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意图及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2:14
文档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意图及教

2011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思想一、命题意图高一历史试卷命制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历史思维,体现学科特点,考查的范围是必修一和必修二1-4专题,命题的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难度略高于会考。1.重基础——关注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最低要求,是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高一阶段应该将这“三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既是应对会考的要求,也为高二文理分班后文科班复习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用于调节难度。因此,命制
推荐度:
导读2011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思想一、命题意图高一历史试卷命制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历史思维,体现学科特点,考查的范围是必修一和必修二1-4专题,命题的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难度略高于会考。1.重基础——关注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最低要求,是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高一阶段应该将这“三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既是应对会考的要求,也为高二文理分班后文科班复习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用于调节难度。因此,命制
2011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思想

  一、命题意图 

高一历史试卷命制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历史思维,体现学科特点,考查的范围是必修一和必修二1-4专题,命题的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难度略高于会考。

1.重基础——关注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

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最低要求,是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高一阶段应该将这“三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既是应对会考的要求,也为高二文理分班后文科班复习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用于调节难度。因此,命制了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如22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是对近现代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思想流派,它诞生的标志是

A.《党宣言》的发表    B.“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有些试题考查基本的结论和线索,如选择题第10题:

1911一1921年中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B.由资产阶级民主向社会主义转变

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转变     

D.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2.重能力——关注历史知识的调动和运用 

基本史实、基本结论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但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结论的考查中尽量避免两个倾向,一是考查的点过细,二是考查的形式过于死板。力求做到考查主干知识,并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在考查基础史实的同时与能力考查结合起来。例如选择题第11题:

某同学读到一则近代文献:“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渐次达到一个主义的社会。 ……消除内乱,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该文献最有可能是

A.“一大”的宣言           B.“二大”宣言

C.“一大”宣言           D.“八一宣言”

对“民主纲领的提出”这一主干知识,通过材料的形式呈现,既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民主纲领是“二大”提出的;又要求具备一定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全卷大多数试题的命制都是类似如此。虽然是着眼于主干知识的,但不是简单的划背记忆,而要求达到历史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运用。试图改变历史教师对新课程内容掌握不到位的情形,提高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高度,变换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角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重情境——在新情境中体现历史知识的运用

尽量提供一定的历史材料和历史图片,构建新的历史情境,设问尽力做到新颖,从而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新情境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适当考查创新能力,体现研究性学习。全卷共用图片史料10张、表格1张,大多数选择题都设置一些情境性的材料,力图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类题型的比例,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的主干知识分析和解决一定情境下的历史问题,尤其是结合高考要求的四个方面12条能力要求命题。特别突出对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因为这项能力是12条能力要求的基础。 

4.重公平——坚持绝大多数试题为原创试题 

为了考试与评价的公平,同时,使“题海战术”失效,全卷命题力求原创,个别选择题在高考题或会考题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尽量使试题比较新颖。因为高考和会考的命题均出于原创,各种形式的“题海战”一方面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应对高考。个别改编的试题也变换角度,力求新颖,如第9题:

图3是辛亥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画中的“葫芦”指保路运动,“瓢儿”则指

A.同盟会宣告成立

B.黄花岗爆发

C.武昌的爆发

D.南京临时成立

本题改编自2010年安徽省高考卷,但变换了角度,适当考查了一些历史地理知识,仍有一定的新颖性,当然难度比高考题有所下降。试卷中个别改编题大多按照这一思路改编的。

5.重导向——突出考试的教育性 

历史课程为培养现代公民为终极目标,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主、科学等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观念。所以本卷非选择题着重考查中国和世界从走向民主的历程,让学生在考试中进一步理解民主制度的价值,希望引导历史教学把握正确的观念导向。 

二、教学建议 

从命题思路出发,建议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1.立足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基本线索不动摇。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教学将面对省历史会考,各类学校均要重视会考,把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基本线索的基础夯得实一些,对于将来选择文科的学生应对高考也是有利的,不要把会考和高考对立起来。鉴于会考难度有提高的趋势,所以基本史实的掌握要根据标准适当细化。 

2.围绕基础的历史学科能力不动摇。针对历史命题中新情境、新材料不断使用,能力要求提高的现实,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取案例式教学,要有适当的训练时间,跳出“题海战”,做到练习少而精,“精讲精练”,加强审题与表达,从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到文字表达的能力,均要切实提高。

3.要坚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不动摇。高一历史教师要为学而教,大胆整合教科书,重组教学内容,合理把握教学进度,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备课使教学深入浅出,努力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后阶段会考复习中能留出较多的复习时间是非常有利的。 

4.要重视历史的时序性和阶段性特征。加强历史概念和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时间是历史的基本特征,在模块化教学下,学生的时序感和阶段感不强,要在教学中注意突破。

文档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意图及教

2011学年第一学期绍兴市高一历史试卷命题思想一、命题意图高一历史试卷命制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重视历史思维,体现学科特点,考查的范围是必修一和必修二1-4专题,命题的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难度略高于会考。1.重基础——关注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结论和基本线索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最低要求,是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高一阶段应该将这“三基”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既是应对会考的要求,也为高二文理分班后文科班复习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可以用于调节难度。因此,命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