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56:17
文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10g、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
推荐度:
导读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10g、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6、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7、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8、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92    D.96

9、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10、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11、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15、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

A.0.2 g    B.0.6g    C.0.8g    D.0.9g

16、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9、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

A.114    B.61    C.175    D.2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______

3、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_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____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填字母序号)。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A

3、D

4、C

5、B

6、D

7、A

8、B

9、A

10、A

11、B

12、C

13、C

14、C

15、B

16、A

17、D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CO2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C+2CuO2Cu+CO2↑ 

2、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    产生气泡    锌与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3、CaO    疏松多孔    白色污染    B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A    2KMnO4K2MnO4 + MnO2+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a    b    F 

2、铁架台        ②    BD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3(2)21:2:12

2、10 g    4.4g

文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10g、乙为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