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对其的情感。(学习难点)
2、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理解主旨。(学习重点)
学情分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一共10篇,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往事”,比较完整地记录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学生课本中学过《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三篇文章,另外七篇应该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对朝花夕拾的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温故知新,乐在积累
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
2.文学常识:《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共收入10篇作品。原名《旧事重提》
3.内容回顾: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_《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
此环节主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能否知道作家作品和书中的主要内容。
捡拾“花瓣”,理解感悟
人物篇: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想在渺视——范爱农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
3、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寿镜吾
4、他的脸是长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连河
5、她生的黄而胖,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长
6、他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个人的父母——衍太太
说一说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对他的情感。
主要人物 | 与作者的关系 | 性格特点 | 作者倾注的情感 |
阿长 | 保姆 | 朴实善良,愚昧麻木、封建迷信 |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
藤野先生 | 恩师 | 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 | 感激、怀念 |
范爱农 | 朋友 | 冷静、深刻、觉醒、正直倔强、不妥协 | 厌恶—熟识、亲近—惺惺相惜—同情、哀悼 |
寿镜吾 | 私塾的老师 | 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 | 敬畏 |
父亲 | 严厉、慈爱 | 强烈的爱 | |
衍太太 | 邻居 | 自私自利、多嘴多舌、背后使坏 | 表面赞扬她,实际内心鄙视他 |
温馨的回忆:无论是百草园中的景物,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还是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都给了鲁迅许多温馨和乐趣,表现了灵魂中的温情和柔软。
理性的批判:《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将肉麻当作有趣,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体现了鲁迅先生作为一名斗士灵魂的坚硬
感悟篇:读《朝花夕拾》,读出一个 _______的鲁迅,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例如:读《朝花夕拾》我从鲁迅在仙台受到“物以稀为贵”的优待,作者感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尊重与友好,而是弱国国民的无比辛酸读出一个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鲁迅。课堂小结:
在《朝花夕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情的鲁迅,他怀着游子的柔情回忆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的亲友邻人,其中不乏讽刺与针砭,但这是一种身在其中的酸楚而非短兵相接的斗争!
鲁迅先生虽然经历了坎坷曲折的人生,虽然深味人生的悲凉,也深知人性的弱点,但他永远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他热爱真理、热爱人性的善良,终生求真、崇善、力行。他的精神至今依然堪为指引青年的灯塔,我们要和他学做人!
联系中考,学以致用
该书共计10篇文章,其中写“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排挤,只能教几个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先后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4、《父亲的病》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自己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