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_班主任:_时间:_评委:______________
| 班会题目 | 总分 | ||||
| 评价项目 | 评价指标 | 评 价 内 容 | 得分 | ||
| 班会主题 (10分) | 班会立意4′ | 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挖掘小事件中的大寓意,准确切入,体现深度,教育性强。 | |||
| 班会题目3′ | 新颖、生动,体现班会理念与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启发性、哲理性和趣味性。 | ||||
| 班会目的3′ | 明确、具体、适度,关注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 | ||||
| 班会内容 (20分) | 班会素材 | 紧扣主题,丰富新颖,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符合班集体建设的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和身边细节,能够引起共鸣,激励人心,形成满足学生道德发展需要、易于接受的具体教育内容和良好的班风、学风。 | |||
| 班会形式 (15分) | 学生主体性6′ | 学生参与次多,参与面广,能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学会思考,收获感悟。 | |||
| 班主任引导性3′ | 引导、点评适时、精当,善于捕捉生成教育资源,妥善处理活动中生成的问题。 | ||||
| 师生互动性3′ | 设置恰当的情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体验和感悟。 | ||||
| 形式创新性3′ | 有自己的班级特色,有创新点,能展示独特的班风、学风、班级文化风采。 | ||||
| 班会过程 (30分) | 班会前期准备4′ | 收集素材,制作课件,引导学生共同设计、组织、参与,适当布置教室,营造气氛。 | |||
| 班会导入4′ | 突显主题,对学生有吸引力,迅速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形式不限,但不宜复杂。 | ||||
| 班会环节6′ | 紧扣主题,形式多样,衔接自然,有层次,有坡度,有趣味,有吸引力,实效性强。 | ||||
| 班会结尾4′ | 突出主题,震撼人心,发人深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转化。 | ||||
| 班会小结4′ | 点评得当,重申主题,深度剖析,升华思想,结合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提出展望。 | ||||
| 班会后期延伸4′ | 有系列性、持续性的后续活动,延续班会作用,强化班会效果,实现知行合一。 | ||||
| 班会整体结构4′ | 结构合理,设计合理,运作完整,体现教师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清晰的教育思路。 | ||||
| 班会效果 (20分) | 班会氛围5′ | 班会过程气氛和谐、适宜、张驰有度。学生情绪起伏控制适中。 | |||
| 学生主动性5′ | 学生能积极、主动、全情投入的参与班会过程,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 ||||
| 主题认同感5′ | 学生对班会主题有情感共鸣,效果能渗透学生内心,使学生能潜移默化的自主转化。 | ||||
| 班会整体效果5′ | 班会目标达成,班会效果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向性。学生的品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参与班级活动的能力得到锻炼,班集体建设得到发展。 | ||||
| 班会特色 (5分) | 亮点 | 班会开展努力创新,大胆改进。从立意、出发点、形式、活动流程、内容和互动等各方面进行革新,尽量跳出以往主题班会的圈子,加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活力。 | |||
| 总体评价及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