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5:19
文档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听天由命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推荐度:
导读《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听天由命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哲学与人生》 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5、信息技术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静止是一种不显着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6、“如果你无法成为山顶的劲松,那就做山谷的小树吧,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成为一颗星宸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     )

A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B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

 C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D从自己的理想出发

7、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    )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 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8、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    

9、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有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10、下列选项中,符合“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是(     )

A小明初中毕业后来到职业学校读书,感觉学习有困难,上课经常睡觉

  B小龙拿国家给职校困难生发的生活补助费去通宵上网玩游戏

  C小杨每天晚上到教室复习功课,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机会

D小华能很机智的避开老师的视线,上课跟朋友短信聊天

1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的   D客观条件不能主观认识

12、“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14、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与下列名句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    ⑤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⑤       D②③

16、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17、《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18、为防止对北京奥运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分从闭幕式当日的14时起,启用8架飞机分别进行催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  )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1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

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20、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                      (   )      

22、尽管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多姿多彩,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属性,即物质性。                                                    (   )                 

23、联系是可观的、无条件的,                              (   )    

24、客观实际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的人生选择。                  (   )                                           

25、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有不运动的物质。              (   )                                         

26、行动是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                   

27、运动不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    

28、自强不息的人不是大写的人,自强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   )    

29、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   )    

30、逆境是人生发展遇到障碍和阻力。                        (   )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近几年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32、失败是成功之母,因此挫折越多,越有利于青少年走向成功。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3、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仍然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  

请说明面对金融危机,我们要坚定信心的哲学依据。

34、从职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事业有成者有之,庸庸碌碌者有之,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者也有之。其实,这种差别在学校期间就出现了。有的同学上职校是出于无奈,把自己定位于中考的失败者,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认为上职校就是混三年。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新的人生起点,努力学习,一切从头开始。也有的同学,把上职校看成是人生的一次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强项,在校学习期间就是学习的有心人。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分)

(2)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8分)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A2.B3.A4.C5.D6.A7.D8.C9.D10.C
11.C12.D13.B14.C15.C16.A17.C18.A19.C20.A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3分)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为力的。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规律作用的形式和条件,造福于人类。(3分) 

(3)题目中的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正确的,而认为人们只能服从规律,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有害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3分)

(4)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32.(1)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失败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3分)

(2)在人生道路上,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它是否有利于青少年走向成功关键是看人们如何认识、对待失败和挫折。(3分)

(3)如果人们能够吸取失败和挫折的教训,从中找出原因,在失败和挫折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并能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积极进取,这样的挫折有利于青少年走向成功。反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和挫折,即使遇到的失败和挫折再多,也不能走向成功。(3分)

(4)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1分)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33.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仍然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3分)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信心。(3分)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当前的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化“危”为“机”。(3分)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坚定信心是我们战胜当前金融危机的力量源泉。(3分)

(每答对一点给3分,答对3点给10分) 

34.(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分)

  (2)第一,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人格与境遇的关系。(2分)

   第二,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2分)

   第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必胜的信念,不要放弃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和希望。(2分)

   第四,积极地面对挫折与逆境,还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从失败中找出成功的因素。(2分) 

文档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量力而行B听天由命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