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五彩bīn fēn的四季尽显芳华;青春是一曲动听的音乐,跳动的音符唱响生命的律动;青春是一首激昂的诗歌,绚丽的文字书写人生的梦想。我们应该在广阔的蓝天之下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用奋斗扬起青春的船帆。当我们努力pīnbó地摇桨时,成功的闸门也会慢慢地为我们打开,将xiǎnɡshòu一份青春的美好,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同学们,青春正在我们的手中,让我们在青春时节奋发吧,让青春之花永远 A (绽露/绽放)在我们心中!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应为 。(1分)
3.文中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4.毕业前夕,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奋发热情,通城中学学生会决定6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办“青春·奋发”主题朗诵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请你代表校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要求初三朗诵团全体成员参加主题会。(3分)
(3)活动三:初中阶段,我们阅读了许多经典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等,有些名著总能给我们的青春带来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精神养分。请任选其中一篇,将你自己从中获得的精神养分写下来。(3分)
5.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 ,君子好逑。(《关雎》)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6)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7)在每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正如赵翼《论诗》中的诗句:“
, 。”
(8)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想起杜甫《望岳》中诗句“ ,
” ,激励我们敢于攀登绝顶,奋发向上。
二(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6~7题。(6分)
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②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①更深:夜深了。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营造了 的氛围,由“北斗阑干南斗斜”中
“ ”一字可见夜已经很深了。(2分)
7.有人评价该诗“构思新颖别致,意蕴深厚美好”,请以三、四两句为例具体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②。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③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④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⑤,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释】①属:撰写。②进士第: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③翕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④南:意思是向南。⑤瞑坐:闭着眼睛坐着。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时 河 南 程 颢 与 弟 颐 讲 孔 、孟 绝 学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的意思。(4分)
⑴ 无从致书以观( )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⑶ 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
⑷ 颐既觉(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⑵ 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11.两文都写到了天气的寒冷,但是它们的写作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甲】文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是“ ”,
其写作目的是 。
【乙】文写天气寒冷的句子是“ ”,
其写作目的是 。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5题。(17分)
打开美好的内心
①有个朋友告诉我,她的一个同事平时刻薄计较而又玩世不恭,她一直与他拉开距离,只是面子上过得去的应付。当她某天听到他回忆自己大学时的足球往事的时候(他喝了一点酒,叙述里包含着少有的真诚和坦荡),她改变了看法。那一刻,她忽然觉得原来他骨子里也是个善感的、曾经满怀青春激情的人,距离于是一下子近了,两个人成了很好的工作搭档。平时我们看到的多是在社会表面的那个人,也常容易从表面来看待内心,却常常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颗善于打开的心,是睿智的、博大的、宽厚的、温柔的,也是让人心生向往的。
②可是,我们常常隐藏自己的内心,不是觉得它不够美好,而是担心受到伤害。这使我们在躲避伤害的同时,也将一些阳光关在了外面。很多时候,为了掩盖脆弱,做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为了掩盖在意,做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架势,越是让自己魂不守舍的事情,越是要显得毫不在意。这个世界伤害确实太多,合理伪装一下是生存需要,毕竟,我们质地柔软的内心经不起太多血肉模糊的磨炼。或许从那天开始,我们就决定把它深深隐藏着。它很容易结茧,结了茧子的心就不再柔软、不再敏感并漠视周围的一切。后来,我们的心就在我们刻意建造的小囚笼里开始自轻自贱地发霉了,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我们忽略它,它就半死不活给你看。谁都无法想到一颗打开的内心是多么的性感妩媚,只要它够美好。
③看过作家刘玉栋的一篇文章,他写了女人,写了率真,可是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他写的是打开的内心:“我想到了俄罗斯著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1945年冬天一个普通的日子,当时在苏联当外交官的英国人以赛亚·柏林(著名哲学家)突然到阿赫玛托娃寒酸的家中拜访。这一年,阿赫玛托娃56岁,以赛亚·柏林36岁。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身体已经发胖的阿赫玛托娃似乎忘记他们年龄上的差距,对柏林讲起了自己淘气的童年时代,情窦初开的少女时代,讲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讲曼杰什坦姆,讲帕斯捷尔纳克……讲到自己被决的丈夫、诗人古米廖夫时,阿赫玛托娃泪流满面。凌晨3点钟时,他们吃了几个煮土豆,又谈起了俄罗斯的一些经典作家,普希金、屠格涅夫……他们从日常生活谈到最抽象纯精神性的问题。面对这位比自己年轻得多的陌生人,她不时地为他朗诵自己正在创作的诗歌。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回到宾馆的柏林嘟哝着说:‘我恋爱了,我恋爱了。’可实际上,他们连手都没有拉一下,那种精神上的沟通已经把柏林带到了爱情的最高境界。阿赫玛托娃是多么的坦率而诚恳,在以赛亚·柏林眼里,她是多么可爱啊!多年之后,以赛亚·柏林谈到阿赫玛托娃时说道:‘我只见过她两次,但这给我留下了也许是终生最难忘的印象之一。’”当一个人能够打开内心,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为他敞开的。
④如果一个人能够适时地打开内心,那么他就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只要他愿意,就可以自由出入,因为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打开了通往他人乃至这个世界的内心的通道。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强大和柔软、细腻和粗犷,已经不需要修一座“钢铁长城”为自己的内心做个“防火墙”。 (选自《读者》原创版,有删改)
12. 请仔细研读并揣摩比较,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人们为什么要打开美好的内心? (2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4分)
①毕竟,我们质地柔软的内心经不起太多血肉模糊的磨炼。
②或许从那天开始,我们就决定把它深深隐藏着。它很容易结茧,结了茧子的心就不再柔软、不再敏感并漠视周围的一切。
14.概括第①和第③段的事例,并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6分)
第①段:
第③段:
15.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这个句子的理解。(5分)
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强大和柔软、细腻和粗犷,已经不需要修一座“钢铁长城”为自己的内心做个“防火墙”。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21分)
香山看叶
⑴站在幽静的山谷里,仰头望树,不见红叶。
⑵阳光应当在山外什么地方朗朗照着。那里游人一定如织,红叶也应灿烂如花。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如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⑶然而还是这里好,我喜欢这无人的山谷。真要看叶,哪能在热闹的去处?树儿本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而我们是人类中甘愿孤独的一群。惟有在静默中的彼此凝望,才能互相明察各自的蜕变。
⑷秋风吹起,很凉很凉,是第几阵秋风?想不分明。只是身上的感觉超常敏锐起来。自知我在看叶,叶亦在看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仿佛在叶无言的包围之中。其实,我是知道树的心思都在叶里了。那是树的眼睛。树木用它们望着四季轮回,望着世间万象,望着风雨晨露日升日落,望着一群又一群灰喜鹊在夕阳下归巢。
⑸如潮的人群,在山外涌来涌去的观赏红叶。人群中的红男绿女,有几人能读懂枫叶之美?
⑹山谷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每一片叶如今又成了它的手掌,成千上万的树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然而它们不是观音,是树,所以我才能听见它们善意的调配和嘲笑:人类是如何经受不住疼痛啊,这么年轻就失去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只会跻身于热闹以求麻木和消解生命的疼痛,是多么愚不可及的一群!
⑺心惊于树的嘲弄,却不得不承认骂得好!
⑻其实,叶红叶绿,关卿何事?
⑼明眸皓齿的我们,心已粗糙苍老;而历经沧桑的香山之枫,该是经历了多少次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岁岁之秋,红叶染山,那份生命的高贵,无法与人言说。 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惟有树了,惟有扎根于土的大树,才能有这般的英雄气。
⑽而在深秋的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呢?
⑾我想起京戏舞台上那出美艳惨烈的“霸王别姬”。身着红裳的虞姬决断地横抹一剑,便在生命的舞台上轻盈深情的旋转着旋转着,恰似一片红叶,在命运的风中缓缓着地。但求以一己的美丽消亡,换取爱者的生之路。那一片红裳,濡湿了古今英雄泪!真正是天地为之动容的永恒一幕。接下来便是乌江自刎。至此,树们又该嗟叹人类的脆弱了。“无颜见江东父老”,难道如此便有颜见虞姬之魂?李易安可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项羽的赴死击掌赞叹,但虞姬呢,那一片红裳,算不算白白落地?
⑿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
⒀山谷中,枫叶还绿着。走出山谷,不见枫,却见高坡上红艳艳一棵树。鲜红的叶,像一条条红鱼在风中游动;鲜红的果,大如握拳,在晚秋的艳阳天里一颗一颗如倒挂的金钟。蓝天上,风吹响,山谷口,我惊异地站立。
⒁那是柿树。北方的柿树。
⒂树的根部一圈黑乌乌的伤痕,那是与野酸枣树嫁接时留下的伤痕。野柿树的果其实又小又硬如枣核般,北方所有的柿树,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嫁接才能结出你所见到的艳如金钟般的果。我默然。心想也只有树了,只有树才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被腰斩的大恸,柿树可还记得分明?它以晚秋中超凡脱俗的美艳,试图向我证明什么?
⒃我望树,树亦望我。蓝天若水,红叶如鱼。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
16.结合具体语境,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①正是好秋天气,阳光如游人,谁肯辜负红叶之美?
②回回看见外貌已惨不忍睹的老树,在春天里依然我行我素地绽放出青翠绿芽,内心便感动不已。
17.文章题目为“香山看叶”,文章为什么用了大量篇幅写香山之树?(4分)
18.文章说“我们为什么竟不如树?”,结合全文,树有哪些高出人类的地方?(4分)
19.文章主要是写香山的“枫树”,文中却穿插了“霸王别姬”的故事及“北方的柿树”,为什么?(4分)
20.文章最后一段语言优美而形象,构思巧妙。请u 试作简要赏析。(5分)
三(65分,其中书写5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永不漫灭的回忆 | |||||||||||||||||||
1.缤纷 拼搏 享受 (3分)
2.绽放(1分)
3.修改意见:在“将”前面加“我们”。(2分)
4.(1)(3分)
通 知
经研究决定,于6月20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举行“青春·奋发”主题朗诵会,请初三朗诵社团学生准时参加。
通城中学学生会
2013年6月15日 |
(3)不设统一答案,能明确所选名著及其中的人物,自己的感悟收获更多是精神层面。(3分)
5.(1)窈窕淑女 (2)直挂云帆济沧海(3)沉舟侧畔千帆过(4)似曾相识燕归来 (5)悠然见南山(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7)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8)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一空1分)
6.蒙胧、寂静(1分) 斜 (1分)
7.“偏知”写出作者感觉到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透”写隔窗听到虫声,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可谓传神。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4分)
8.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2分)
9.(1)买到书籍 (2)请教 (3) 拜(他)为师 (4)已醒,睡醒后 (4分)
10.(1) 因此别多把书借我,我因而能看遍所有的书。(2) 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4分。一句2分,意对即可)
11.【甲】: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目的是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乙】:句子是“则门外雪一尺矣”,目的是突出杨时对老师的恭敬、诚恳。(4分。意对即可)
12. 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打开了通往他人乃至这个世界的内心的通道。(2分,如果答“一颗善于打开的心,是睿智的、博大的、宽厚的、温柔的,也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或“如果一个人能够适时地打开内心,那么他就找到了开启这个世界的钥匙。”得1分)
13. ①现实生活中一些事情对心灵过分的伤害。②把自己的内心隐藏封闭起来。(4分,意思对即可)
14. 第①段举了朋友听到同事回忆自己大学时的足球往事的时候,她改变对这位同事的看法并成为很好的工作搭档的事,引出议论的话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不应该从表面去看待一个人的内心的道理,吸引了读者。(3分)
第③段举了作家刘玉栋的文章中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向哲学家赛亚·柏林打开内心的事,来证明一颗打开的内心是多么的性感妩媚,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打开了通往他人的内心的通道这一观点。(3分)
15.这句话用比喻论证,把关闭自己的内心比作修一座“钢铁长城”,把过度保护自己比作“防火墙”,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关闭自己内心的危害性,从而阐述了打开美好的内心便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强大和柔软、细腻和粗犷。使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5分)
16.①“辜负”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尽力奉献温暖的的热情,也衬托出红叶的美丽迷人,表达出作者的赞赏之情。②“我行我素”本是贬义词,“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去做”。这里是贬词褒用,赞美树不畏外界环境的艰难而坚强不屈的品性及顽强的生命力。(4分)
评分:意近即可,每个加点词2分,共4分。
17.因为叶是“树的眼睛”,“看叶”也是看树, 叶和树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体,共同昭示着一种顽强向上的精神,共同引起作者关于人生的思考。(4分)
18.①树是世界上最淡泊平和的物种。②树能经受住疼痛,永葆感动和生命的能力。③树虽经历了生命的大恸,却依然维护住青翠年轻热烈的心,保持生命的高贵。④树能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晚秋中展现超凡脱俗的美艳。(概括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共4分)
19.①秋风中缓慢旋落的“红叶”与“虞姬”,二者都以自己的美丽消亡来换取“爱者的生之路”,联想自然贴切,耐人寻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和意蕴,更富感染力;②“柿树”对于“枫树”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树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共同表达了主题。
(4分)
20.示例:“蓝天若水,红叶如鱼”,红叶,一个意蕴丰富的形象,用它那最经典、最热烈的红色,绘出了人生之旅中最亮丽的风景。“我听见有金属的音响,一阵阵穿越了山林”,采用了化虚为实的写法,表达了对树的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精神的由衷赞美。(5分)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