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7 06:21:22
文档

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认识有待深化。很多高职师范大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倚重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就顺势而上,成为重中之重。关键词:创业创新教育模式researchonteachingmode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
推荐度:
导读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认识有待深化。很多高职师范大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倚重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就顺势而上,成为重中之重。关键词:创业创新教育模式researchonteachingmode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
摘 要: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认识有待深化。很多高职师范大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倚重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就顺势而上,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创业 创新  教育模式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students majoring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heyuan polytechnic, zheng erjun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77-02 

  高职院校对师范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师范类教育,但是在创业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师范生创业教育已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师范生就业难成事实,突出的供需矛盾,使大多数大专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更是一个大难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寻求一个突破口,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谋求一个就业的新途径,以解决当前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恰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找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模式。 

  作为高职高专的师范生,培养适应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应用性人才是人才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从而初步建立适应现状的“创业创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师范生对于创业创新的意识和理念还较为滞后,针对这些问题,先找出原因再对症下药找找对策和方法会更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高专师范生创业状况滞后的原因 

  1.创业意识和理念比较淡化 

  师范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从教,传统的就业理念是读书毕业后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但是按照当前的趋势,只认定一条择业的路子是较为狭窄的,而且很多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搭不上边。所以整体创业意识和理念较为淡化的。 

  2.学生创业时间较少 

  学生入学第一年会参加各种团体或者社团组织,到了大二时间段,就会选择考英语四级或者b级,选择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考计算机,即使参加实践的更多会选择家教;大三基本忙于实习和找工作,很多学生连家教也兼顾不理。所以创业就极少时间,创新就更谈不上,参与创业机会也会少一些。 

  3.相应的针对师范生创业制度较不完善 

  因为传统的观念从教意识的根深蒂固,所以有较少师范生去尝试创业,经典和成功的案例不多,传承的的概率就不低,随之而来的制度和匹配的措施就不够健全,也就较难鼓励师范生去创业,脱离自己的本专业,是要足够的胆识和冒险精神才能做到的。 

  4.师范生创业缺乏足够的指导和引导 

  虽然我们高职高专的老师基本都是双师型教师,但是由于师范生的的专业造成大家的观念的不能转变,然后学生参与度不够积极,请教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不够足,所以教师参与指导的几率也不够,学生进步的空间就少。因为在校的教育类老师也少接触创业的情况,基本带动学生实践的都是参与教育实习这一领域。     二、高职高专师范生存在着很大的优势 

  很多师范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挖掘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体有几个: 

  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优势――技能型人才 

  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教育培养目的除了教师基本功之外,还有大二的教学实践训练,顶岗置换培训和大三的实习教学实践,也有很多单位来学校招聘办公室文职人员等,特别是语文教育类这块较多被录用。因为文秘专业和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很多去珠三角或者工资高的地方做专业技术工作,而不愿意留在三线城市和山区单位工作,这些单位需要文职和新闻媒体记者甚至播音主持人,科班出身的学生留不住,招聘的语文教育的学生刚好又能写最基本的稿件,普通话等级达到二级甲等,也可以做记者甚至做播音,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也是能完成的,现在学校制度较为多元化选择,只要学生对方有单位接纳,学生有意愿,学校都批准,这些学生具有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大,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和摸索,多了一项生存的技能。许多学生已经很快的转型在其他企业或者别的岗位,很快就适应了社会要求的工作岗位。 

  2.学生在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实用型人才 

  我们的师范生基本是来自山区较为多,生源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线的3a学生这批学生的素质,大多对应试教育的不适应者,但是这样的学生实用,较吃苦耐劳,勤快,脑子灵活,思维也属活跃,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培养和挖掘后,脚踏实地工作的状态较好,潜力较足,留得住,不至于单位培养后会流失,是山区单位和三线城市单位最首选的人才队伍。 

  3.高职高专的教师技术资格优势――具有双师素质 

  在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中,基本拥有双师证书,很多教师都有下企业和做在社会做培训的资格,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从知识上讲,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企业时间的机会多,自然就积累了实践的工作经验,为培养指导学生就业也就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和眼光,这对于指导学生参与创业也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意义,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业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既然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劣是摆在眼前,我们便可以探索一下培养师范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因势利导,以便师范生更好的找到创业机会和就业的出路。 

  三、在制度上创新,使用相应的制度改善大家对师范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度 

  1.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 

  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意识层面,是一种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理念上的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实践层面,创业是一种事业基本上要经过融资,进入市场的过程,创业教育要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来发掘机会、创立企业、追求盈利的教育。师范生教育虽然不需要直接创业,但在意识层面上,创意作为技术和理念上的创新是师范教育对象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做为将来可能的老师,如果自身不具备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不能胜任未来的教师职业,创新创业教育是师范教育中必须意识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完善师范生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度 

  调动学校的各个部门对师范生的创业培训,制定确实可行的管理和配套,把师范生创业教育摆上日程,带进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选课,以及学生考试,学分的认定,学籍管理等等,甚至可以把创业课程设定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 

  3.优化师范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学校一方面可以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的指导老师,特别是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团队带领学生进行创业;一方面可以引进校外的创业者作为导师,加入我们的团队教育中,开设一些讲座或者上上课,把企业的创业经验带给学生。学校可以设置一些鼓励和引进教师的措施,使得创业教师队伍壮大起来。 

  四、高职高专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高职高专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师范学生的从业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所以采用的模式和途径就是以社会需求、能力培养、学生发展为本三方面结合。为了更好地开展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观念和目的的引导,以备创业薪火相传 

  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这种意识和创业精神,需要知识、智慧和胆识才敢于创业,当然也必须让师范生认识到,要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强化自身的意识和精神。可以树立一些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各种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创业的优缺点,自我评估和衡量自己,把握当下形势,参照优秀典型案例,尝试迈出创业的步伐,大胆勇敢的去尝试。在观念上调整自己,在行动上战胜自己。 

  2.大力提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备教育创业型人才 

  高职高专院校90%的教师都具备双师证书和素质,这些教师有很多是下企业和在实践操作中具备技能,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技能,在一定层面上是很有工作经验的。这样的教师很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使学生更快进入创业的角色。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无疑是很又推进作用的。 

  3.建立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平台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有明显体现。 

  开设与创业有关的课程,推广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开设可以围绕相关的创业心理品质和知识以及技能来展开,可以绕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增设创业教育的有关课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推广宣传师范学生的创业意识,增进学生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教学,直接展示创业成功案例,总结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创业过程和规律,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培养和梳理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也可以拓宽创业视野。 

  开设创业园,举行创业大赛,强化创业实践能力。在学校可以开设新型的创业园给学生自主经营,给予适当的优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这些创业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还有就是可以举办主题创业比赛,让师范类学生也弱化从教是唯一的就业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去设计,通过做方案和设计,参与比赛,由理论到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为将来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培养师范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为师范生受教育居多是师范类能力的培养,所以创业的能力要通过强化培养和训练。创业能力主要是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技能大赛,可以多听“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参加创业实践和活动。特别是要多聆听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校介绍其创业体会,使学生更直观体验,从而得到直接间接的熏陶和培养。 

  开创创业园和创业模拟,让学生参与创业,在创业中吸取经验,提升自我创业的意识,鼓励师范生在非师范生的带动下积极创业。提高创业积极性和热情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途径和模式,开展高职高专师范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思路也就逐渐柳暗花明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在努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基础上,培育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就业的途径上就多出更多的出路。

文档

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摘要: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进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认识有待深化。很多高职师范大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优点和潜力正是我们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要倚重的,也是创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师范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也就顺势而上,成为重中之重。关键词:创业创新教育模式researchonteachingmode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