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名称:《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年级:五 年 级
作 者:李 跃 凯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叫李跃凯,来自唐县北罗镇中心。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P17-P18) 2、5、3的倍数的特征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了集合思想,掌握集合思想可使数学问题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一节人教版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电影院里“双号”的概念,使学生利用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判断出这些“双数”都是2的倍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座位号的个位的数的特点,进而概括出2的倍数的特征。而5的倍数与2的倍数的特征从编排上很相似,所以学生在掌握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对5的倍数的特征就有一种“惯性”很容易掌握。北师大版这部分内容放在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材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水平,结合儿童熟悉的、喜欢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数的概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的特征。如,通过水果店水果的价格来引入因数与倍数,结合自主探索的经验来介绍奇数和偶数,通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学习倍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单双数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兴趣而且困难较少。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自主获得新知识的自豪感。
五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五年级学生的身心成长、个性特点都对教学效果有很深的影响。通过分析学生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堂优质课。我发现学生学习热情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兴趣浓,但不善于合作;求知欲望强,但目的性较差。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材料来作为吸引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实现精准合作。
根据学生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了解目标、合作探讨、制定方案、分析判断、验证思考、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学习目标:
本节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课标》在此领域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根据课标要求,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自主探究2、5的倍数特征。
四、教学活动:
依据课标要求,针对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经验,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倍数,谁能说几个2的倍数?(只要是对,学生们随便说)谁能说几个5的倍数呢?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如果随机给你一个数,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判断是不是2、5的倍数呢?有,如果这节课认真听,你肯定能掌握其中的奥秘。由此引出课题,这样不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顺其自然地把探索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在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第一步、圈找倍数 先让学生在百数表内圈找出2的倍数。
第二步、发现规律 让学生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归纳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第三步、举例验证 老师提问:刚才发现的规律是否能用于所有的自然数,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各不相同。教师引导:适不适用只是我们的猜测,证明猜测对不对,我们要举例验证。怎么验证呢,举例末尾是0、2、4、6、8的数,也找一些末尾不是0、2、4、6、8的数,计算它们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2的倍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验证。
第四步、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结论。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同时,教师给定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
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建立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数学思想,提高了自我反思意识。
教学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利用刚学的找2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5的倍数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认知提高。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本着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宗旨,由浅入深,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本练习:⑴做一做 下面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数是偶数?
33 98 355 988 0 123 3678 80 1000 655 5656 881
通过这样一个练习,加深学生对奇数和偶数的概念的理解与判断。
⑵小青蛙要回家,但它只能走2或5的倍数的荷叶,才能安全到家。你能帮助它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吗?通过深入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的认知有更高的发展,使学生发现3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总结规律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为个位是0的数。
2、拓展练习:
我安排了“请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左手”、“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右手”的练习,以及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2或5的倍数”的练习,这样使枯燥的数字练习变得生动了。这既巩固了学生对奇数和偶数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对规律的运用更加灵活,学生会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这样便充分利用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学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三个小环节,总结跟反思这节课,为下面的内容打下伏笔。
总之,本节课设计以教师为导线,学生的思考、自主探索、个性化表达贯穿始终,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以生为本的课堂,不足之处,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自然数 偶数 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