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时间: 2017 年 12 月 7 日 15 :00 治疗师: 娄佳佳
治疗次数:第 1 次 地 点: 特教学校(音乐教室)
一、基本信息
| 姓名 | 陈 X X | 年龄 | 10岁 | 监护人 | XXX |
| 性别 | 男 | 出生日期 | 2007.10.1 | 联系方式 | 15050012XXX |
| 诊断 | 2017年南京脑科医院诊断为自闭症 | ||||
| 其他 | 父母离异,无其他病史,由母亲照顾 | ||||
| " 长期目标 | G1 | 提高动作模仿能力 |
| G2 | ||
| " 短期目标 | O1 | 在2017年12月7日—12月20日期间,在音乐律动中,治疗对象C可以在MT和MTS的示范下跟随模仿6个动作中的至少3个。 |
| O2 | 在2017年12月7日—12月20日期间,在乐器演奏中,治疗对象C可以跟随MT模仿敲击乐器10个回合。 |
| 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时间 | 活动步骤 | 治疗目标 | 活动器材 | 备注 |
| 1 | 音乐律动 “拉个圆圈走走” | " 6min | ○MT和MTS进行演唱歌曲,并拉个圆圈对治疗对象进行邀请 ○MT与治疗对象进行拉个圆圈音乐活动,并依次示范动作,请治疗对象跟随模仿 ○MT演唱歌曲,请治疗对象C做出相应指令动作(若有改动,请备注) | 1.动作模仿能力 2.提高注意力 3.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 歌曲《拉个圆圈走走》 音乐凳1个 | MT和MTS在配合上需要加强 |
| 2 | 乐器演奏 跟我来,敲敲琴\拍拍鼓 | " 8min | " 略 | " 1.动作模仿能力 2.提高注意力 | 非洲鼓2个 音砖4块 | 注意每个环节的自然过渡 |
| 3 |
Ct.C于2017.12.7日下午在特教学校3楼音乐治疗室与MT(娄)和MTS(袁、常)进行第一次音乐治疗。教室有40平米左右,放有一架钢琴,若干音乐凳,两个放乐器的柜子和一套电脑音响。活动内容包括“音乐律动“拉个圆圈走走”“跟我来,敲敲琴”“跟我来,敲敲鼓”。
由于人多,环境嘈杂,在音乐治疗开始前Ct.C很兴奋,主动做到了音乐凳上。在音乐活动“拉个圆圈走走”活动中,Ct.C开始没有加入MT和MTS进行的音乐律动拉圆圈中,指示坐在凳子上观看,但注意力较集中。
在MT多次邀请之后,Ct.C最后加入到圆圈的音乐律动中,并能根据音乐指令模仿坐下、拍手动作,但在做站起来的动作时动力不足。Ct.C比较愿意坐在音乐凳上模仿拍手等动作,并且模仿的较好,注意力较集中。
在乐器演奏活动中,由于MT出示了Ct.C喜欢的钢片琴音砖,使得Ct.C有了足够的参与动力,主动接过MT给的敲棒进行模仿敲琴,并且与MT目光对视。在做一对一小组模仿敲琴的活动中,Ct.C没有能很好的模仿MT和MTS的动作,但保持有一定的目光对视,活动中Ct.C几次因为脖子上的红疙瘩瘙痒中断模仿。
| 在演奏活动“跟我来,拍拍鼓”中,MT进行示范,Ct.C能够主动模仿拍鼓,并一直与MT目光对视,并露出高兴的表情。Ct.C能够模仿MT进行同时敲击1次和同时敲击2次鼓的动作模仿,但在MT和MTS一对一模仿敲击鼓的活动中不能正确的进行模仿,但其注意力一直维持在音乐治疗活动中。在音乐治疗活动结束时,MT与Ct.C进行再见歌告别,Ct.C能够准确的进行挥手并说出再见。(粗略总结,仅供参考!) |
| 在下次治疗中会继续此次的音乐治疗目标,但是在音乐治疗活动的时间控制和活动内容上要做调整,尤其是要增加音乐治疗活动的趣味性和MT和MTS要注意即兴跟随治疗对象的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