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备教师 | 九 年级 册 | 年 月 日 | ||||||||
| 课题 | 第十课 幸福的味道(感悟幸福) | 课时 |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 2、学会品尝幸福,领悟幸福的真谛 3、在生活中体验着幸福,感受幸福 4、幸福没有统一标准,也无法比较 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法、指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谈感受到幸福的事,使学生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品味生活,感受到幸福的乐趣,使自己健康成长。 | |||||||||
| 教学 重点 | 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品尝幸福的味道。 | |||||||||
| 教学 难点 | 感受幸福,领悟幸福的真谛 | |||||||||
| 教 学 过 程 | ||||||||||
| 新课导入 | 用歌曲《祝你平安》导入 师:歌词说的好“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你感到幸福了吗?你珍惜身边的幸福了吗?你是如何创造幸福的?对这些有关幸福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幸福的味道”第一框“感悟幸福”。 | |||||||||
| 合 作 探 究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补充 | |||||||
| (1)千姿百态的幸福 1、“说说幸福”,让四位同学起来读P111-112的几个幸福体验。 2、阅读“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 3、用PPt展示幸福的含义 幸福,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I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2)关于幸福的辩论 1、以“何为幸福”为话题进行争论P112-114 争论一、二、三 ★争论一:“不学习是幸福”还是“努力是幸福” 教师:学生辩论完之后由代表发言争论的结果,并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努力是一种幸福,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了努力生活,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勇敢,在挫折面前我们学会了忍耐,正是这种努力积淀下来的财富让我们明白了幸福的真谛。 ★争论二:“有钱才幸福”还是“简朴幸福” 教师:学生辩论完之后由代表发言争论的结果,并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简朴是一种幸福,因为简朴的生活才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物质是基础,但他不是生活的全部,简单朴素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品格与修养,让我们在一种真实的状态下去感受幸福。 2、引导学生阅读P113的“阅读角” 请学生回答金钱与幸福的关系(略) 教师总结:成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当生活中没有所谓的“功成名就”时我们更应该学会去体验一种平凡。就像《真心英雄》中唱到: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的感动……有的时候,平凡就是一种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幸福…… ◆用PPt展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图 (三)细细品味幸福 ▲用PPt展示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六个城市的美丽图片。并让同学们结合PPt中中国六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的相关材料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 教师总结:由于性格、经历、处境的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眼中的幸福是不同的,你觉得幸福的真谛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用PPt展示幸福的真谛 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进行比较,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体味,就能品尝到幸福的味道。 ▲下面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小猪的故事 并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使你感到幸福快乐的10件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学习时,妈妈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帮助班级同学补习功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会。 | 学生阅读后分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说说你所感悟到的幸福是什么? 学生自学阅读 把班级学生按男、女分成两大组开展辩论赛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然后学生讨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学生品读短文P114“细细品味” | |||||||||
| 课堂小结 |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伴随我们成长,只要我们用心体味,就能品尝到幸福的味道,做快 乐的青少年。 老师送给同学们几句关于幸福的格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心感悟幸福,珍惜我们身边的幸福。 幸福格言: 青春终究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 ——果戈理 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别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巴尔德斯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穆尼尔.纳素夫 | |||||||||
| 课外作业 | 做《成长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 |||||||||
| 板 书 设 计 | 幸福是千姿百态的 幸福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人感受到目标和理想实现后而得到的精神 感悟幸福 上的满足。
幸福的真谛-——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法进行比较,只要我们在生活 中用心体味,就能品尝到幸福的味道。 幸福清单 | |||||||||
| 教 学 反 思 | 本课设计通过“千姿百态的幸福”、“辩论幸福”、“品味幸福”、等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真正认识幸福的含义,学会品尝幸福,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幸福,悟出幸福的真谛,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使快乐伴随自己成长,使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教师授课的整个过程,是与学生共享幸福的过程,既有快乐,也有艰辛,还有遗憾。 (1)收获快乐。要上好课,备课是关键。(2)品尝艰辛。本课教学历经“教学设计——说课评点——课堂实践——评课研讨——改进教学设计”等开放式教学循环系列研讨活动,所任课的班级都在研修教学中过了一遍。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放开让学生自主讨论和争论。在评课研讨环节,赞同研讨小组的意见,把教材 “幸福清单” 中两项“20”定量改为“10”和“5”,更加符合当地学生实际。每通过一个活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连片带动了一大群教师参与,可谓是大家都在忙,十足的艰辛。(3)留有遗憾。几经折腾,当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最终定下来时,实际授课还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如果不让学生放开争论,真正的幸福就难以认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难以发挥。适当延长课时,估计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