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工作室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形成在新密市小学语文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团队,特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名师工作室是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专业思想为指导,以成员的智慧为依托,以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师培训、解决学科问题为载体,从而推动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达到资源的共享,教学研究成果的共享,发挥一定区域带头辐射作用,促进名师的自我提升,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工作室力争在新密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系列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经过努力,组建并逐步完善名师工作室培养机制,营造一种讲学习、重研究、求发展的学术氛围,逐步搭建和拓展交流与发展的平台。力争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修养方面做表率,在课堂教学上出精品,在课题研究中出成果,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力争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努力将靳凡玮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新密市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基地,打造成新密市特色品牌工作室。
(二)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1.本工作室成员应成为新密市级小学语文教学的知名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2.具有研究科研课题的能力,能在市级以上范围内主持开展课题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长,两年后有1-2个省、市级课题成果。
3.具有在市级以上级别举行公开课或讲座的能力。
4.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
5.学科教学出类拔萃,各项成绩优异突出。
三、工作策略:
工作室为研修学员和成员创建多种发展平台,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与支撑。
(一)专业成长形式
1.个人研修
促进各团队成员提高语文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素养,并能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要求:
(1)每年围绕工作室研究主题,在工作室团队内展示一节高质量的研讨课。
(2)每年读十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
(3)每周完成1次主持人(或成员)安排的听课任务,并及时与主持人(或成员)线上交流听课感悟。
(4)每学期围绕研究主题撰写一篇课题研究阶段个人总结或有一定质量的论文,由主持人审核后推荐交流。
(5)每年撰写一份年度个人专业发展的研修计划,撰写一份年度个人成长总结。
2.团队研修
落实团队研修,坚持每月2次的线上读书学习交流,例会制度。做到时间、成员、内容、主持“四落实”。每次研修都要确定一个中心话题或者一节研究课例,并轮流主持、主讲,工作室其他成员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各抒己见。每月都要围绕工作室课题认真开展“观课议课”研修活动。上课教师进行课前说课,其他人员全部到课堂听课观摩,填写观课量表,并将整堂课拍摄下来。根据拍摄记录,执教者分片段回放上课情景、讲述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操作过程,每个环节都会停下来讲讲自己的安排意图。在研讨中,好的大家学习,不足的大家补充,互动循环,良性上升,达成共识,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归纳,提升教育思想、方法和效果。
(二)专业成长途径:
1.教育理论研修
工作室鼓励成员和学员研读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学科专业等方面的著作、期刊,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站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并为老师们选购这些教学光盘和阅读资料,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聘请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开展教育科研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不断更新研修学员的理论素养,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
2.教学实践研修
做好工作室邀请学科教学名师开设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讲述自己的专业发展经历及教学思想。鼓励研修学员观摩国内高级别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比赛,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扎实组织成员和学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如教学设计撰写、课堂教学评价、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时评、书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
3.参加各类活动
工作室鼓励成员和学员参加由新密市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课堂教学比赛或观摩课展示。组织研修人员参加新密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教研论文(包括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评选活动。并要求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在参赛之前做到每课必“磨”、每课必“观”、每课必“议”、每课必“培”,让参赛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个人特长,及早形成个性教学风格。
4.开展课题研究
工作室鼓励成员和学员参与主持人申报的省(市)级立项课题研究;鼓励成员和学员自己申报省(市)级立项研究课题,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并为课题研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要求做好课题的计划与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反思、总结、交流等。主持人深入到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课堂教学中,定期听他们的随堂课,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纠正:定期跟踪课题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成果,汇编成员的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以课堂为抓手、以课例为方向、以方法为主线,梳理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型以及各个课型的实施路径。
(2)“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专题讲座、课题带动、读书交流、观摩考察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研究、探索适合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总结和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课改经验。如:如何利用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等。
(3)“全民阅读公益推广活动”。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阅读公益活动,如:阅读指导讲座、家庭阅读指导、儿童绘本阅读、好书推荐分享、读书沙龙、自然阅读实践等活动,助推社会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习惯的形成,为打造书香家庭、书香城市做出贡献。
5.推介教研成果
工作室鼓励成员和学员参加市级及以上学术交流活动、执教市级及以上课堂教学公开课、发表教育教研论文、出版教育教学论著,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把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6.撰写博客。
在名师工作室网站上开通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平台,每月发布不少于3篇的个人博客文章。
四、具体规划
第一阶段(2021.9-2022.9):
1.工作室申报、成立阶段。拟定工作规划,确定工作室成员与学员。
2.根据工作室开展工作的需要,明确成员分工,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建设名师工作室的博客,搜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研究方法、学科新进展、学科技能训练等有关资料,了解培训学员的情况,为第二阶段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4.组织工作室成员、学员培训学习,汲取营养。组织成员认真研读1-2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做好读书笔记并交流学习心得。
5.以微信公众号平台依托,建立“新密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专题”。
6.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第二阶段(2022.9-2023.9):
1.扎实开展专业研修活动,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努力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2.建立起工作室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库,供大家交流与讨论,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增强网页的辐射效应。
3.每学年至少开展2次专题教研活动,比如成果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三年内把本工作室建设成新密市内知名工作室。
4.争取培养2—3名工作室成员获市骨干或名师等称号。
5.每学期组织成员认真研读10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6.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承担市级以上公开教学课,确保有多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7.积极撰写教育论文,争取1-2篇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核心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第三阶段(2023.9-2024.9):
1.工作室成员力争在主攻领域有所成就,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员要使自己成为学校和市里的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要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教学主张。
2.发挥成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带动自己和周边学校的语文教师共同成长。
3. 组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进行课堂教学现场汇报等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讲坛等形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4.争取1名工作室成员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
5.完成工作室的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6.展示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研究成果。工作室成员积极完成教学成果的积累与整理,完成案例结集、教学论文的发表和专著的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