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年湖北高考试题(理数,word解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1:56
文档

2012年湖北高考试题(理数,word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理科)本试题卷共5页,共22题,其中第15、16题为选考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
推荐度:
导读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理科)本试题卷共5页,共22题,其中第15、16题为选考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数学(理科)

本试题卷共5页,共22题,其中第15、16题为选考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方程的一个根是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复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  

难易度:★

解析:根据复数求根公式:,所以方程的一个根为

答案为A.

2.命题“,”的否定是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常用逻辑用语,考察对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的区别.

  难易度:★

  解析:根据对命题的否定知,是把谓词取否定,然后把结论否定。因此选D

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利用定积分求面积.  

 难易度:★

 解析:根据图像可得: ,再由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可求得面积为.

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

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难易度:★

解析:显然有三视图我们易知原几何体为   一个圆柱体的一部分,并且有正视图知是一个1/2的圆柱体,底面圆的半径为1,圆柱体的高为6,则知所求几何体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为.选B.

5.设,且,若能被

13整除,则

A.0                     B.1              

C.11                      D.12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二项展开式的系数.

难易度:★

解析:由于

51=52-1,,

又由于13|52,所以只需13|1+a,0≤a<13,所以a=12选D.

6.设是正数,且,

,,

则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柯西不等式的使用以及其取等条件.

难易度:★★

解析:由于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则a=t x  b=t y  c=t z ,

所以由题知又,答案选C.

7.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 仍

是等比数列,则称为“保等比数列函数”. 现有定义在上的如下函

数:

①;   ②;    ③;    ④.

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的序号为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等比数列性质及函数计算.

难易度:★

解析:等比数列性质, ,①; ②;③;④.选C

8.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中,分别以OA,OB为直径作两个半圆. 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              B.

C.                      D.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几何概型及平面图形面积求法.

难易度:★

第8题图

解析:令,扇形OAB为对称图形,ACBD围成面积为,围成OC为,作对称轴OD,则过C点。即为以OA为直径的半圆面积减去三角形OAC的面积,。在扇形OAD中为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OAC面积和,,,扇形OAB面积,选A.

9.函数在区间上的零点个数为

A.4                       B.5                   

C.6                       D.7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以及零点的概念.

难易度:★

解析:,则或,,又,

所以共有6个解.选C.

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 “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求其直径的一个近似公式. 人们还用过一些类似的近似公式. 根据判断,下列近似公式中最精确的一个是

A.         B.     C.       D.

考点分析:考察球的体积公式以及估算.

难易度:★★

解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共需作答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 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 

(一)必考题(11—14题)

11.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则角         . 

考点分析:考察余弦定理的运用.

难易度:★

解析:

 

12.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程序框图.

难易度:★★

解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      

第一圈循环:当n=1时,得s=1,a=3. 

第二圈循环: 当n=2时,得s=4,a=5

第三圈循环:当n=3时,得s=9,a=7

此时n=3,不再循环,所以解s=9 .  

13.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读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2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

(Ⅰ)4位回文数有          个;

(Ⅱ)位回文数有         个.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

难易度:★★

解析:(Ⅰ)4位回文数只用排列前面两位数字,后面数字就可以确定,但是第一位不能为0,有9(1~9)种情况,第二位有10(0~9)种情况,所以4位回文数有种。

答案:90

     (Ⅱ)法一、由上面多组数据研究发现,2n+1位回文数和2n+2位回文数的个数相同,所以可以算出2n+2位回文数的个数。2n+2位回文数只用看前n+1位的排列情况,第一位不能为0有9种情况,后面n项每项有10种情况,所以个数为.

       法二、可以看出2位数有9个回文数,3位数90个回文数。计算四位数的回文数是可以看出在2位数的中间添加成对的“00,11,22,……99”,因此四位数的回文数有90个按此规律推导,而当奇数位时,可以看成在偶数位的最中间添加0~9这十个数,因此,则答案为.

14.如图,双曲线的两顶点为,,虚轴两端点为,,两焦点为,. 若以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切点分别为. 则

(Ⅰ)双曲线的离心率        ;

(Ⅱ)菱形的面积与矩形的面积的比值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双曲线中离心率及实轴虚轴的相关定义,以及一般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

 难易度:★★

 解析:(Ⅰ)由于以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因此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又由于虚轴两端点为,,因此的长为,那么在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又由双曲线中存在关系联立可得出,根据解出

(Ⅱ)设,很显然知道,因此.在中求得故;

菱形的面积,再根据第一问中求得的值可以解出.

(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先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你所选的题目序号后的方框用2B铅笔涂黑. 如果全选,则按第15题作答结果计分.)

15.(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点D在的弦AB上移动,,连接OD,过点D 

作的垂线交于点C,则CD的最大值为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易度:★

解析:(由于因此,线段长为定值,

即需求解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根据弦中点到圆心的距离最短,此

时为的中点,点与点重合,因此.

16.(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

建立极坐标系. 已知射线与曲线(t为参数)

相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          .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平面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系下的曲线方程交点.

难易度:★

解析:在直角坐标系下的一般方程为,将参数方程(t为参数)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一般方程为表示一条抛物线,联立上面两个方程消去有,设两点及其中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则有韦达定理,又由于点点在直线上,因此的中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设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其中,为常数,且.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Ⅱ)若的图象经过点,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

17.解:

(Ⅰ)因为

.                           

由直线是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可得,         

所以,即.              

又,,所以,故.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是.                                       

(Ⅱ)由的图象过点,得,

即,即.           

故,                                          

由,有,

所以,得,

故函数在上的取值范围为.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前三项的和为,前三项的积为.

(Ⅰ)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18.解:

(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题意得 解得或                

所以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得

,或.

故,或.                                         

(Ⅱ)当时,,,分别为,,,不成等比数列;

当时,,,分别为,,,成等比数列,满足条件.

故                                      

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当时,;当时,;

当时,

 

. 当时,满足此式.

综上,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1,,,过动点A作,垂足D在线段BC上且异于点B,连接AB,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 

(Ⅰ)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Ⅱ)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

棱上确定一点,使得,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第19题图

19.解:

(Ⅰ)解法1:在如图1所示的△中,设,则.

由,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由折起前知,折起后(如图2),,,且,

所以平面.又,所以.于是

                

,(lbylfx)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当,即时, 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解法2:

同解法1,得.   

令,由,且,解得.

当时,;当时,.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故当时, 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Ⅱ)解法1:以为原点,建立如图a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

于是可得,,,,,,

且.

设,则. 因为等价于,即

,故,.

所以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 及,

得 可取. 

设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由,,可得

,即.

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解法2: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

如图b,取的中点,连结,,,则∥.

由(Ⅰ)知平面,所以平面.

如图c,延长至P点使得,连,,则四边形为正方形,

所以. 取的中点,连结,又为的中点,则∥,

所以. 因为平面,又面,所以. 

又,所以面. 又面,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而点F是唯一的,所以点是唯一的.

即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       

连接,,由计算得,

所以△与△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如图d所示,取的中点,连接,,

则平面.在平面中,过点作于,

则平面.故是与平面所成的角. 

在△中,易得,所以△是正三角形,

故,即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根据以往的经验,某工程施工期间的降水量X(单位:mm)对工期的影响如下表:

降水量X

工期延误天数

02610
历年气象资料表明,该工程施工期间降水量X小于300,700,900的概率分别为0.3,0.7,0.9. 求:

(Ⅰ)工期延误天数的均值与方差; 

(Ⅱ)在降水量X至少是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6天的概率. 

20.解:

(Ⅰ)由已知条件和概率的加法公式有: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2610
0.30.40.20.1
                                                                   

于是,;

.

  故工期延误天数的均值为3,方差为.                               

(Ⅱ)由概率的加法公式,

又.              

      由条件概率,得.

故在降水量X至少是mm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6天的概率是.     

21.(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是单位圆上的任意一点,是过点与轴垂直的直线,是直线与 轴的交点,点在直线上,且满足. 当点在圆上运动时,记点M的轨迹为曲线.

(Ⅰ)求曲线的方程,判断曲线为何种圆锥曲线,并求其焦点坐标; 

(Ⅱ)过原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交曲线于,两点,其中在第一象限,它在轴上的射影为点,直线交曲线于另一点. 是否存在,使得对任意的,都有?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解:

(Ⅰ)如图1,设,,则由,

可得,,所以,.            ①

因为点在单位圆上运动,所以.                  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即得所求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所以

当时,曲线是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

当时,曲线是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                            

(Ⅱ)解法1:如图2、3,,设,,则,,

直线的方程为,将其代入椭圆的方程并整理可得

.

依题意可知此方程的两根为,,于是由韦达定理可得

,即.

因为点H在直线QN上,所以.

于是,.      

而等价于,

即,又,得,(lby lfx)

故存在,使得在其对应的椭圆上,对任意的,都有. 

                                         

                           

解法2:如图2、3,,设,,则,,

因为,两点在椭圆上,所以 两式相减可得

.                          ③              

依题意,由点在第一象限可知,点也在第一象限,且,不重合,

故. 于是由③式可得

.                              ④

又,,三点共线,所以,即.                 

于是由④式可得.

而等价于,即,又,得,

故存在,使得在其对应的椭圆上,对任意的,都有.           

22.(本小题满分14分)

(Ⅰ)已知函数,其中为有理数,且. 求的

最小值;

(Ⅱ)试用(Ⅰ)的结果证明如下命题:

设,为正有理数. 若,则;

(Ⅲ)请将(Ⅱ)中的命题推广到一般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所推广的命题.

注:当为正有理数时,有求导公式.

22.解:(Ⅰ),令,解得.

当时,,所以在内是减函数;

当  时,,所以在内是增函数.

故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                                

(Ⅱ)由(Ⅰ)知,当时,有,即   ①

若,中有一个为0,则成立;

若,均不为0,又,可得,于是

在①中令,,可得,

即,亦即.

综上,对,,为正有理数且,总有.   ②

     

(Ⅲ)(Ⅱ)中命题的推广形式为:

设为非负实数,为正有理数. 

若,则.            ③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时,,有,③成立.                       

(2)假设当时,③成立,即若为非负实数,为正有理数,

且,则.                 

当时,已知为非负实数,为正有理数,

且,此时,即,于是

=.

因,由归纳假设可得

从而. 

又因,由②得

从而.

故当时,③成立.

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所推广的命题成立.                   

说明:(Ⅲ)中如果推广形式中指出③式对成立,则后续证明中不需讨论的情况.

                              

文档

2012年湖北高考试题(理数,word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理科)本试题卷共5页,共22题,其中第15、16题为选考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