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机械清扫 | 1.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作业); 2.车辆不合格或带病工作(冷却液、轮胎、刹车、转向、灯光、仪表、雨刷器、警灯、导向标、反光条等存在故障); 3.作业时超过作业规定速度,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警示灯; 4.雨、雪、大风、雾霾、光线不足等恶劣气候情况下未停止作业; 5.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穿反光服,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6.未配备车用灭火器; 7.车辆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导致车辆失控; 8.车上储存、携带、运输易燃易爆物品;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安全驾驶; 2.加强车辆的定期保养、维修及日常的检查、维护; 3.作业时按作业规定速度清扫,严禁超速行驶,作业时按规定使用警示灯; 4.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5.工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反光服及其他劳保用品; 6.配备车用灭火器,定期检查,确保有效; 7.车辆不得交给他人操作; 8.车上禁止储存、携带、运输易燃易爆物品;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车辆伤害: 1发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闪光灯,在来车方向150m设警示标识; 2造成人员伤亡的,抢救伤员、立即报警; 3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火灾: 1发现火情,立即停车,开启闪光灯,用消防器材灭火; 2如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 ||||
| 风险等级 | 重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D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垃圾清运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垃圾清运 | 1.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作业); 2车辆不合格或带病工作(冷却液、轮胎、刹车、转向、灯光、仪表、雨刷器、警灯、导向标、反光条等存在故障); 3作业时超过作业规定速度,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警示灯; 4雨、雪、大风、雾霾、光线不足等恶劣气候情况下未停止作业; 5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穿反光服,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6未配备车用灭火器; 7车辆交给无证人员操作导致车辆失控; 8车上储存、携带、运输易燃易爆物品; | 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物体打击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安全驾驶; 2加强车辆的定期保养、维修及日常的检查、维护; 3作业时按作业规定速度清扫,严禁超速行驶,作业时按规定使用警示灯; 4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5工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反光服及其他劳保用品; 6配备车用灭火器,定期检查,确保有效; 7车辆不得交给他人操作; 8车上禁止储存、携带、运输易燃易爆物品;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车辆伤害: 1发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闪光灯,在来车方向150m设警示标识; 2造成人员伤亡的,抢救伤员、立即报警; 3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火灾: 1发现火情,立即停车,开启闪光灯,用消防器材灭火; 2如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 |||||
| 风险等级 | 重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D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办公区 | 1私自使用电炉子等大功率电器取暖; 2电器设备接线不规范; 3维修办公设备时不切断电源; 4办公室内私拉乱接电线; 5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全; 6楼梯等道路照明不足及应急照明失效; 7禁烟场所,有人吸烟; | 火灾、触电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禁止使用电炉子等取暖; 2要规范使用电器设备; 3维修电器设备切断电源; 4办公室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5配齐消防设施; 6配备应急照明设施; 7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设置标志,禁烟场所禁止吸烟;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触电事故处理要领 拉闸断电.如触电附近有电源开关,立即切断触电开关。如触电地点距电源较远,可用绝缘钳或木柄利器将电源线切断.使用绝缘物品使触电人与电源脱离。当触电人是在电容器或电缆部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并且采取放电措施后,方可对触电人施救。 火灾:1.发现火情,立即停车,开启闪光灯,用消防器材灭火;2如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 |||||
| 风险等级 | 一般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B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厨房 | 1天然气管道漏气或连接软管漏气; 2天然气使用间未安装报警器(安装位置不当)或报警器失灵; 3天然气使用间无通风装置或通风不良; 4各种电厨具漏电; | 火灾、爆炸、触电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定期检查天然气管道、阀门及连接软管,软管需定期更换; 2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并与通风装置联锁; 3设置通风装置; 4使用前安全检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天然气泄露应急处置要领:当发生天然气泄漏时要及时进行通风疏散,在泄漏场所,不得有开启任何电器设备或打电话等容易产生火花的行为. 触电事故处理要领: 拉闸断电。如触电附近有电源开关,立即切断触电开关.如触电地点距电源较远,可用绝缘钳或木柄利器将电源线切断。使用绝缘物品使触电人与电源脱离。当触电人是在电容器或电缆部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并且采取放电措施后,方可对触电人施救。 火灾:1。发现火情,立即停车,开启闪光灯,用消防器材灭火;2如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 ||||
| 风险等级 | 一般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B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巡查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巡查岗位 | 1巡查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无证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作业); 2巡查车不合格或带病工作(冷却液、轮胎、刹车、转向、灯光、仪表、雨刷器、警灯、导向标、反光条等故障); 3巡查车行驶中巡查员不系安全带; 4工作人员不按规定穿反光服,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 交通事故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管理的规章规则,安全驾驶; 2加强车辆的定期保养、维修及日常的检查、维护; 3驾驶员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4巡查人员按规定穿戴反光服及其他劳保用品;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1发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闪光灯,在来车方向150m设警示标识; 2造成人员伤亡的,抢救伤员、立即报警; 3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
| 风险等级 | 较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C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库房管理员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库房 | 1存放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物品; 2库房的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有堆放物,不畅通; 3无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失效;在禁火区域内吸烟;4安全警示标志缺失,无应急灯、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无应急救援器材; 5库房内物品未定置摆放,超高,堆垛不牢(如:靠墙堆放融雪剂等物品);6库房照明设备开关线头裸露; | 触电、火灾、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库房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危险品; 2库房的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禁止堆放物品; 3消防设施配备齐全,每班检查,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维护安全标志、应急器材; 5库房内物品应定置摆放; 6开关接线头牢固,包扎完好;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火灾:1.发现火情,立即停车,开启闪光灯,用消防器材灭火;2如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触电:拉闸断电。如触电附近有电源开关,立即切断触电开关。如触电地点距电源较远,可用绝缘钳或木柄利器将电源线切断.使用绝缘物品使触电人与电源脱离.当触电人是在电容器或电缆部位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并且采取放电措施后,方可对触电人施救. 物体打击:1.立即停止工作,查看伤情;2。轻微流血时,进行包扎止血;3。伤情严重,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 |||||
| 风险等级 | 较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C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 安全 警示标志 | ||||||
人工清扫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人工清扫 | 1清扫工人未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横穿公路,翻越路中隔离栏,在机动车道上追扫垃圾;作业前未观察道路情况(如:车流情况、交通信号灯、可见度等); 2工作人员岗前未按规定穿好工作服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反光袖套、手套等),作业时穿拖鞋、高跟鞋作业等; 3人工清扫工具车未放置于合理位置(车道边缘,黄线外),未设置反光隔离墩或者提示牌; 4人工清扫工具车未张贴安全反光标志或者破损未更换; 5工具车不合格或带病工作(轮胎、刹车、警灯、反光条等故障); 6雨、雪、大风、雾霾、光线不足等恶劣气候情况下作业; 7日最高气温达到35℃或35℃以上的天气连续作业 | 车辆伤害、其他伤害(中暑)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车辆伤害: 1清扫工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必要时配备监护人员,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上岗前穿好工作服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反光袖套、手套等),并互查是否干净利落; 3人工清扫车应放置于车道边缘,黄线外,如有必要设置反光隔离墩或提示牌; 4人工清扫车张贴安全反光标志; 5定期保养、维护车辆,确保工具车处于正常状态; 6必要时停止作业; 7减少作业时间或用机械清扫替代人工作业;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车辆伤害: 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立即报警; 2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中暑: 1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向上级报告,给其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 3严重时送医院救治. | |||||
| 风险等级 | 重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D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特殊保洁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 风险点名称 | 主要的危险因素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 |||
| 特殊保洁 | 1工作人员岗前未按规定穿好工作服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反光袖套、手套等),作业时穿拖鞋、高跟鞋作业等; 2作业前未观察道路情况(如:车流情况、交通信号灯、可见度等); 3人工清扫工具车未张贴安全反光标志或者破损未更换; 4人工清扫工具车未放置于合理位置(车道边缘,黄线外),未设置反光隔离墩或者提示牌; 5在主干道清理淤泥、渣土、垃圾时,未按规定在距离清理点来车方向放置醒目的路障及警示标志; 6轻擦路边广告时,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在陡坡处工作时不系安全带(如:清理道路边坡白色污染等); 7清理道路两侧外延2米内杂草时,未设置安全警示路锥; 8日最高气温达到35℃或35℃以上的天气连续作业;冬季作业; 9雨、雪、大风、雾霾、光线不足等恶劣气候情况下作业; | 车辆伤害、高出坠落、其他伤害(中暑、冻伤) | |||
| 采取的主要管控措施 | 1上岗前穿好工作服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反光袖套、手套等),并互查是否干净利落; 2作业前先观察路面情况,如确认无异常,再开始作业; 3人工清扫车张贴安全反光标志; 4人工清扫车应放置于车道边缘,黄线外,如有必要设置反光隔离墩或提示牌; 5在主干道清理淤泥、渣土、垃圾时,按规定在距离清理点100m来车方向放置醒目的路障及警示标志; 6处理高处吊挂垃圾,要用竹竿,禁止爬树或爬较高的建筑物。若登梯摘挂时,配置监护人员; 7人工锄草作业范围区域设置安全警示路锥或提示牌; 8减少作业时间或用机械清扫替代人工作业;冬季作业防寒用品; 9必要时停止作业; | ||||
| 应急处置 措施 | 车辆伤害: 1清扫工人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必要时配备监护人员,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上岗前穿好工作服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如:反光背心、反光袖套、手套等),并互查是否干净利落; 3人工清扫车应放置于车道边缘,黄线外,如有必要设置反光隔离墩或提示牌; 4人工清扫车张贴安全反光标志; 5定期保养、维护车辆,确保工具车处于正常状态; 6必要时停止作业; 7减少作业时间或用机械清扫替代人工作业; 中暑: 1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向上级报告,给其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 3严重时送医院救治。 高处坠落: 1立即停止工作,查看伤情; 2轻微流血时,进行包扎止血; 3伤情严重,送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 ||||
| 风险等级 | 较大风险 | 风险 等级颜色 | C | 管控责任人 | |
| 电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