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工程, 2011, 硕士
【摘要】 随着加层改造在全国中的广泛应用,对加层改造项目研究探讨也随之增多。但由于在加层改造领域规范不成形,缺乏专门规范的统一,缺乏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本文就山西某混凝土高层商住楼(5层+15层)加层项目进行结构优化及分析。本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运用PKPM和MIDAS软件对该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资料现状查询,了解了国内外加层改造实践及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列出了我国当前加层改造工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2、通过对各种方案所建模型进行静力分析、模态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风荷载下的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各方案内力和变形情况。3、通过两个不同结构体系的方案对比,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出发,最终确定了加层结构体系。4、通过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分析研究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反应,分析在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的内力、位移等的反应。5、对既选结构体系尝试加载了一条汶川波进行结构分析,在结构符合规范要求情况下,探讨了当地若发生类似汶川这样大地震时的结构反应。 更多还原
【Abstra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serting layers in our country, studies of reconstructed projects are increasing. Because of the deformed standard in this field, unification of special specification and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action is inadequate.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 project of adding fifteen layers to five layers building in Shanxi Province.Finally it will become a high business-liv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The project is analysed by combining the software of PKPM and MIDAS...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加层; 结构体系; 结构分析; 反应谱分析; 时程分析; 罕遇地震;
【Key words】 inserting layers; structure system; structure analysis;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time -history analysis; rare earthquake;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8-18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8-10
1.1.1 背景 8
1.1.2 当前加层方法研究现状 8-10
1.2 加层建筑方案选择及特点探讨 10-13
1.2.1 加层建筑优点 10
1.2.2 结构加层基本条件 10-11
1.2.3 建筑结构加层方案选择原则 11-12
1.2.4 加层后建筑结构基本特点变化 12-13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13-16
1.3.1 国外建筑加层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 13-14
1.3.2 国内建筑加层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 14
1.3.3 国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加层建筑 14-16
1.4 建筑加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17
1.5 本文研究内容 17-18
第二章 山西某混凝土高层商住楼(5层+15层)加层结构设计分析 18-95
2.1 工程概况 18-21
2.2 加层的可行性分析 21-22
2.2.1 检测鉴定结论 22
2.2.2 地质报告及分析 22
2.3 加层方案的确定 22-73
2.3.1 计算分析基本假定 23
2.3.2 重要参数选取 23-24
2.3.3 建筑结构分析理论 24-29
2.3.4 不同加层方案计算分析 29-68
2.3.5 不同加层方案结果对比 68-72
2.3.6 小结 72-73
2.4 计算分析结果校核 73-79
2.4.1 模态分析 73-75
2.4.2 内力分析 75-77
2.4.3 位移分析 77-78
2.4.4 分析结果对比 78
2.4.5 小结 78-79
2.5 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分析 79-95
2.5.1 自振特性对比 79
2.5.2 内力对比 79-81
2.5.3 地震作用下位移比较 81-84
2.5.4 其它结构控制参数对比 84-87
2.5.5 尝试性探讨结构在汶川地震波下的反应 87-90
2.5.6 小结 90-95
第三章 结论及建议 95-98
3.1 结论 95-96
3.2 建议 96-98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