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_省略_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_综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4:30
文档

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_省略_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_综述

・学术活动・(《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综述刘邦凡朱广荣(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8862(2007)11-0067-022007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燕山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燕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燕山大学以及全国著名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就我国哲
推荐度:
导读・学术活动・(《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综述刘邦凡朱广荣(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8862(2007)11-0067-022007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燕山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燕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燕山大学以及全国著名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就我国哲
・学术活动・(《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加强哲学学科建设 促进哲学学科发展———“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综述

刘邦凡 朱广荣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8862(2007)11-0067-02

2007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燕山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燕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燕山大学以及全国著名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就我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哲学学科整体性建设与发展及其重要性

针对以往我国哲学各二级学科界线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地坤研究员指出,哲学从来就不是分开的,它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一个融合的智慧体系。我国把哲学学科确定为一级学科,下设八个二级学科,其本意不是划分界限,而是突出重点、分工合进。但这种划分又使得各个二级学科之间形成了一些界限、造成一些隔阂,彼此不了解,不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这是不应该的。何况哲学被分为八个二级学科,也不尽合理。哲学是否就只包括这八个二级学科,或者说,除了这八个二级学科就没有其他哲学了。显然不是这样的。因此,我国哲学界的同仁,不论你是研究什么哲学的,都应该打破以往的一切界限与隔阂,走到一起来讨论我们的哲学学科如何建设、如何发展。我们现在缺乏真正的哲学大家,尤其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大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过去过多强调学科界限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哲学家的视野和思维。对此,很多学者表示赞同。有学者说,一个单位的哲学学科建设固然要由自己选择重点、方向、优势,但更应该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以及中西方、港台之间的隔阂,建立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实现哲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也有学者指出,在国外,学科是一个大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哲学二级学科分界,甚至没有什么学科界限。从事哲学研究,也不一定是学哲学的,一些理工科科学家在哲学研究领域也大有成就。还有学者指出,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加强哲学学科建设,就要加强哲学学科的广泛交流与讨论。哲学需要讨论、争论和评论。现在一些高校把哲学教学等同于知识传授,不注重讨论,不注重学术活动的开展,无益于哲学的发展。哲学一旦离开讨论就将失去它的生命力。

二、当前我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态势

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哲学学科发展在高校已经处在两难情况,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听哲学的课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把哲学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并不愿意作为专业、职业来选择。这样一来,高校哲学专业、哲学教师难以招收到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不仅有可能使得我国今后的哲学研究专门人才后继乏人,而且有可能危及到我国高校哲学研究和教学队伍的生存。

76关于我国哲学学科点布局尤其是博士点的布局,有学者认为也有不合理之处。以逻辑学为例,现在全国大概有10多个博士点,20多个硕士点。但这些逻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分布非常不均衡。北京天津有4个,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广东、重庆各1个,而东北、除北京天津之外的华北以及西北地区根本没有博士点。这种情况必然造成很多哲学人才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从而影响一些偏远欠发达地区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三、促进我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积极对策

第一,哲学学科建设要唤起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者的广泛参与,广泛吸取科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素养和知识,不能妄自尊大。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但如果缺乏对现代科学的基本了解,这种指导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从事科技哲学的要研究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从事管理哲学的要研究管理学;从事政治哲学的要研究政治学;从事法哲学的要研究法学;从事经济哲学的要研究经济学;等等。我国哲学界要主动与整个科学界、学术界融合起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取长补短,共同繁荣。目前传统的理工科院校,出于学校学科布局和人文氛围营造的需要,纷纷加大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我国哲学学科要充分把握这一契机,支持理工科院校的哲学学科建设。

第二,全面实施和推进大学生哲学通识教育。现在各个高校普遍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强调人才的培养,强调通才的教育。哲学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比拟的特质: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思想体系;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深刻的思想。因此,大力进行哲学素质教育,加强哲学学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哲学学科特有的这样一个知识结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哲学思维的特定素质。

第三,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奠基性作用。从事哲学研究需要理论勇气和思考的精神,不能把哲学当做教条,要抓住哲学的精神本质,进行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思考。这些都需要学术带头人特别是学术奠基者去把握、贯彻。学术带头人是一个具体单位学科组织和学科队伍的灵魂、核心,对于该单位学科特色与学术传统的形成及学科队伍的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其学术风格会长远地影响这个单位的学科发展方向。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大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术带头人,带动整个哲学学科朝着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四,加强期刊建设。作为学术成果交流的平台———期刊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山西大学科技哲学学科的发展壮大,既得益于该校主要领导的坚定支持,更得益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的支持。而我国逻辑学学科一直没有自己的专业学术杂志,严重影响了逻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哲学是思维的艺术,哲学如果离开正确而有效的思维,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因此,从事哲学研究,要学一点逻辑学,把逻辑训练作为哲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技能。

此外,学者们提出,学科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与建设,事实上学科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研究,二是人才培养,也就是科研与教学。学位点申报与建设只是为进一步学科建设搭建新的更好平台。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还要考虑文化的因素。我国的哲学学科与西方国家哲学学科处于不同文化圈。发展中国哲学,既要注重从哲学学科的本质与共性去把握、去思考,也要从处于不同文化圈的哲学特异性去理解和建构。对于在地缘上不占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优势学科来促进学科群的整体发展。

(责任编辑 冯瑞梅) 86

文档

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_省略_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_综述

・学术活动・(《哲学动态》2007年第11期)加强哲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学科发展———“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综述刘邦凡朱广荣(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2-8862(2007)11-0067-022007年8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燕山大学共同主办的“2007全国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燕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燕山大学以及全国著名高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就我国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