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动扶梯进入施工现场前的准备工作
在自动扶梯运输至安装现场 , 进行吊装就位前 , 必须做到下列几点 :
1.1 必须对自动扶梯的土建尺寸进行核查 , 对不符合要求的自动扶梯土建条件要提前进行整改 , 确保土建尺寸满足合同签定时双方确认的土建图的要求。
1.2 在吊装前 , 应提前与用户联系 , 根据大楼总的施工进度情况 , 确定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进场时间以及吊装进场的路线等 , 避免给其它工程造成影响。
2 自动扶梯吊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2.1 起重吊装自动扶梯必须由合格人员进行操作。
2.2 吊装过程中碰到问题 , 应慎重分析并妥善处理。
2.3 必须严格遵守起重吊装安全规则。
2.4 自动扶梯是一个框架结构 , 水平或垂直运输的作用力只能施加于简图十二所规定的几个受力点 , 禁止将力施加于规定点以外的任何部位 , 以免造成扶梯变形 , 影响安装调试后自动扶梯的运行质量。
2.5 将扶梯前后两部分分别运输至现场,如简图十二所示,运输扶梯前
半部分(内含曳引机)时,注意在桁架断开底部加枕木以防联接处受压变形,运输扶梯后半部分时因重心后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将断开处固定在运输板上或加适当配重 。水平运输时的路面应平坦,垂直起吊时 , 悬挂扶梯一端两个起吊点处的钢丝绳长度应相同。
2.6.1 安装桁架上分段处卸掉的联结板和 16 个高强度联接螺栓 , 安装桁架上分段处卸掉的四个斜拉筋螺栓、安装桁架上分段处卸掉的底板联接螺栓、
2.6.2 将中部梯路上的主副轮导轨、付轮导轨、主轮返回导轨和紧急导轨在分段处联接好。
2.6.3 在分段处把两条曳引链条联接好。
2.6.4 在桁架分段处将裙板和玻璃夹紧型件安装好。
2.6.5 在桁架分段处把各种电线接头安装好。
2.6.6 待调整好后,将 16 个高强度螺栓头铆死,以防螺栓松动 ; 再按照 简图一图示位置在相应处夹好耐油橡胶石棉板 。
2.6.7 安装卸掉的梯级 .
3 就位后自动扶梯的调整
3.1 位置的调整
3.1.1 自动扶梯吊装就位时 , 检查并保证扶梯上下两端承重梁有 X=25mm 左右的间隙 , 且上部和下部的间隙相同。见简图二 :
3.1.2 自动扶梯吊装就位时 , 扶梯上下端的中心轴线 , 应尽可能与安装自动扶梯楼板开口处的中心线重合 , 以保证建筑总体美观、和谐。
3.2 水平的调整
3.2.1 左右方向的水平调整:见简图二
将水平仪放在水平仪放置杆上 , 通过调整自动扶梯两端的 M20 螺栓来进行水平的调整 , 水平度应不大于 1/1000 。
3.2.2 前后方向的水平调整:见简图二
将水平仪放在梯级踏面上 , 通过调整上述的 M20 螺栓来进行调整 , 水平度应不大于 1/1000 。
简图二
3.2.3 对平行或交叉布置的扶梯 , 两梯之间保持间隙均匀 , 且保证扶梯的基础盖板前后对齐 , 以达到整体美观和谐的效果。见简图三
3.3 辅助支撑的调整
调整螺栓 A, 测量尺寸 X, 使其达到 28.5mm ,见简图十三
简图三
4 扶手系统的安装
4.1 玻璃的安装
4.1.1 从下往上进行玻璃安装。在下 R 玻璃放入玻璃夹紧型件之前 ,
先在夹紧件相对应的位置处放置玻璃衬垫 , 然后将下 R 玻璃的法点对齐下 R 玻璃夹紧型件的法线点 , 把下 R 玻璃放入玻璃夹紧型件内 , 紧固夹紧件上的螺母以固定下 R 玻璃;第二块玻璃安装时 , 两玻璃之间
简图十三
用衬垫隔开 , 保证安装后两玻璃之间间隙为 2 ~ 3mm ,其它方面除法线点对齐的要求外与下 R 玻璃的安装程序相同;其余玻璃的安装以此类推。单侧玻璃安装后 , 检查玻璃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 , 如果不匀 , 需进行调整以达到上述的间隙要求。见简图四
4.1.2 上述工作做完之后要对玻璃的铅垂度进行测量 , 其铅垂度应≤ 1.5mm, 如果大于 1.5mm, 可松开夹紧件进行调整 , 直到满足要求 .
4.2 扶手支架的安装
4.2.1 玻璃安装后 , 在扶手支架安装之前将玻璃嵌条套在玻璃上面。
4.2.2 先装 180 度扶手支架 , 拉住此处两端玻璃嵌条,用橡皮锤轻轻击打扶手支架 , 将支架装配到位。见简图五
4.2.3 安装下 R 扶手支架 , 保证下 R 扶手支架与 180 度扶手支架接头处的间隙不大于 0.3mm 。
简图四
4.2.4 进行标准段扶手支架的安装 , 如没有标准段扶手支架 , 则进行上部 180 度扶手支架和上 R 扶手支架的安装 , 它们的装配要求与上面 4.2.3 的相同。
4.2.5 在上 R 扶手支架装配后进行非标段扶手支架的装配,其要求与上面相同。
注意事项:安装过程中,扶手支架与玻璃嵌条的结合要达到简图七 A-A 所示的状态。
4.2.6 检查上述扶手支架的安装达到要求后,进行各支架的联接工作;联接后各支架接头处的间隙应不超过 0.3mm, 台阶不超过 0.3mm 。
4.3 滑轮群与扶手导轨的安装
4.3.1 滑轮群的安装:见简图六
简图五
4.3.2 扶手导轨的安装: 见简图七
4.3.2.1 上下 R 扶手导轨的法线点与上下 R 扶手支架的法线点对齐后 , 用联接件固定在扶手支架上。
4.3.2.2 上下 R 扶手导轨装配后,进行标准段扶手导轨的装配;如果没有标准段扶手导轨,则配作非标段扶手导轨进行装配 , 扶手导轨用联
简图六
接件固定到扶手支架上。
注意事项 : 扶手导轨接缝处 , 棱边去除毛刺并倒圆角 , 间隙不超过 0.3mm, 同时在接头处应使用锉刀进行修平并用细砂纸抛光,使粗糙度小于 6.3 。
4.4 扶手带的安装
4.4.1 将扶手带安装到扶手导轨上,注意安装扶手带时表面不能被划伤。
简图七
4.5 扶手带松紧度及扶手带压带部件的初步调整
4.5.1 扶手带松紧度的初步调整。见简图八
拧紧螺母 A ,使涨紧装置沿 B 向移动,测量两拖辊之间扶手带的垂度,使其垂度值为 5 ~ 10mm ,达到要求后拧紧螺母 A 。
4.5.2 压带装置的调整:见简图九
通过调整螺母 A 来进行弹簧压缩量的调整,当扶梯提升高度小于 4500mm 时, X=118mm 。当扶梯提升高度为 4500mm ~ 6000mm 时, X=108mm 。
当扶梯提升高度为 7000mm 时, X=103mm 。
注意事项:调整完后,要保证压带装置与扶手带表面之间间距。
见简图九所示
简图八
简图九
5 自动扶梯的检测和调整
5.1 清除扶梯内部和梯级上的异物 , 接通电源,做好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5.2 用检修开关操作 , 向上和向下运行自动扶梯 , 检查梯级侧面与围裙板之间间隙应满足单侧间隙不超过 4mm 和双侧间隙之和不超过 7mm 的要求。如果超差要及时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5.3 检查扶梯运行时扶手带与梯级是否同步 , 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调整。上行时,在下侧扶手带上施加约 35 公斤力,扶手带应正常运行,如果不正常,应对压带装置进行微量调整,直到正常运行。然后将扶梯向上运行 3 周后,测量扶手带的垂度,如果不满足上述垂度要求,则需要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6 扶手带出入口安全装置 , 前壁板和内外盖板的安装
6.1 扶手带出入口安全装置的安装
将扶手带出入口安全装置安装到脚踏板支架上 , 与前壁板一起装配,位置见简图十。
6.2 前壁板的装配 : 见简图十
按照前壁板上的孔在出入口保护装置上配做两个 M3 螺钉孔 , 用 M3 螺钉将前壁板固定在出入口保护装置上。
6.3 前壁板装配后 , 进行端头内外盖板的安装。端头内外盖板位置准确后,按照端头内盖板上的孔在围裙板上配做 M3 螺钉孔 , 用 M3 螺钉将端头内盖板固定在围裙板上;端头外盖板按简图十所示的方式固定。
6.4 按照前壁板上的孔在端头内外盖板的角形件上配做两个 M3 螺钉孔 , 用 M3 螺钉将前壁板固定在端头内外盖板上。
6.5 上述工作做好后 , 进行上下 R 内外盖板的安装;而后进行标准段内外盖板的安装;如没设标准段内外盖板,则进行非标段内外盖板的安装。它们的固定方式与端头内外盖板相同。
注意事项:内外盖板接缝处应去毛刺并修整 , 装配后接缝处间隙不超过 0.3mm ,台阶不超过 0.3mm ,位置见简图十。
简图十
7 自动扶梯安全装置的检查
7.1 前踏板安全装置的检查 : 见简图十一
简图十一
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施加 40 公斤力时,前踏板应能灵活移动并触动开关。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应对踏板进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7.2 对其它安全开关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8 运行自动扶梯
上述的安装和检查工作完成后 , 打扫卫生 , 清除扶梯内部的所有异物。分别用检修开关和钥匙操作扶梯运行,经确认运行正常后,将踏板装好,完成自动扶梯的安装。
注意事项:
扶梯停止时,如附加制动器制动块与主驱动轴上的挡块在卡住位置时,扶梯不能向下方向运行 , 需用钥匙开关将扶梯向上方向运行,制动块与挡块脱开后,方可向下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