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4:36
文档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UDC675-682The selection rules of articles for labour protection us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2术语2.1劳动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2.2防护功能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2.3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2.4有效使
推荐度:
导读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UDC675-682The selection rules of articles for labour protection us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2术语2.1劳动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2.2防护功能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2.3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2.4有效使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1651- UDC 675-682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rticles for labour protection use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2 术语

2.1 劳动防护用品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

2.2 防护功能

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

2.3 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

2.4 有效使用期

指能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3 作业类别

按接触的能量(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或特殊的工作条件作出分类,见表1。

表1

编号作业类别名称说明举例
A01易然易爆场所作业在常温常压下极易点燃或自燃的物质的作业火工材料、易挥发易燃的液体及化学品、可燃性气体等
A02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可点燃的固体物质粉尘作业铝镁粉、可燃性化学物粉尘等
A03高温作业同GB 4200-84高温作业分级国家标准中高温作业的定义

熔炼、浇铸、热轧、锻造、炉窑
A04低温作业一般人需要御寒衣物保暖才能维持正常工作的作业冰库
A05低压带电作业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1200伏的带电操作

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带电维修
A06高压带电作业额定电压大于1200伏的带电操作

高压设备或低压线路带电维修
A07吸入性气相毒物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或蒸汽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的作业氯乙烯、氯气、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汞
A08吸入性气溶胶毒物作业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溶胶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的作业铅、铬、铍、锰、镉等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烟、雾和粉尘及其它有害的动(植)物性粉尘
A09沾染性毒物作业能沾附于皮肤衣物上,经皮肤吸收产生伤害或对皮肤产生毒害的物质的作业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化合物、苯和苯的二及三硝基化合物、苯胺、酚、氯联苯、放射性物质
A10生物性毒物作业能导致感染或生物毒素吸收的生物毒品的作业有毒性动(植)物养殖、生物毒素培养制剂、带菌或含有生物毒素的制品加工处理、腐烂物品处理、防疫检验
A11腐蚀性作业产生或使用腐蚀性物质的作业溴、硫酸、、氢氟酸、强碱、固体强碱、重铬酸钾、高锰酸钾
A12易污作业特别容易污秽皮肤或衣物的作业碳黑、染色、油漆、有关的卫生工程
A13恶味作业虽无毒但产生难闻气味或恶味不易清除的作业熬胶、恶臭物质处理与加工
A14密闭场所作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的作业,包括缺氧即空气中含氧浓度小于18%和毒气、有毒气溶胶超标准并不能排除等场所的作业

密闭的罐体、房仓、孔道或系统、炉窑、存放耗氧器具或生物体进行耗氧过程的密闭空间
A15噪声作业声级大于90分贝的作业

风钻、气锤、铆接、钢筒内的敲击或铲锈
A16强光作业强光源或产生强烈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的作业弧光、电弧焊、炉窑
A17激光作业激光发射与加工的作业激光加工金属、激光焊接、激光测量、激光通讯
A18荧光屏作业长期从事荧光屏操作与识别的作业电脑操作、电视机调试
A19微波作业微波发射与使用的作业微波机调试、微波发射、微波加工与利用
A20射线作业产生电离辐射的、其辐射剂量超标准的作业放射性矿物的开采、选矿、冶炼、加工、核废料或核事故处理、放射性物质使用、X 射线检测

A21高处作业坠落高度基准面大于或等2米,并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室外建筑安装、架线、高崖作业、船旁悬吊涂装、货物堆垒
A22存在物体坠落、撞击的作业上部可能有物体坠落或横向上可能有物体相撞的作业建筑安装、采矿、钻探、造船、起重、森林采伐
A23有碎屑飞溅的作业破碎、锤击、铸铁件切削、砂轮打磨、高压液体清洗
A24操纵转动机械机床、传动机械及传动带
A25人工搬运人力抬、找、推、搬移
A26接触使用锋利器具金属加工的打毛清边、玻璃装配与加工
A27地面存在尖利器物的作业森林作业、建筑工地
A28手持振动机械作业风钻、风铲、油锯
A29人承受全身震动的作业承受震动或处于不易忍受的震动环境中的作业
A30野外作业长期从事野外露天作业地质勘探、森林采伐、大地测量
A31水上作业有落水危险的作业船台、水上平台作业、水上装罐运输、木材水运、水产养殖与捕捞
A32涉水作业作业中需接触大量水或须立于水中的作业矿井、隧道、水力采掘、地质钻探、下水工程、污水处理
A33潜水作业须潜入水面以下的作业水下采集、救捞、水下养殖、水下勘查、水下建筑、焊接与切割
A34地下挖掘建筑井下采掘运输、地下开拓建筑安装
A35车辆驾驶多类机动车辆驾驶汽车
A36铲、装、吊、推机械操纵各类活动范围较小的重型采掘、建筑、装载起重设备的操纵与驾驶铲机、推土机、装载机、天车、龙门吊、塔吊、单臂起重机
A37一般性作业自动化控制、精细装配与加工、缝纫、工作台上手工胶合与包装
A38其他作业未包括在上述类别者
3.1 实际工作兼有多项作业特征,则为综合性作业。

4 使用

根据是否造成危害或需要某种防护功能提出,见表2。

表2

编号护品品类适用条件
B

B01

B02

B03

B04

不可使用

的确凉、尼龙等着火焦结的衣物

聚氯乙烯塑料鞋  

底面钉铁件的鞋

手套

防止着火胶结、持续烧伤

防止高热熔化烧穿塑料鞋、导致烧伤

防滑、防止碰击发出火花

防止运转机械绞缠手套以至人体

C01

C02

C03

C04

C05

C06

C07

C08

C09

C10

C11

C12

C13

C14

C15

C16

C17

C18

C19

C20

C21

C22

C23

C24

C25

C26

C27

C28

C29

C30

C31

C32

C33

C34

C35

C36

C37

C38

C39

C40

C41

C42

C43

C44

C45

C46

C47

C48

C49

C50

C51

可使用

白帆布类隔热服 

镀反射膜类隔热服

棉布工作服

耐高温鞋

防寒帽

防寒服

防寒手套 

防寒鞋

防静电服 

等电位工作服 

绝缘手套 

绝缘鞋 

防静电鞋 

防化学液眼镜

防毒口罩 

有相应滤毒罐的防毒面罩

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防尘口罩

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防毒物渗透手套

防酸(碱)服

耐酸(碱)手套

耐酸(碱)鞋

相应的皮肤保护剂

塞栓式耳塞

耳罩

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面罩

防激光护目镜

防微波护目镜

荧光屏作业护目镜

防射线护目镜

屏蔽服

防射线服

护发帽

安全帽

安全带

防异物伤害护目镜

减震手套

减震鞋

防滑工作鞋

防割伤手套

防冲击安全头盔

防滑手套

防砸安全鞋

防刺穿鞋

防水工作服(包括防水鞋)

水上作业服

救生衣(圈)

潜水服

一般性的工作服

其它零星护品如披肩帽、鞋罩、围裙、袖套等

防止一般性热辐射伤害

防止高热物质接触或强烈热辐射伤害

有烧伤危险时穿用

防止高热物质伤脚

防冻伤

防冻伤

防冻伤

防冻伤

防止积聚静电

带电作业时防止触电

带电作业时防止触电

带电作业时防止触电

防止积聚静电

防止化学液伤目

防止吸入一般性毒气

防止吸入毒气,防止毒液沾染

防止吸入毒气或强烈毒性粉尘,防止缺氧

防止吸入一般性粉尘

防止毒物渗透伤害

防止毒物渗透伤害

防止酸(碱)腐蚀

防止酸(碱)伤手

防止酸(碱)伤脚

防止腐蚀性化学物质沾染伤害或防止辐        射伤害

防止噪声伤害

防止噪声伤害,不适宜戴耳塞时用之

防止强光伤目

防止激光伤害

防止微波伤害

防止长时间注视荧光屏产生的视觉疲劳和视力伤害

防止射线伤害

防止微波伤害

防止射线伤害

防止头发被机器绞缠,防止头发被污染

防止物体碰击头部

防止坠落

防止飞溅物、碎屑、灰沙伤目

防止震动伤害

防止震动伤害

防止滑倒,便于登高或在油渍、钢板、冰上等滑溜地面上行走

防止锋利刀刃割伤

防止头部遭受猛烈撞击,高速车辆驾驶者用

防止手搬取物体发生滑动

防止砸伤脚趾,便于搬运、冶金、矿山、建筑及隧道工程等作业

防止尖刺扎穿鞋底,便于森林建筑作业

便于雨中、水淋处作业

防止落水沉溺,便于救助

防止落水沉溺,便于救助

便于潜水作业

4.1 同一作业要求护品具有多种防护功能时,该护品应具有复合性防护功能。

5 选用规定

根据须防范可能接触的危险,将作业类别与护品使用作出配伍,见表3。

表3

作业类别编号不可使用的品类必须使用的护品 可考虑使用的护品

A01

A02

A03

A04

A05

A06

A07

A08

A0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A17

A18

A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A26

A27

A28

A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B01 B02 B03

B01 B03

B01 B02

B03

B03

B04

B03

C03 C09 C13

C03 C15 C09 C13

C01 C04 C27 C35 C02 C51

C06 C07 C08 C05 C40

C11 C12 C35 C37

C11 C12 C35 C10 C37

C15 C16 C17

C15 (或C18) C34 C14 C16 C17 C19 C20

C14 C15 C19 C20 C34 C16 C17 C24

C15 C19 C20 C34 C37 C16 C24

C14 C15 C21 C22 C23 C34 C17

C18 C34 C50 C51C24

C50 C17 C24 C34

C17

C25 C26

C27

C28

C30

C29 C32

C31 C33

C35 C36 C40

C35 C44

C37 C50

C34 C37 C50

C43  C35 C40 C44

C50 C41 C44 C45

C45

C33

C39

C46 C05 C06 C07 C08 C37 C40

C40 C48 C36 C47

C46

C49

C35  C18 C25 C38 C44 C46

C50  C27 C37 C42

C50  C18 C27 C37 C46

C50

C50

6 判废规定

6.1 判废条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予判废。

6.1.1 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

6.1.2 未达到上级劳动保护监察机构根据有关标准和规程所规定的功能指标。

6.1.3 在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6.2 判废程序

6.2.1 企业内的安全技术机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的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抽查与检查,需要技术鉴定的送国家授权的劳动防护用品检验站检验。

6.2.2 作出判废处理决定。

6.3 判废后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作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附 录 A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的确定

(参考件)

A1 作出确定的依据

A1.1 磨蚀类别

按作业条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磨擦、腐蚀、损坏能力分类,见表A1。

表A1

编号磨蚀类别典型作业条件或注释
D01

D02

D03

重磨蚀频

中磨蚀

重磨蚀

繁接触粗糙物品、频繁磨蹭、频繁干湿、重体力作业(人工搬运)、地下掘挖、高温、酸碱、化学腐蚀、钻探、易污、野外、土木工程、建筑安装、森林采伐等作业。

操纵、装修机械设备、包装、一般性材料加工、非粗糙物的较频繁的接触等作业。

仪表监测、精密加工及其装备与维修、有固定工作台和座位的流水线作业。

A1.2 受损耗情况

按劳动防护用品接受磨蚀、损耗的频度,并使其有效防护功能受损的难易程度分类,见表A2。

表A2

编号受损耗情况举     例

备      注

E01

E02

E03

易受损耗

中等受损耗

强制性报废

手套、口罩类

工作服、鞋类

安全帽、防护镜、面罩、呼吸器(不包括过滤器)

经常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直接受磨蚀的频度较高。

工作负荷常不饱满,直接受磨蚀的频度不高。

 正常工作时一般不容易损耗,但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要求,届时须强制报废。

A1.3 耐磨蚀能力

按劳动防护用品所用材料本身的耐用性能分类。见表A3。

表A3

编号耐磨蚀能力典型条件举例
F01

F02

F03

耐用

中等耐用

不耐用

耐撕、耐磨、耐腐蚀、不易老化

比上述性能较差者

织物强度低、结构松散、易碎、经洗涤使用强度降低速率较大

高强度化纤如芳纶、含氟纤维、酚醛纤维、涤卡、毛呢料、皮革、帆布制品

中等强度化纤如尼龙、的确凉、维尼纶、劳动呢、纱卡、聚氯乙烯等制品

聚氯乙烯薄膜、棉纱、纸类制品

A2 使用期限。见表A4。

表A4

编号受损耗情况磨蚀类别耐磨蚀能力使用期限(月)

G01

G02

G03

G04

G05

G06

G07

G08

G09

G10

G11

G12

G13

G14

G15

G16

G17

G18

G19

G20

G21

E01

E02

E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D01

D02

D03

F01 F02 F03

F01

F01

F01

F02

F02

F02

F03

F03

F03

F01

F01

F01

F02

F02

F02

F03

F03

F03

0.5—3

18—24

24—36

36—48

12—18

18—24

24—36

6—9

9—12

12—24

24—36

36—48

48—60

18—24

24—36

36—48

12—18

18—24

26—36

文档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UDC675-682The selection rules of articles for labour protection us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原则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2术语2.1劳动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佩)戴的用品,简称护品。2.2防护功能指劳动防护用品所具有的某种防护能力。2.3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指要求护品具有的最低的防护能力。2.4有效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