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订-----------线----------------------------------------------------------------------------------------
石油炼制试卷(A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科目 石油炼制 命题人: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合计 | 合分人 |
| 应得分 | 100 | ||||||
| 实得分 |
1.关于石油(Petroleum)说法不对是_______。
(a)有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 ; (b)常与天然气共存;
(c)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属于石油三次加工的是_______。
(a) 原油蒸馏; (b) 催化裂化 ;
(c) 烷基化; (d) 催化重整。
3.对石油的非烃化合物,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氮化物可降低安定性 ; (b) 硫醚、二硫化物分解后有腐蚀性;
(c) 氮化物使催化剂中毒 ; (d) 吡啶是碱性氧化物。
4.石油气体及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中,其中液态烷烃的碳原子为_______。
(a) C1~C4 ; (b) C5~C15 ;
(c) ≥C5; (d) ≥C16。
5.胶质、沥青和蜡含量,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大庆油含蜡高,凝点相对低; (b) 沥青的平均分子量大于1000;
(c) 胶质可转化为沥青; (d) 油品的颜色来源于胶质。
6.关于浊点、冰点、冷虑点、倾点,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浊点是煤油的质量指标 ; (b) 冰点是使结晶消失的最低温度;
(c) 冷虑点是汽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指标 ; (d) 倾点是润滑油的质量指标。
7.关于闪点、燃点、自然点、苯胺点,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闪点、燃点与油品的汽化性有关 ; (b) 轻馏分比重馏自然低;
(c) 自然点与油品的氧化性有关 ; (d)苯胺点可判断油品的烃组成及其含量。
8.有关蒸汽压和馏程,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泡点蒸汽压高于雷德蒸汽压; (b) 恩氏蒸馏和实沸点蒸馏可测馏程;
(c) 97.5%的馏出温度可表示终馏点; (d) 干馏点和终馏点为同一概念。
9.平均沸点计算的方法有_______。
(a) 立方、 中平均; (b) 实分子平均;
(c) 体积、质量平均; (d) 以上都是。
10.油品粘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黏度比小,则温黏性好; (b) 烃分子的环数愈多,则温黏性差;
(c) 温度升高,则汽油的粘度减低; (d) 芳香烃随压力变化黏度变化最大。
11.原油发热值,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碳氢比大热值高; (b)低热值与高热值不相等;
(c) 高热值燃烧后水全呈液态; (d) 低热值燃烧后水全呈液态;。
12.压燃式发动机燃料,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油品有高、中、低柴油; (b) 0号柴油凝点不高于0℃;
(c) 柴油抗震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 (d) 十六烷值高,凝点高。
13.关键馏分,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关键馏分类与压力条件无关; (b) 第一关键馏分是250-270℃的馏分;
(c) 关键馏分分类不用K值作指标。 (d) 第二关键馏分是395-425℃的馏分。
14.石蜡基原油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含硫、胶质较多; (b) K>12.1;
(c) 含烷烃为主。 (d) 密度小,凝点高。
15.不属于油品综合评价内容的是_______。
(a) 原油一般性质分析; (b) 测定C1-C8的轻烃含量;
(c) 原油馏分组成; (d) 直馏产品的分离与状态分析。
16.属于原油化工型的加工过程的是_______。
(a) 常压蒸馏; (b) 芳烃抽提;
(c)催化裂化; (d) 溶剂脱蜡。
17.石油加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通常原油350℃进入常压塔; (b)减压塔重油不可制取润滑油、石蜡;
(c) 烃异构化、烯烃叠合称为细加工过程; (d) 重质油主要由石油粗加工所得。
18.原油乳化,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W/O乳化液为油包水型乳化; (b) O/W乳化液可采用导电率鉴别;
(c) 电脱盐法不能作为破乳方法; (d) 电场法为破乳方法之一。
19.原油蒸馏前电脱盐脱水预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含水多会引起液泛、迸散、逆燃; (b)电脱盐温度愈高,水滴沉降愈快;
(c)油水相对密度不影响电脱盐效果; (d)水滴直径是影响电脱盐关键因素。
20.关于原油蒸馏“一脱三注”的三注,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注氨; (b)注水;
(c) 缓蚀剂注入量愈多防腐蚀效果愈好;(d) 缓蚀剂注入塔顶挥发线。
21.原油蒸馏三段汽化馏程,说法不对是_______。
(a)常减压馏分油包括减压侧线油、常压塔三、四线油; (b)不凝气称为原油拔顶气;
(c) 减压蒸馏可采用干式蒸馏工艺; (d) 常压塔常采用4-5个侧线。
22.初馏塔作用,说法不对是_______。
(a)拔出较轻组分; (b) 进一步解决脱水、脱硫、脱盐;
(c) 进一步拔出重组分能; (d) 减少催化剂砷中毒。
23.关于汽提塔和中段循环回流,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设汽提塔可取代常压塔提馏段; (b) 常设2-3个中段循环回流;
(c) 中段循环回流取走精馏余热; (d) 不能提高塔处理能力。
24. 蒸馏减压塔的特点,说法不对是_______。
(a)减压塔底应增大直径缩短渣油停留时间;(b) 减压塔可两头小中间大;
(c) 真空度高、阻力大; (d) 塔径大、塔板数少。
25.原油品种变化时改变操作应对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原油重组分应注意减压塔底液位控制; (b) 原油轻组分多应增加常压塔压力;
(c) 原油轻组分多应降低常压炉出口温; (d) 原油品种多采用原油调和。
26.不属于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的是_______。
(a)烃之间存在竞争吸附; (b)平衡--顺序反应;
(c) 催化裂化反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 (d) 烃之间存在反应阻滞。
27.不属于重油催化裂化反应特点的是_______。
(a)残炭高,干气产率高; (b) 会破坏分子筛结构,催化剂易中毒;
(c)易气化,都为气相反应; (d) 分子大,存在扩散阻力。
28.石油中的烃,经二次加工工艺变成新的烃或组合成新烃,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精制清除硫化物,提高产品质量; (b)聚合反应,获得低强度的聚已烯;
(c) 裂化提高轻质烃产量,提供烯烃; (d) 重整提高汽油质量,提供化工原料。
29.不是催化裂化典型的原料是_______,不能单独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是_______。
(a) 直馏的馏分油 ; (b)抽余油;
(c)石脑油; (d)焦化馏分油。
30.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裂化反应 ; (b)氢转移反应;
(c)缩合、生焦反应; (d)异构脱氢反应。
31.催化裂化的反应特点,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气-固非均相反应 ; (b) 烷烃在催化裂化中最易结焦;
(c)平行-顺序反应; (d) 烃之间竞争吸附、反应阻滞作用。
32.催化裂化与热裂化作比较,说法不对是_______。
(a)反应机理不一样 ; (b)热裂化反应条件相对高;
(c) 催化裂化异构化产物多; (d) 热裂化时,烷基侧链与苯环链接处断裂。
33.催化裂化催化剂,说法不对是_______。
(a) 活性高则其选择性就好; (b) 表面活性由质子酸和非质子酸引起;
(c)引发碳正离子反应; (d) 分子筛经离子交换具有酸性。
34.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中毒和失活,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水热失活是永久性失活; (b) 镍能与分子筛形成低熔点共熔物;
(c)污染焦失活是临时失活; (d) 催化剂污染使气体、焦炭产率增加。
35.操作转化率,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单程转化率大于总转化率; (b) 总转化率随回炼比的增大而减少;
(c)剂油比愈大积碳愈小,焦炭产率增加;(d) 空速愈高,处理能力愈小。
36.催化裂化催化工艺流程不包括_______。
(a) 反应-再生系统; (b) 分馏系统;
(c)吸收-稳定系统; (d) 加氢系统。
37.催化裂化工艺中,原料油进入提升管的喷嘴,用_______雾化进入提升管内,跟高温催化溶剂接触汽化的油气,与_______及_______带催化剂一起向上流动化学反应。待生催化剂落入沉降器气提段的用_______目的是催化剂表面的少量油气。
(a) 过热蒸汽; (b)雾化蒸汽;
(c) 蒸汽; (d) 气提蒸汽。
38.催化裂化塔顶采用循环回流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油气含大量惰性气体、不凝气; (b)冷回流会影响传热;
(c) 循环回流会增加动力压力降; (d) 冷回流会增大塔顶冷凝器负荷。
39.催化裂化分馏塔下部脱过热段,装有的人字挡板使塔底抽出油浆与向上油气逆向接触的目的,说法不正确是_______。
(a) 冲洗粉尘; (b) 冷却;
(c) 汽化; (d) 换热。
40.吸收-稳定系统中进入吸收塔底的富气,可用_______吸收掉C3,C4成为富吸油,由塔底送到解析塔。
(a)粗汽油; (b) 稳定汽油和粗汽油;
(c) 石脑油; (d)稳定汽油和柴油。
41.不属于催化裂化工艺系统的“三器”的是_______。
(a)提升管; (b) 外取热器;
(c) 沉降器; (d)再生器。
42.不属于影响催化裂化操作的主要因素的是_______。
(a)提升管的长短; (b) 原料残炭和重金属含量;
(c) )原料油H/C比和剂油比; (d )烧焦罐的位置。
43.下列_______装置反应系统所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依照自由基机理进行的, _______ 装置反应系统所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按照碳正离子机理进行的。
(a) 常减压蒸馏 ; (b)催化裂化;
(c)热裂化; (d)催化重整。
44.催化重整工艺,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为油品加氢提供氢气来源; (b) 反应温度需525-575℃;
(c) 制得的芳烃占芳烃总量2/3左右; (d)需加热、加压、催化剂。
45.关于催化重整原料,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馏程80-180 ℃宜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b)硫、氮化合物会使催化剂中毒;
(c)烷烃愈多,不宜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d)环烷烃愈多,宜于生产芳烃。
46.关于催化重整的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芳构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芳构化和异构化为理想反应;
(c) 烷烃环化脱氢反应最快; (d)加氢裂化和缩合为非理想反应。
47.关于Pt-Re催化重整催化剂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Pt构成脱氢活性中心功能; (b) 氯提供酸性组分;
(c) 酸性功能为异构化功能; (d) 催化剂氯含量愈高,活性愈大。
48.关于催化重整的催化剂失活和再生,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S、N、O引起临时失活; (b) 烧炭温度大于500℃;
(c) 烧炭之前要临氢系统脱硫; (d) 氯化更新防止铂晶粒聚结。
49.催化重整的原料预处理,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预分馏目的切取点重整所需馏分; (b) 氢油比会影响预加氢操作;
(c) 预加氢目的脱除有害杂质; (d) 吸附法不是预脱砷的方法。
50.催化重整的预分馏,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预分馏塔底控制塔底初馏点; (b)回流比是调节分馏效果的次要手段;
(c)稳定塔压,控制塔底温度; (d) 保证回流比,把握好物料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