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18:07
文档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历史2016.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2.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加强集权B.巩固分封制度C.增加财
推荐度:
导读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历史2016.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2.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加强集权B.巩固分封制度C.增加财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

历 史 2016.0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

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     C.出征作战     D.缴纳贡赋

2.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

A.加强集权

B.巩固分封制度

C.增加财政收入

D.增强封国势力

3.唐朝的机构为三省六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中书省——草诏     B.门下省——执行

C.尚书省——审议     D.枢密院——军事

4. 根据所学知识,图2所对应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5.图3照片中的建筑是清代北京清漪园昙花阁,由一位随军记者拍摄,是最早被摄入镜头的北京景象之一,后该建筑被焚毁,请判断该照片拍摄时间最早应为

A.1842年          B.1860年

C.15年          D.1900年

6.请判断图4军事路线图反映的侵华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某同学对辛亥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

A.湖北军成立;同盟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中华临时成立

C.同盟会成立;《中华临时约法》颁布

D.中华临时成立;《中华临时约法》颁布

8.《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A.太平军          B. 英法联军        C.义和团           D.党人

9.时人对政局的现状作诗为:“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句诗可用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         D.五四运动

10.自从有了中国党,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依据所学判断,“新”表现在

A.任务:反帝反封建     B.性质:无产阶级

C.领导力量:工人阶级   D.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以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其中□□处应填写

A.淞沪            B.百团             C.滇缅             D.淮海

12.战争中,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是

A.粉碎的重点进攻     B.揭开战略序幕

C.基本消灭的主力     D.占领南京,国民覆灭

13.图5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

C

A.日内瓦会议A

B.万隆会议

B

C.第26届联大D

D.不结盟运动会议

14.图6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①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①日内瓦会议;②中美建交

B.①尼克松访华;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C.①《中美联合公报》签署;②中美建交

D.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1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16.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以上材料说明“一国两制”

A.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B.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

C.符合港澳全体人民愿望             D.问题的核心是中国统一

17.《十二铜表法》第九表公法第一条:“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以上材料说明该法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适用于罗马所有的自由民

C.具有一定的平等性     D.彻底修改了野蛮的习惯法

18.罗马法发展情况与图7阶段对应准确的是

A.①罗马只有习惯法           B.②出现第一部成文法

C.③《民法大全》编纂成功     D.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9.“辩论上帝所做的事情等于侮慢神圣,臣民辩论国王所做的事情等于煽动叛变”,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宣传

A.直接民主        B.君主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20.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今年已经在位63年,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女王可以做的事情包括

①同意议会通过的法律    ②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

③操纵议会和的选举    ④代表英联邦,成为精神领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弗莱彻诉佩克”案发生在1810年的美国,最终裁决为佐治亚州的法律损害了公民的财产权,违反了联邦第一条第10款的规定,因而是无效的。依据所学判断,有权做出这一决定的机构是

A.佐治亚州      B.众议院      C.最高      D.参议院

22.美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是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两国总统的共同点是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掌握行政权力

C.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D.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3.图8为某书目录局部,此部分涉及的内容是

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B.美国两党制形成和发展

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D.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

24.《党宣言》出版至今,用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是由于《党宣言》

①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②预言无产阶级将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

③肯定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     ④阐释了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巴黎公社取得的成功没有比预示的未来更重要;它作为象征比作为事件更有威力。”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巴黎公社

A.标志大规模工人运动的兴起           B.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尝试           D.将由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26.图9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内战

B.普法战争

C.二月

D.彼得格勒

27.二战后美苏形成了冷战的格局,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推行      D.北约的建立

28.从下列图片中提炼一个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      B.局部热战升温

C.多极趋势出现      D.冷战热战交织

29.图12为拆除柏林墙的场面。拆除柏林墙的背景是

A.东欧剧变开始

B.两德统一实现

C.苏联完全解体

D.南斯拉夫内战

30.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相关的因素包括

①欧洲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③美苏实力大大下降     ④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集权遭到了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32.“当时的人对于(《南京条约》)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清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时期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这段话反映出

A.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改变,间接统治变为直接统治

B.《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人民比清末更爱国

C.五口通商对中国并没有危害,而是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交流

D.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反映一定的时代思想与社会现状

33.1900年6月21日,清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会议总代表662人

党派代表165人

人民代表71人

团体代表235人

区域代表116人

特别邀请人士75人

34.右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组成情况,此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全志

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C.中国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

D.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35.亚里士多德认为废除债务奴隶制是梭伦采取的最具民主特色的措施之一,以下说法可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这一措施

A.解决了雅典公民内部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四个等级的公民都可参加四百人议事会

C.铲除世袭贵族的,促进公民的平等意识

D.确保了公民集体的稳定性,巩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

36.“反对党必须对国家履行极为重要的政治职责。它必须扮演和法律的保护者和拥护者、大臣行动的检查者、大臣失职做法和不端行为的告发者的角色,并作为民族的领导者反对大臣的议案和试图把他们赶出”。(贝蒂《英国政党——文件和评论》)以上材料认为英国的反对党的作用是

A.监督        B.掌控议会      C.组织内阁      D.支持国王

37.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明代内阁出现     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③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④法国资产阶级爆发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 ②①④③

38.自18世纪末开始法国在争取民主宪政的过程中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了长期斗争,1875年,两派妥协而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在这部内容中反映君主派主张的是

①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由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实行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统帅、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③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④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选出,任期四年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9.1917年,列宁发表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提出无产阶级目前的任务是

A.推翻沙皇的统治      B.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

C.完成资产阶级民主任务      D.将政权掌握到无产阶级手中

40.二战结束后,欧洲逐渐走向联合。当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时,国际局势当中已经发生的有

A.美国已被迫从越南撤军      B.中国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开始蓬勃兴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20分)

材料一  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1.阅读史料,结合所学,说明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分)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材料二  在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采用了在同一内对于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

——王希《原则与妥协》

2.依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美国在国家方面的创新表现。(6分)

材料三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的自由权。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2分)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4分)

二、2015年10月20日,国家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其中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渊源非常必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

公元前8-前7世纪雅典国家政权组织          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国家政权组织

1.结合以上图示及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作用。(6分)

材料二  (英国)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王和议会交换了位置,国家主权的重心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一个人的统治让位于一群人的共同执政,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宪政国家由此诞生。

——程汉大《西方宪政史论》

2.以上材料论述的是哪一事件?用所学史实解释“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6分)

三、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从沉沦到复兴的艰辛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本题共18分)

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中国研究者一般称之为“鸦片战争”,国外学术界在评论这场战争时,有的把它说成是单纯的“通商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外贸易的。

1.以上对1840年爆发的中英战争的哪一命名更准确地说明了战争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6分)

材料一

2.结合史实,为右图撰写说明(包括两幅图的寓意、“今昔”变化原因等。6分)。

材料二

3.结合上面材料和图片,试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建树,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6分)

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

历史参及评分标准        2016.0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AABBCBAC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DBCDBCDB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DACDBDAC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ADBADACAD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本题共20分。

1.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2分)宋太祖由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禁军;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掌控。(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正面影响:加强了集权,防止割据内乱;负面影响: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

2.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2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2分)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2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掌握司法权,(2分)三者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2分)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分)具有临时的性质,(2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2分)

二、本题共12分。

    1.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2分)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2分)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

(回答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掌握行政权力、公民陪审法庭掌握司法权等具体措施也可,1点1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

2.1688年“光荣”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2分)

“政权的外形虽没有任何改变”即依然有国王、议会,议会有上院和下院。(2分)

“权力的内在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是指此前国王权力高于议会,此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2分)

三、本题共18分。

1.示例:

观点:第一种命名更准确。

论据:将这场战争命名为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推行禁烟(或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列强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不断对外扩张,这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打破中国对对外贸易的(或闭关锁国),抹杀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提出其他观点,论证合理,也可得分)

水平1:观点表达明确,论据准确恰当,阐释清楚。(6分)

水平2:观点表达基本明确,论据不够恰当,阐释基本清楚。(4分)

水平3:有观点,没有论据。(2分)

水平4:没有观点,阐释混乱。(0分)

2.寓意:“过去”反映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占领土,攫取利益。(回答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具体史实也可。2分)

“现在”反映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和取得胜利的决心。(2分)

变化原因: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3.外交建树: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3分。每点2分,回答出2点即可)

文档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测试历史2016.0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1.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稣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D.缴纳贡赋2.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作用是A.加强集权B.巩固分封制度C.增加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