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
1. 使用如图所示的几个工具时,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C.
2. 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因为两种方法中动力臂跟阻力臂的比值是相等的
3.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下列物理量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一样的是( )
A.功 功率 热值 比热容
4. 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钻木取火
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5.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中学生正常骑车的功率约为
B.考场内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
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
D.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6.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点处的机械能小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D.落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
7.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如图(甲、乙、丙、丁),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甲和丙 乙和丁 乙和丙 丙和丁
8.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吸收的热量为( )
.
A.
C.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9.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闭合、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和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A.
C.
10. 用规格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如图所示,滑轮与轴的摩擦及绳重忽略不计。甲的机械效率为,乙的机械效率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C.,= ,=
11. 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时,发光、不发光,测电流
B.只闭合时,发光、不发光,测电流
C.闭合、时,、并联,测电流
D.闭合、时,、串联,、示数相等
12. 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同一物体两次,两次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空1分,共计27分)
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中:
(1)如图是子弹射穿木板的情景,表明运动的子弹具有________能.
(2)仔细观察如图中的实验,图中滑轮的特点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若卡片上的二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则卡片会跳得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图所示的是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机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甲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________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________乙的机械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夏天,白天湖水温度往往比水泥马路温度低,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_;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降温,这一操作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利用水的上述特性;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洒水车的动能将________。
如图.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结果棉花被压燃,这是因为活塞对筒内________做功,使它的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达到棉花燃点的缘故.压缩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实验中如果用小纸片代替棉絮,小纸片并没有燃起,则关于压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结论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家里的照明灯、电视机等用电器是________联连接在电路中的,开关与各自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联的.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内的扬声器是同时开播的,也是同时停播的,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
某品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的速度行驶了百公里,消耗汽油的质量为,汽油的热值,则完全燃烧这些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若此时汽油机曲轴的转速为,则汽油机每秒内完成________个冲程,对外做功________次。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合上时,电流表、的指针都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处,则通过灯的电流是________,通过灯的电流是________.
如图所示,若要使和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若要两灯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21题每图2分,24题(2)2分,26题(1)2分,第27题7分,28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9分)
如图,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是力的力臂,在图中画出的力臂和阻力。
小明站在地面上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试在图示情景中画出省力的绕线方法.
在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第次实验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若测力计拉力由图中斜向下方向逐步向竖直向下的方向改变,则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________ (选填“”、“”、“”).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钢球/木块)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使用相同的烧杯
C.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
D.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
(4)小明再用水和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为横坐标,分别画出水和水的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之比相等。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某班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小组 | 钩码重 | 动滑轮 | 拉力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本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参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
1.
【答案】
B
【考点】
杠杆的分类
【解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
、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2.
【答案】
D
【考点】
杠杆的应用
【解析】
把水泥板看做一个杠杆,抬起一端,则另一端为支点.由于水泥板是一个厚度、密度都均匀的物体,所以,其重力的作用点在其中心上,此时动力克服的是水泥板的重力,即此时的阻力臂等于动力臂的一半.在此基础上,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确定与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两次抬起水泥板时的情况如图所示: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动力克服的都是水泥板的重力,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其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所以阻力臂都等于动力臂的二分之一.
因为,
所以.所以前后两次所用的力相同.
故选.
3.
【答案】
A
【考点】
物理学方法
【解析】
速度虽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分析各选项的定义方法,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解答】
解:、功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来定义的;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相同,符合题意.
、功率是用所做的功和做功时所用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相同,不符合题意.
、热值是利用物体放出的热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相同,不符合题意.
、比热容是利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及升高温度的比值定义的,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
4.
【答案】
D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解答】
解:
、钻木取火属于摩擦生热现象,即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错误;
、两手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错误;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对石头做功,同时石头对锤子也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锤子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错误;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馒头上的内能一部分转移到空气中了,是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正确.
故选.
5.
【答案】
C
【考点】
功率的计算
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功的计算
电流定义式及大小
【解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中学生正常匀速骑自行车时,自行车受到的阻力约为,则人蹬车时的动力;骑车的速度约为,所以骑车的功率约为,故不符合实际;
、日光灯的额定功率一般不超过,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不超,故不符合实际;
、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从一楼走到三楼的高度约为,
所以,该同学登楼做的功,故符合实际;
、一个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6.
【答案】
D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
解:、起跳后升空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错误;
、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减小,点处的机械能大于最高点处的机械能;故错误;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故错误;
、落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正确.
故选.
7.
【答案】
B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
解:甲图中: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乙图中:试管水蒸气冲开木塞,对木塞做功,是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符合题意;
丙图中:用力将活塞迅速压下,压缩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丁图中,点燃后酒精燃气冲开盒盖,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盒盖做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符合题意;
故选:.
8.
【答案】
C
【考点】
热量的计算
【解析】
由题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倍.根据吸热公式判断两物质的比热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物质甲的比热容.
由图象确定甲升高的温度,然后根据求出甲物质吸收的热量.
【解答】
解:
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需要,物质甲温度升高需要.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
由热量计算公式得:,
∴.
又∵,
∴,
甲物质升高了,
.
故选.
9.
【答案】
D
【考点】
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互不影响。再根据开关的作用来判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灭蚊网和灯泡互不影响,因此属于并联,故错误;
当开关闭合、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和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说明控制整个电路,控制灯泡,故正确;
10.
【答案】
D
【考点】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解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比较两者拉力的大小;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
不计绳重及摩擦,
∵拉力,=,=,
∴绳子受的拉力:
,,
∴,故不正确;
∵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不正确,正确。
11.
【答案】
C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
电流表的电阻很小,相当于导线.可以根据电流的走向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与电流表是否串联判断测量的是哪个灯泡的电流.
【解答】
解:.只闭合时,由于的断开,和灯泡处于断开状态,电路中只有灯泡连入电路,因此发光、不发光,测电流,故错误.
.只闭合时,由于在干路上,整个电路处于断开状态,电路没有形成通路,则灯泡都不亮,故错误.
.闭合、时,电流分两路分别流入、,、并联,则测电流,测电流,故正确,错误.
故选.
12.
【答案】
D
【考点】
功的大小比较
【解析】
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根据判断拉力做的功.
【解答】
解: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也相等,即.
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②次通过的距离小,根据公式,当拉力相等时,通过的距离越大,拉力做的功就越大,即.
故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空1分,共计27分)
【答案】
(1)动;(2)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3)低;(4)减小.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
(1)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2)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将卡片压平后,卡口之间的橡皮筋被拉伸,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卡片就会跳起.在上升的过程中,卡片的动能又转化成重力势能;
(4)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答】
解:(1)图示的是子弹射穿木板的情景,子弹高速运动,说明子弹具有动能;
(2)图示的是动滑轮,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可以看出,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若两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卡片压平后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就越小,则橡皮筋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小,当然最终转化成卡片的能量就越小,卡片会跳得低一些.
(4)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所处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但其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机械能减小.
【答案】
不变,等于,小于
【考点】
动能的影响因素
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
将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与对应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定义决定因素联系起来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
甲在上行过程中,甲的质量和速度都不变,动能的大小由质量和速度决定,两者都不变,所以甲的动能不变。
在图示位置中,甲乙两人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根据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由质量和举高的高度这两个因素来决定可知,所以两人的重力势能相同。
由题意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两人质量相等,结合动能的决定因素可知,甲的动能小于乙的动能。根据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结合两人的势能相等,甲的动能小于乙的动能,所以可以判断,甲的机械能小于乙的机械能。
【答案】
比热容较大,不是,减小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
(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比热容小的物质,其变化情况则相反;
(2)路面上的水蒸发要从周围空气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达到降温的目的;
(3)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解答】
(2)在路面上洒水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道理,不是利用水的上述特性(1)(3)洒水车洒水时速度不变,但洒水车的质量减小,洒水车的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比热容较大; 不是; 减小。
【答案】
空气,增大,升高,机械,内能,成立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将增大,温度升高;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说明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压缩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
实验中如果不放入棉絮,放入纸片,将活塞迅速向下压,虽然纸片没有燃烧,筒内气体内能仍增大,温度照样升高,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关于压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的结论成立.
故答案为:空气;增大;升高;机械;内能;成立.
【答案】
并,串,并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家庭电路的连接
【解析】
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各电路元件不能工作;有一处有问题则整个电路都处于断路状态;
并联的各电路元件互不影响,各电路元件能工作.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
【解答】
解:家里的照明灯、电视机等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是并联的关系;
开关控制其对应用电器,所以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关系;
英语听力测试时,各考场内的扬声器虽然是同时开播的,也是同时停播的,但也能单独工作,即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关系,此时开关处于干路中;
故答案为:并; 串;并.
【答案】
,,
【考点】
有关热机的计算
燃料的热值
【解析】
(1)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燃料完全放热公式=求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知道汽油机的转速,而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经过四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一次,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
【解答】
(2)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也就是飞轮转动,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经过四个冲程,燃气对外做功一次,
∴汽油机每秒内完成个冲程,对外做功次。
故答案为:;;。
【答案】
,
【考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解析】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大于支路中的电流,所以电流表选用的应该是小量程,选用的是大量程;然后根据相应量程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大小.
【解答】
解: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大于支路中的电流,所以电流表选用的应该是小量程,选用的是大量程;
又因为电流表、的指针都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处,所以读数为,读数为;
故通过灯的电流为;通过灯的电流为.
故答案为:;.
【答案】
、,,,、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解析】
电路元件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由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而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工作、互不影响.
【解答】
解: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断开开关,闭合开关、时,灯泡和并联;
闭合开关,断开开关、时,灯泡和串联;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21题每图2分,24题(2)2分,26题(1)2分,第27题7分,28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29分)
【答案】
【考点】
力臂的画法
【解析】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作图时把握住力和力臂的垂直关系即可做出阻力。
【解答】
(1)做力的反向延长线,过支点做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则线段为力的力臂;
(2)过力臂的右端,作垂直于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为力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左上方,
【答案】
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所示:
【考点】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解析】
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条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
【解答】
解:因为是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所以由段绳子承担物重,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所示:
【答案】
解:由实物图可知,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开关,另一支经灯泡,开关,然后共同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考点】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解析】
由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控制灯泡,开关控制灯泡.
【解答】
解:由实物图可知,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分支,一支经灯泡、开关,另一支经灯泡,开关,然后共同回到负极;如图所示:
【答案】
右
错误,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变小
【考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
(1)根据杠杆倾斜情况判断杠杆哪端偏重,然后确定平衡螺母移动方向;
(2)①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力臂不一定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
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不变时,如变化,的变化与的变化相反.
(4)先确定两边力臂大小关系,再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力臂越短的那边大树重力大.
【解答】
解:(1)因为杠杆左端下倾,所以应将杠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①杠杆平衡条件探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力臂不一定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但是力没有竖直作用在杠杆上,力臂就不在杠杆上,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所以结论是错误的.
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弹簧测力计由斜向下拉改为竖直向下拉时,和都不改变,力臂增大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4)将大树以悬挂点点分为左右两部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由题意可得:,
因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则杠杆示意图如图:
由图知:,所以;即.
【答案】
钢球,速度,钢球推动木块的距离大小,不能,如果水平面光滑,木块不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木块会一直运动下去,无法比较距离大小,无法比较钢球动能大小
【考点】
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
地震时伴有声波的产生;声音可以在固体体与体中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运动;可以应用红外生探测探测生迹象帮助搜寻幸存者.
【解答】
解:地发生伴有次波的产生,故错;
消分不停地做无规则,空气中充满毒剂分子,因此能闻到毒剂,这是扩散现,故正确;
音能固体传,废墟中自救时砖敲打墙壁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故正确;
本选错误的,故选.
【答案】
均匀受热,加热时间
C,D
水,水,
质量
【考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解析】
(1)水和煤油只有受热均匀,我们才可以准确测量液体的温度从而得出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
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收热量越多;
(2)“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3)实验中加热时间越长,则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进行分析。
(4)根据=可知,=中的=,据此推导得出结论。
【解答】
加热水和煤油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这样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要“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热源(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承装液体的容器相同和液体质量一定,实验中关键看水和煤油升高温度的大小,所以初温可以不同;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由上分析知,错误,符合题意。
①由图知,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
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由图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温度是水升高温度的倍,
由煤油煤油=得,=,
根据=可知,=中的=,则有=,=,
由可得,,即这两条直线的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答案】
钩码重,动滑轮重
C
【考点】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影响滑轮组效率的因素;
(2)除了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影响机械效率外,绳重和摩擦也会影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而由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无关.
【解答】
解:(1)由、或、可以看出,钩码重相同,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由、或、可以看出,动滑轮重相同,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由此可知,影响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钩码重与动滑轮重;
(2)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都会造成测量的力不准确,从而使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同,而由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