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结合罗庙中学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礼仪等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罗庙中学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学会创新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
三、养成教育培养内容:
(一)教师重点培养的六个习惯
1、学习习惯。坚持读书,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适应教育发展形势,做新时代高素质的教师。
2、锻炼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参加体育运动,坚持锻炼身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让身心更加健康。
3、遵规守纪的习惯。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三观”,遵守社会公德,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4、认真上课的习惯。坚持个性化备课,扎实做好课前准备,重视目标性教学,发挥现代媒体功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建立高效课堂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文化。
5、设计作业的习惯。认真筛选、设计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
6、教学反思的习惯。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经常静心反思教学实践,善于总结、提炼教学经验及思想,不断超越自己。
(二)学生重点培养的十种习惯
1、安全习惯。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墙,走路右侧通行;珍爱生命,不私自下水游泳。
2、文明礼貌习惯。讲文明,讲礼貌;坚持穿校服,佩戴校徽;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团歌;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乱吐、乱丢、乱画,不损坏公物,文明出游。
3、诚信习惯。诚实待人、助人为乐;信守承诺、言行一致;勇于负责、知错能改;遵守规则,珍惜时间;说真话做实事、考试不作弊。
4、孝亲敬老习惯。知孝、行孝,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出门要告知家长,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不顶撞师长。
5、守纪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遵守校纪校规,不参与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进网吧,不浏览不良网站。
6、体卫习惯。做好“两操”,坚持跑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一项体育特长;讲究个人卫生,整理好生活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宿舍、校园整洁。
7、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劳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会料理个人生活,会收拾房间。
8、听课习惯。提前预习功课,掌握基础性知识,提出不懂问题;坐姿端正,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9、读记习惯。坚持每天阅读适合的经典读物,坚持诵记名言警句或诗歌;坚持每周写日记;自拟每天的背记计划,强化记忆学习内容。
10、作业习惯。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作业本干净、整洁;坚持整理错题集,质量高,并且经常温习。
四、工作措施:
1、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认真贯彻大纲,加强基本观点和言行习惯教育,尤其是学习习惯教育。
2、充分发挥校内各种活动的作用,落实养成教育工作。如:每周一次的晨会、升旗仪式、办团队活动、课外活动。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交流会、宣传栏、法制报告、安全教育报告会、科任教师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开学典礼、运动会、家长会等活动,还有其它不定期的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作用,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局面。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学校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只有齐心协力、同抓共管,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4、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让学生明确《规范》内容。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积极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并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不失时机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宣传《规范》的内容。让学生重视《规范》,熟悉《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执行《规范》的重要意义。
5、强化教育,维护班级荣誉,营造班级文明。班级成立“学生自律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利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检查,发现不良习惯,责任其改正。及时批评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6、检查评比,强化文明行为,把《规范》落到实处。为了使理性的认识能付之实践,使《规范》量化,学校政教处每天对各班《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对执行的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并要求定期改正。检查的结果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
7、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规范》教育,让《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为了使《规范》的执行向深度、广度发展,学校除按《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班会、文艺演出及《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践行《规范》的真正意义。
8、教师的在养成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种种习惯都是在静观默察不断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逐渐形成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师。
五、工作要求:
1、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校长方宗鑫为组长,分管领导夏培清、张义锋为副组长,校务成员和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督导检查。学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和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制定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建立养成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养成教育班级成果展览。学校将对学生个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并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3、宣传表彰。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对各班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对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学校将在学期末根据平时每月的考评情况综合考核评定出优秀班主任和班级“十星”优秀学生。(“十星”即学习之星、进步之星、守纪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勤俭节约之星、爱护公物之星、班级管理之星)
罗庙中学
2018年4月
| 习 惯 | 要 求 | 备 注 |
安全习惯 (10分) | 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墙,走路右侧通行;珍爱生命,不私自下水游泳。 | 所有习惯: 1、每违反一次扣2分; 2、被老师批评一次扣3分; 3、被学校通报批评一次扣5分; 4、受老师表扬一次加2分; 5、被学校通报表扬一次加5分。 6、能严格遵守每项习惯要求,则此项可得满分。 |
文明礼貌习惯(10分) | 讲文明,讲礼貌;坚持穿校服,佩戴校徽;尊敬国旗,会唱国歌、团歌;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乱吐、乱丢、乱画,不损坏公物,文明出游。 | |
诚信习惯 (10分) | 诚实待人、助人为乐;信守承诺、言行一致;勇于负责、知错能改;遵守规则,珍惜时间;说真话做实事、考试不作弊。 | |
| 孝亲敬老习惯(10分) | 知孝、行孝,主动帮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出门要告知家长,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尊老爱幼,尊敬师长,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不顶撞师长。 | |
| 守纪习惯 (10分) |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遵守校纪校规,不参与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旷课;不进网吧,不浏览不良网站。 | |
| 体卫习惯 (10分) | 做好“两操”,坚持跑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一项体育特长;讲究个人卫生,整理好生活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宿舍、校园整洁。 | |
劳动习惯 (10分) | 积极参加劳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会料理个人生活,会收拾房间。 | |
| 听课习惯 (10分) | 提前预习功课,掌握基础性知识,提出不懂问题;坐姿端正,精力集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做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 |
| 读记习惯 (10分) | 坚持每天阅读适合的经典读物,坚持诵记名言警句或诗歌;坚持每周写日记;自拟每天的背记计划,强化记忆学习内容。 | |
| 作业习惯 (10分) | 按时完成各科作业。作业字迹工整,作业本干净、整洁;坚持整理错题集,质量高,并且经常温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