张辽等所袭

C.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鲍叔知其.贤/其.为政也

B.功名不显于.天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 默写

(1)生我者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

8. 翻译文中句子。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屈原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博闻强志志:记忆

B.娴于辞令娴:熟练、熟悉

C.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

D.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下列句式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秦虎狼之国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4.对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形容:形体、容貌

B.新沐

..者必弹冠新沐:刚洗完澡

C.是以见放

..见放:看到放逐现象

D.宁赴常流

..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古义:治理混乱;今义: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B.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古义:到;今义: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性质或现象加以生动地描述)

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处境窘迫;今义:生活贫穷)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邪曲之害公也

B.学者宗之

C.桓公实北征山戎

D.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7.下列各句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苛政猛于虎也

8.下列对文言句式特点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式)

B.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被动句)

C.不我信也(宾语前置)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

B.犹离忧也离:同”罹”,遭遇

C.其文约,其辞微微:简约

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滓:渣滓

10.对于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和”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4分)( )

①以事其君②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③以刺世事 ④以浮游尘埃之外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翻译文中句子。

(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高二语文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1)答案

《陈情表》练习

1.【解析】A.夺:改变。

【答案】 A

2.【解析】D.薄:迫近。

【答案】 D

3.【解析】A组,都是“明察”之意;B组,不行:不能走路/不去做;C组,矜:顾惜/怜悯;D组,具:全部/齐备。

【答案】 A

4.【解析】A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助词;②结构助词,的。B项,①副词,趁机;②副词,于是,就。C项,①②均是介词,因为。D项,①指示代词,这样,如此;②副词,就。

【答案】 C

5.【解析】A项指代副词,代“我”/动词,拜见。B项均为介词,比。C项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均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可是,却。

【答案】 A

6.【解析】A项“闵”通“悯”。B项“蓐”通“褥”。C项“零丁”通“伶仃”。

【答案】 D

7.【解析】C.应译为“本来就希望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其中“矜”意思为“顾惜”。

【答案】 C

8.【解析】①“不行”古指不能走路,今指差;②“成立”古指成人自立,今指组建成功,或有根据站得住;④“告诉”古指申诉,今指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⑥“私情”古指个人的感情,今指私人的交情或不正当的感情。

【答案】 C

9.【答案】 B

10.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不久我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做洗马。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身份,当担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项脊轩志》练习

1.【解析】①明亮的样子;③对待;④不止一次,每每。

【答案】 B

2.【解析】B项妪,老婆婆;C项制,规制,格局;D项志,指本句以上的文章。

【答案】 A

3.【解析】B项的“乳”是名词作动词,其他选项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B

4.【解析】A项,才;起初。B项,你的,连词;表示顺承。C项,大概;危险。D项,从前。

【答案】 D

5.【解析】B项两个“稍”都是副词,“稍微,略微”的意思;A项胜:美/超过;C项若:你/如同,好像;D项向:朝着/如果。

【答案】 B

6.【解析】A项,介词,表示凭借;连词,表示目的,来。B项,已而,不久;已经。C项,介词,在;连词,和。D项,一共。

【答案】 D

7.【解析】例句和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C 项的“之”,音节助词;D项的“之”,代词,它。

【答案】 B

9.【解析】D.正常疑问句。

【答案】 D

10.【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他各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11.D 【“临川先生”指北宋王安石】

1.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借来的书插满书架,我或俯或仰,大声吟诵,有时静默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老婆婆,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喂养过两代人,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

管仲列传

1.答案:D 解析:D项,”次”意为”编次、编列”。

2. 答案:D 解析:A项中”羞”“耻”都是意动用法,羞:以……为羞,耻: 以…… 为耻;B项中”美”“恶”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C项中”死”是为动用法。

3. 答案:C解析:C项,以,介词,前一个作”凭借”,后一个作”来”。 A项 ,为,介词,替。B项,见,介词,被。D项,而,连词,表承接。

4 答案:C 解析:A、B、D三句均为被动句,C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5. 答案:D解析:D项”修”是”恢复”。

6. 答案:B解析:B项前一个”在”介词,后一个”于”是介词”对于”。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C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却”;D项两个”焉”都是语气词。

7. (1)知我者鲍子也

(2)仓廪实而知礼节

8. 解析:(1)见……于,表被动;不肖,不贤明;遭,遇。 (2)俗 ,民间,百姓;因,趁机;去,去掉。

参:(1)我曾经三次为官三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明,他知道我是生不逢时。

(2)百姓所想的,趁机给百姓;百姓所不想的,趁机去掉。

屈原列传

1. 答案:C 解析:C项,害:忌妒。

2. 答案:C解析:A项,句末语气词/形容词词尾;B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C项,均为语气词;D项,动词,结交/连词,和。

3. 答案:A 解析: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

4. 答案:A解析:B项”新沐”是”刚洗完头发”;C项”见放”是”被放逐”; D项 ”常流”即”长流”。

5. 答案:A 解析:A项,”治乱”,形容词用作名词,这里指治乱的道理。

6. 答案:D 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 C项 ,名词作状语。

7. 答案:A 解析:A项,”于”是介词,引出对象;其余均为”比”。

8. 答案:B解析:B为介宾结构后置。

9. 答案:B 解析:A.聪:明;C.微:含蓄精深;D.滓:污浊。

10. 答案:D解析:”其”,意义不同,①代词,他,指屈原②代词,它,指文章;”以”都是连词,③表目的,④从而。

11.解析:(1)何故,为什么;怀,与”握”互文,持有;瑾、瑜,代指美好的品德;令,使;见放,被放逐;为,呢。(2)沐,洗头;浴,洗澡。

参:(1)为什么要保持着高才美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2)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去衣服上的灰尘。

文档

高二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

高二语文期末迎考课内文言文练习(1)陈情表1.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夺取B.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闻:使知道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2.下列各句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矜:怜悯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D.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落下3.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实所共鉴.据旧以鉴.新B.⎩⎪⎨⎪⎧臣少多疾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