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学生遭受性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教会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自护能力十分必要。请家长或监护人利用闲暇时光,同子女一起学习、共同防御,弥补孩子预防性侵害中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孩子掌握防范性侵害最基本的常识和技能。
一、学会自我防范
1.未成年学生要知道自己身体有最隐私的部位,背心和内裤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摸。如果有人要求或想触摸这些部位,一定要告诉父母,征得父母的同意才可以。
2.外出要注意周围动静,警惕陌生人的搭讪,如果有人盯梢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感觉到危险就立即逃跑,必要时可呼叫,向熟悉的人、、老师等信得过的人求助。
3.晚上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尽量在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不搭乘陌生人或异性驾驶的非客运车辆。
4.外出要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
5.在外不可随便享用陌生人的食品,谨防有麻醉、毒品等药物;拒绝观看色情影视录像和书刊图片。
6.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对自称是上门服务维修人员的,也告知他等家长回来再说。
7.受到侵害时,要尽快告诉家长或报警,切不可害羞、胆怯延误时间丧失证据,让疑犯逍遥法外。
8.要自律自尊,不要轻亵招摇,不要贪占便宜。行为要端庄大方,衣着得体,不要穿着得太艳、太薄、太露,提倡穿校服。
二、加强家庭保护
1.加强与子女的沟通。要把子女当成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来看待,互相信任,了解子女的喜怒哀乐,走进子女的心灵,和子女一同成长,成为朋友,及时发现子女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帮助子女健康成长。
2.提醒子女学会区分。要让子女明白父母亲人与教师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是有区别的,不能混同。男教师可以给予女生与父亲和爷爷一样的关爱,但男教师不是父亲,不是爷爷!要敬畏,不能过于的亲昵接近。
3.留意子女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变化。如果听到女儿说“某某是个大色狼”之类的话,或女儿突然说不想上学了,或想转学,或成绩突然下降,或情绪紧张、害怕,晚上常被噩梦惊醒,或走路、坐下有困难,或衣物上有撕裂、污渍、血迹,或没有原因的身体不适、腹部疼痛,父母一定要警觉,要查明原因。
4.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发现问题要沉稳冷静,及时报警,同时与学校联系,不要喧闹,不要扩大知情范围,这样有利于对子女和家庭的保护。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孩子一生幸福,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一定要监护好、照顾好、关爱好孩子,家长朋友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给孩子温暖与安全感,必要时咨询心理医生。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一定要多了解些预防性侵害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对付方法,这样才能快乐成长、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