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6篇)
编号 | 论文题目 | 所在学校 | 作者 |
1 |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与选修模块衔接教学探究 | 余姚市高风中学 | 陈祖英 |
2 | 新课程式背景下地理有效阅读能力的培养 | 宁波市第三中学 | 刘伟龙 |
3 | 高中地理手绘图式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 北仑中学 | 徐文群 |
4 | 浅谈地理反思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 北仑泰河中学 | 陈 |
5 | 地理“活动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设计 | 余姚中学 | 陈尊华 |
6 | 浅谈新课程高中地理的有效作业设计 | 余姚第八中学 | 周双平 |
二等奖(10篇) | |||
7 | 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内容的选择与实践 | 宁海县教研室 宁海县第五中学 | 潘永成 葛为劳 |
8 | 地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奉化高级中学 | 鲍国达 |
9 | 谈新课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处理 | 慈溪慈吉中学 | 向韬 |
10 | 初探新教材的“活动”板块 | 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 龚凤蒂 |
11 | 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 | 余姚市第四中学 | 吕银川 |
12 | 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 镇海龙赛中学 | 杜劲松 |
13 | 谈谈形象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与课堂应用 | 宁波效实中学 | 严哲伟 |
14 | 地理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余姚二中 | 施捍杰 |
15 | 图表教学法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鄞州中学 | 章玲 |
16 | 控制论原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奉化中学 | 李军杰 |
三等奖(24篇) | |||
17 | 谈访问调查法在高中地理“农业”教学中的应用 | 宁海县正学中学 | 陈以明 |
18 | 重视解题反思 提高解题能力 | 余姚市第五中学 | 陈叶萍 |
19 | 注重知识迁移 提高复习效率 | 奉化高级中学 | 李明山 |
20 | 诠释课堂教学中的“精、实、活” |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 邹小云 |
21 | 激发地理兴趣点 增加教学效果 | 宁海中学 | 葛为选 |
22 | 高三地理复习中应用建模的浅探 | 宁波四中 | 陈春玲 |
23 | 新课程理念下“非预设性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镇海区龙赛中学 | 徐向阳 |
24 | 地理教学中的分层递进法实证探析 | 宁波李惠利中学 | 陈俊 |
25 |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要求 | 宁波市效实中学 | 吴文亚 |
26 | 高中地理学习思维障碍矫正策略 | 北仑区泰河中学 | 虞文君 |
27 | 知地明理 重在定位 | 鄞州区同济中学 | 徐兆国 |
28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设问浅谈 | 宁波效实中学东钱湖分校 | 钟立钢 |
29 | 2009届高三地理复习策略探索 | 宁波中学 | 周秋萍 |
30 | 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 宁海中学 | 周宁银 |
31 |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 北仑区明港中学 | 邰英角 |
32 | 试析地理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 奉化中学 | 黄静儿 |
33 |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 奉化中学 | 王君威 |
34 | 地理习题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实践 | 镇海中学 | 余勇 |
35 | 运用板图教学—凸显地理特色,提高教学效率 | 北仑中学 | 陈海燕 |
36 | 学具《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示意板》的制作与使用 | 象山中学 | 张杏芬 |
37 | 浅谈新课程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之学情分析 | 宁波四中 | 叶玲霞 |
38 | “30+15”课堂结构对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初探 |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 裘冠群 |
39 | 地理能力目标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 宁波中学 | 林孙成 |
40 | Google Earth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宁海中学 | 范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