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四章 线路纵联保护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4:13
文档

第四章 线路纵联保护

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4-1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一、基本原理: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3)线路参数不准确。(4)LH、YH有误差。(5)短路类型不同。(6)运行方式变化等。2.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第二自然段)。(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推荐度:
导读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4-1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一、基本原理: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3)线路参数不准确。(4)LH、YH有误差。(5)短路类型不同。(6)运行方式变化等。2.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第二自然段)。(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第四章  输电线纵联保护

§4-1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一、基本原理:

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

∵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

   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 (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

(3)线路参数不准确。    (4)LH、YH有误差。

 (5)短路类型不同。    (6)运行方式变化等。

2. 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

   (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 第二自然段)。

   (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

          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

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图4-2)自学。

(注意图中隔离变压器GB的极性)

例:环流法构成了导引线纵联保护:

   

     线路两侧装有相同变比的LH

      正常或区外短路:Im1=-In1

                ∴Im2=-In2

           IJ=Im2+In2=0         J不动

     区内短路:IJ=Im2+In2=(Im1+ In1)/nLH = Id/ nLH   >  Idz

    ( 同时跳两侧DL)←J动作

    可见纵联差动保护的范围是两侧LH之间,理论上具有绝对选择性可实现全线速动。但它只适用于< 5~7公里的短线路。若用于长线路技术上有困难且经济上不合理。

(P136 标题2)

它在发电机、变压器、母线保护中应用得更广泛(后述)

3. 纵联保护信号传输方式:

    (1)辅助导引线 (2)电力线载波:高频保护 (3)微波:微波保护 (4)光纤:光纤保护

 

 §4-2        输电线的高频保护

一、高频保护概述:

高频保护的定义:(P136)

分类:按照工作原理分两大类,方向高频保护和相差高频保护。

方向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功率方向。

相差高频保护: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的电流相位。

二、高频通道的构成:

     有“相-相”和“相-地”两种连接方式

    “我国广泛运用”

     

     构成示意图P137 图4-7

1.阻波器: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于载波频率。

       对载波电流:Z>1000Ω——————在本线路。

       对工频电流:Z<0.04Ω——————畅流无阻。

2.结合电容器                带通滤波器                ①通高频、阻工频

3.连接滤波器                                          ②阻抗匹配

4.高频电缆:将位于主控制室的高频收、发信机与户外变电站的带通滤波器连接起来。

5.高频收、发信机

三、高频通道工作方式及高频信号的应用:     无高频电流是信号    

1.高频通道的工作方式

两种:  长期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始终收发信(经常有高频电流)

        故障时发信方式:正常运行时,收发信机不工作。当系统故障时,发信机由启动元件启动通道中才有高频电流(经常无高频电流)

另:改变频率也是一种信号。                           

2.高频信号的分类及应用                           有高频电流是信号

   按高频信号的应用分三类:跳闸信号、允许信号、闭锁信号

(1)跳闸信号

                                     

                                   跳闸    “或”门: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充分条件

(2)允许信号

                                   跳闸     “与”门: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

(3)闭锁信号:

                                  

                                   跳闸 “否”门:收不到高频信号是跳闸的必要条件

                         o

四、方向高频保护

1.高频信号

高频信号

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                          d

        S+               S-   S+           S+    S-            S+        

         A    1            2 B   3            4 C  5             6  D

  内部接地时:保护3、4:S+动,两侧都不发高频信号,保护动作跳3、4DL

  外部接地时:保护2、5:S-动,他们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送至保护1、6、2、5。AB,BC线路均保持不动

它是以由短路功率为负的一侧发出高频闭锁信号,这个信号被两端的收信机所接收,而把保护闭锁。故称高频闭锁方向保护。

注:这种按闭锁信号构成的保护只在非故障线路上才传送高频信号,而在故障线路上并不传送高频信号。因此,在故障线路上由于短路使高频通道可能遭到破坏时,并不会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

                                       4

                                     

                                               -

                                                      跳闸

           +          +                       +

          

           1         2         3             5

           

                                                -

                                         UJ

半套高频闭锁方向保护原理接线(电流启动方式)

(1)组成:

I1 起动元件:灵敏度较高,起动发信机发信

I2 起动元件:灵敏度较低,起动保护的跳闸回路

3 功率方向元件:判断短路功率的方向

4ZJ 中间继电器:内部短路时,停止发信

5ZJ 极化继电器(双线圈):工作线圈接方向元件输出,制动线圈接收信机的输出

(2)工作情况:

      ①外部短路时:I1 I2  动

AB线,B侧S-  I1        4ZJ常闭触点      起动       发信

               3不动   5ZJ制动

       A 侧S+  3动       4动         停止发信

                 I+动   5ZJ 工作、制动线圈均有电流,不动,所以:1、2DL不跳闸

②内部短路时:

BC线:I1、I2、3、4ZJ均动作,停止发信,5ZJ有工作电流       跳闸  

(3)为什么要用两个灵敏度不同的起动元件

I2/I1=1.5~2            防止区外故障误跳闸

若采用一个起动元件,当区外接地时,由于LH误差,起动元件误差。S+侧起动元

件动作,S-侧起动元件未动。S+侧误动。

 采用两个起动元件I1I2,S+侧I2动作时,S-侧I1一定动作,故可防止误动

(4)时间配合

         外部故障时,S+侧需等待对侧的高频闭锁信号,故跳闸回路应有一定延时。故障切除后,返回时,为防止误动,启信回路应延时返回。

(5)方向元件

     要求 :①能反映所有类型的故障   

②没有死区    

③正常负荷状态下不动作

            ④系统震荡时不会误动作

             ⑤线路两端在灵敏度上容易配合

    满足要求的方向元件 :负序方向元件(单相式、三相式) 相电压补偿式方向元件

                         行波方向元件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和高频闭锁零序方向保护的基本原理(自学)

高频闭锁距离保护是距离保护与电力线载波通道相结合,利用收发信急的高频信号传送对侧保护的测量结果,两端同时比较两侧距离保护的测量结果,实现内部故障瞬时切除,区外故障不动作。

高频闭锁零序方向保护  工作原理与上同

    此种构成方式,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统一设计,减少了测量元件,简化了接线,相对的提高了可靠性。缺点:距离或零序保护检修时,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都必须退出工作。

五、相差动高频保护:P142

1.相差动高频保护基本原理:

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短路电流的相位。

Em     M    Im    d1    In      N    En

    D2

    

 Im

  In

    

  

 

调制方法:正半波发信,负半波停信,不断交替(高频通道经常无电流,而在外部故障时发出的高频电流(即闭锁信号)的方式构成保护)

传送闭锁信号的保护需两套起动元件。

1、构成:

    

    

  

 

             跳闸

主要部分:起动元件、操作元件、比相元件

1起动元件:-------故障检测元件(区分正常运行和故障) 

不对称故障      I2------有两个灵敏度不同的起动元件,其中:高灵敏----起动发信

                                                        低灵敏----准备跳闸

对称故障     Z或相电流I

2操作元件: 将输电线上的三相工频电流转变为单一工频放便电流(只用一个通道)。

并对GFX的高频电流进行调制。

选择的要求:①能反映各种类型故障;

②内部故障时  φ=0° 而外部故障时  φ=180°

利用相序滤过或复合滤过器可以将三相电流综合成单一电流I1、I2、I0或I1+KI2、I1+KI0等。

*I1:  能反映所有短路,但在不对称短路时,包含故障前的负荷分量,会造成区内短路时,相位差大为增加.

*I2:  不能反映三相短路

*I0:  不能反映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

*I1+KI2:  I2能反映不对称短路,I1用于反映三相短路,K值的选择>1,保证I2起主导作用,一般K=6或8。

3比相元件:根据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判断内外故障

理想:

区内故障:φ=0°停信间隙γ=180°

区外故障:φ=180°停信间隙γ=0°

实际:

区内故障:φ>0°停信间隙γ<180°

区外故障:φ<180°

要找出外部故障 可能出现的最大间隙角γmax,并按此进行闭锁,以保证外部故障时保护可靠不误动,这个角度就叫做闭锁角,表示为φb.

2、闭锁角的确定:

理想:区外故障时,φ=180°

实际:① CT角度误差φct=7° 

      ② 保护装置的角误差(复合电流滤过器),φb.h=15°

③ 高频信号传输带来的角误差

电磁波的传输速率 v=光速=3×105公里/秒

工频:每周波360°~0.02″~6000km

所以:每传100km ,误差6°

φL=(L/100)×6° 其中了L    线路长度

(或:φL=ωt=2πf×t=360×50×L/v=(L/100)×6° )

④为保证选择性并计及一些其它误差(由分布电容引起)。

考虑裕度角φy=15°。

Φb=φct+φb.h+φL+φy=37°+(L/100)×6°

例:L=300km,Φb= 37°+(300/100)×6°=55°

由Φb计算公式可知,L↑→Φb↑,     Φdz=180°-Φb ↓降低保护灵敏度

3、保护的相继动作(区):

举例:    Em    Im    d(3)        In        En

    

    Zm     Zn

操作电流只有I1

设EmΛEn=70°      Zm       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阻抗φdm=60°

                    Zm       发电机、变压器阻抗φdn=90°

Em

    φ=arg(Im/In)=100°

60°    Im

                 对M侧保护:

En            φm=100°+7°+15°+(L /100)×6°

                 对N侧保护:    因为In滞后

    φn=100°+7°+15°-(L /100)×6°

      

     In       设L=300km.  φb =55°   φdz=125°

                   φm=122°+(300/100)×6°=140°>125°  闭锁

                   φm=122°-(300/100)×6°=104°<125° 动作

             为解决M端保护不能跳闸的问题,采用N侧跳闸的同时,立即停止本侧发信。N端停信后,M 侧收信机只能收到自己所发的信号,间隔角为180°,M侧保护可立即跳闸。

            保护装置的这种工作情况     一端的保护先动作以后,另一端的保护才能再动作跳闸,称为“相继动作”。

            主要影响因素:故障类型、两侧电源电动势间相角差以及线路长度。

       作业:P38 题1、4、8、13。

   

文档

第四章 线路纵联保护

第四章输电线纵联保护§4-1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一、基本原理:1.反应单侧电气量保护的缺陷:∵无法区分本线路末端短路与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无法实现全线速动。原因:(1)电气距离接近相等。(2)继电器本身测量误差。(3)线路参数不准确。(4)LH、YH有误差。(5)短路类型不同。(6)运行方式变化等。2.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1)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P129第二自然段)。(2)导引线纵联差动保护:用导引线传送电流(大小或方向),根据电流在导引线中的流动情况,可分为环流式和均压式两种。(P13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