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倬云教育----教师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5:21
文档

倬云教育----教师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学记》: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想要使人民形成良好的风尚,就一定通过教育)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治理君民,就一定通过教育)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你要引导他不要牵着鼻子走,要启发他不要压抑他,要引导他不要直接告诉他)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学习不能超越等级)5.“教学相长”。孔子《论语》—启发教育第一人1.
推荐度:
导读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学记》: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想要使人民形成良好的风尚,就一定通过教育)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治理君民,就一定通过教育)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你要引导他不要牵着鼻子走,要启发他不要压抑他,要引导他不要直接告诉他)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学习不能超越等级)5.“教学相长”。孔子《论语》—启发教育第一人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

《学记》: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想要使人民形成良好的风尚,就一定通过教育)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治理君民,就一定通过教育)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你要引导他不要牵着鼻子走,要启发他不要压抑他,要引导他不要直接告诉他)

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学习不能超越等级)

5.“教学相长”。

孔子《论语》—启发教育第一人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性原则

2.“有教无类”——全面教育

3.“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人物-著作-观点)

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科学归纳法:真理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归纳

首次提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级智夸大

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的标志;

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代表人

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进一步规范与科学;

一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

二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代表人

一本书:《民主主义与教育》

二个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

三中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四个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康德-《康德论教育》-康德首开课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这门课程

卢梭-《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

高度尊重儿童

洛克-《教育漫话》

提出“白板说”

倡导“绅士教育”

斯宾塞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课程作为专业术语

教育预备生活说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对我国建国初期影响广泛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

集体主义教育

流浪儿童教育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

我国学制的发展

名称时间蓝本考点
壬寅学制1902日本首次颁布
癸卯学制1904日本首次实施
壬子癸丑学制1912日本资本主义性质,男女可同校
壬戌学制1922美国六三三学制,长期沿用
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

内容:社会发展需要、公民

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个人本位论

内容:个体需要出发、自然人

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强调通过感官、仪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是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

2.教育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进行调查。访谈就是书面的、口头的。

3.教育实验法: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例如教A、B两个班级的学生,一个班级的座位横着放,另一个班级的座位圈着放,属于控制条件。

4.教育行动研究:教育研究一体化。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是老师平时也要研究学生。

5.教育叙事研究:叙事、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描述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

6.个案法:研究典型的案例、研究某个人。

7.历史法:发生、发展、演变。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研究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历史。

8.作品分析法:研究作品,例如研究学生的作文、绘画。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觉规律特点
感觉适应视觉(明适应、暗适应)、嗅觉、皮肤觉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
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种感觉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考查形式很固定,通过例子反选属于哪种规律。重点掌握:感觉适应和感觉

对比。

1.感觉适应:感觉和适应作用你,是你发生变化的过程。

(1)视觉适应:

①明适应:从暗到明。

②暗适应:从明到暗。

(2)嗅觉适应:入芝兰之时久而不闻其香。

(3)皮肤觉适应:泡温泉开始很烫,慢慢就不烫了。

2.感觉对比:两个刺激作用你,使你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1)同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同时对应。例如:鹤立鸡群、月明星稀。

(2)继时对比:两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例如:先吃药后吃糖,会感觉糖特别甜。

3.感觉后效:感觉停止之后,效果还存在。例如盯着看你家的灯10秒,再看墙会有灯的影子,感觉停止之后效果还存在。

4.感觉补偿:盲人的视觉不行但是听觉很灵敏。

5.联觉:一种刺激能给你两种以上的感觉,例如冷暖的色调,用手抓玻璃的声音。

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基本内涵举例
双趋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接近,只能选择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式冲突两个目标都想回避,只能回避一个前怕狼,后怕虎
趋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同一个目标,想接近,又不得不回避看见美食,想吃又怕胖
多重趋避式冲突多个目标间的接近与回避大学生择业
课程类型

分类标准课程特点
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培养学生基础能力
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开拓视野
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
实施要求必修课培养和发展学生共性
选修课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呈现方式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有计划性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含义:清晰表象、感性认识。

名言: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

夸美纽斯: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

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含义:知识+品德。

名言: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启发性原则

含义:学生主体,引导思考、积极探索。

名言: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产婆术。

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学以致用。

名言:

裴斯泰洛齐:知和行又是那么密切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而停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按知识+学生身心的顺序教学。

名言: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

孔子:欲速则不达。

孟子:盈科而后进。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巩固性原则

含义:及时复习。

名言:

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含义:能够接受。

名言: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有的放矢教学。

名言: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朱熹: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论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文档

倬云教育----教师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学记》:中国古代、世界第一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想要使人民形成良好的风尚,就一定通过教育)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国家治理君民,就一定通过教育)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你要引导他不要牵着鼻子走,要启发他不要压抑他,要引导他不要直接告诉他)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学习不能超越等级)5.“教学相长”。孔子《论语》—启发教育第一人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