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试卷参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答案 | A | C | B | B | A | C | D | D | C | D | B | A |
| 题 号 | 13 | 14 | 15 | 16 |
| 答 案 | A C | BCD | B C | B D |
| 题号 | 答案 | 题号 | 答案 |
| 17 | 大气压强 | 18 | 凹 |
| 19 | “和谐号”列车 | 20 | 色 |
| 21 | 500 | 22 | 120 |
| 23 | 5.6 103 |
24.3.4 25.8272.6
26.N 27.36
28.(1)温度计(2)液态(3)99 29.2.5 0.5 5
30.左 2.6×103 31.(1)A 缩小 (2)正立 虚
32.9V-U1
33.(1)见图
(2)
34.电阻R保持不变 30·I 2
35.实验电路图:(见下图)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按上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S,观察到小灯泡L不发光。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逐渐减小,观察到小灯泡L逐渐变亮。
这一实验现象说明小丽的观点是错误的。
36.实验步骤:
(1)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0;用细线把一个铝块拴好,使其浸没
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值用V表示;将V0、V的数据记在实
验数据记录表中。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的数据,并记
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将步骤(1)中用细线拴好的铝块悬挂并浸没在天平左盘上
的烧杯内的水中,铝块不接触烧杯,在天平右盘添加适量的砝码,移动游码,天平
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值之和用m表示,将m的
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3)换用体积不同的铝块,仿照步骤(1)、(2)再做5次实验,依次读出它们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时,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的数据;分别测出相应的每个铝块悬挂并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时m的
数据;分别将每次的V、m的数据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4)根据V排=V-V0,F浮=mg-m0g分别计算出6次的V排和F浮的数据,并分别记在实验数据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
| V0/m3 | ||||||
| V/m3 | ||||||
| V排/m3 | ||||||
| m0/kg | ||||||
| m/kg | ||||||
| F浮/N |
五、计算题(共16分)
37.解:Q 吸=cm(t-t0)
=4.2×103J/(kg ·℃)×50kg ×(45-25)℃
=4.2×106J
38.解: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A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B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1)已知:U1∶U2=3∶2 R1∶R2=2∶1
由图甲、乙得:U1=I1(R1 + R2 ) U2=I2 R2
解得: =
已知:P1∶PB=1∶10
由图甲、乙得:P1 = I12R1 PB = I22RB
解得:R1 =RB
由电源两端电压U不变 I1(R1+R2+RA) = I2(R2+RB)
解得:RA =9R2
由图乙得: = U2=2V
解得:U=12V
(2)由图丙得: = 解得:U2= 4V
P2=8W R2 === 2
(3)由U1∶U2=3∶2 解得:U1=3V UA =U-U1=9V
RA=9R2=18
PA==4.5W
(其他解法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39.解:设物体A受的重力为GA,物体B受的重力为GB,动滑轮受的重力为G动。匀速提升物体A时,以物体A和动滑轮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匀速提升物体B时,以物体B和动滑轮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图甲、乙得:
2F1 =GA+ G动 2F2 =GB+ G动
又因为 F1 = F1 F2 = F2
所以 = (1)
由题中W-t图像可知:P1==90W P2==45W
由= υ1=3υ2 解得: = (2)
由(1)、(2)解得: = (3)
由G=ρgV 3VA=2VB 8ρA=7ρB 解得: = (4)
由(3)、(4)解得:
G动=GA G动=GB
ηA ====70%
ηB ===80%
ηB-ηA=80%-70%=10%
(其他解法正确的,均可相应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