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母初中物理第三次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3月12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代秀德
参加教师:赵来国、陈风云、王连霞、刘世莲、时玉霞
主题:1.对<电路故障分析>研讨课的设计思路分析;
2.探讨新教材学案撰写的要求;
过程:1.刘世莲 对<电路故障分析>研讨课的设计思路分析:
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分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克服这一难点是这节课设计的目的。以前老师让学生做这一类型的习题时较多用题海术,学生通过重复练习几乎是记住了某些故障情况的原因,但遇到情景的变化又不知从何着手,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本节课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某一灯发生短路或断路时,电路中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将怎样变化都用电表测量之,以感受电路的故障所引起的电流、电压的局部或整体变化情况,并对故障的原因分类比较,得到一般情况下的电路故障可能出现的电流、电压变化特点,以此指导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分析。
学生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仪器的各种原因使得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之间存在差异,这时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采用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方法避免了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而引起的认识错误。
经过实验操作证明,学生认识到利用电表判断电路故障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
2.探讨新教材学案写作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形式,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所以学案写作的过程老师们要思考如何体现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主动学习的过程。
要求老师们先认真学习《课程要求分类界定》,再写学案,使教学三维目标的制定符合新的理念。
活动效果:明确了电路故障分析课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对新学案编写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