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三理综选择题专题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1:47
文档

高三理综选择题专题训练

5月18日理综选择题1.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D.在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2.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
推荐度:
导读5月18日理综选择题1.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D.在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2.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
5月18日理综选择题

1.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

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2. 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3. 2010年4月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件,被困的153名矿工有115名首先奇迹般获救,并有显著的生命特征。被困期间,有关他们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困期间,可通过调节尿量来保持水分平衡

B.获救后,仍有生命特征,说明血糖仍保持平衡

C.被困期间,他们体内对血糖含量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胰岛素

D.体重均减轻,主要原因是组织蛋白和脂肪的分解利用

4.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5.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由于出现环境阻力,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再增加

C.种群增长不受种群自身密度的制约      

D.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6.下列微粒中,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16 M2-      B.                   C.              D

7.近年来,都市里的医疗美容机构数量日渐增多。由于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和执业医生鱼龙混杂,医疗美容纠纷日益增多,不法分子把有毒的H3AsO3用作脱毛剂坑害顾客。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 + 12Cl- + 2H3AsO3 +6H+ = 2As + 3SnCl62- + 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A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5)

  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Cl- > As;③每生成7.5g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mol;

④M为OH-;  ⑤SnCl62- 是氧化产物.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

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将SO2通入溴水中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B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

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D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9.食用含有“瘦肉精”猪肉和猪内脏会引起中毒,“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Cl2N2O•HCl,其中C12H18Cl2N2O的结构式为:                   

下列有关对C12H18Cl2N2O的化学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A.能发生酯化反应              B.能发生加聚反应

   C.能发生氧化反应              D.能与盐酸反应

10. 关于下图中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注:图中,E表示能量(单位:kJ), 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V表示体积,B%表示B的体积百分含量。

A.①表示化学反应H2(g) +Cl2(g) =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 =183 kJ/mol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 4A(g) +3B(g) 2C(g)+6D在不同压强下B% 随时间的变化,则D一定是气体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D.④表示10 mL 0.1mol/L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11.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4/H2O2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4-― 6e- + 8OH-=BO2- + 6H2O 

C.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处出现红色

D.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A电极 

12.X2SO4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c(X+)=n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3.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滴加pH=c的盐酸(t℃),测得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序号Ba(OH)2溶液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2.00

0.00

8
22.00

18.00

7
22.00

22.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3      B.4      C.5      D.6

14.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赫兹所证实。

B.安培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开普勒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5.图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射出x射线,须在K、A电极间加上万伏的直流高压,则

A.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Q点,x射线从A级发出

B.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Q点,x射线从K级发出

C.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P点,x射线从A级发出

D.高压电源的正极接在P点,x射线从K级发出

16.一同学为探月宇航员估算环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小周期,想出了一种方法:

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测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假设物体只受月

球引力作用,又已知该月球的直径为d,则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A.    B.    C.    D.

17.如图,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

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快速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然后立即

打开卡子,看到胶塞冲出容器。则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气过程,容器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加,温度计示数不变

B、打气过程,容器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计示数不变

C、去掉卡子胶塞冲出瞬间,容器内气体分子数减少,温度计示数突然降低

D、去掉卡子胶塞冲出瞬间,容器内气体分子数减少,温度计示数不变

18.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

动过程中悬线上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图线提

供的信息作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t=0.2 s时刻,摆球正处于最高点

B.t=1.1 s时刻,摆球正处于最低点

C.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时而增加时而减少

D.当此摆球在某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时,该力频率越接近5/6Hz,摆球振幅越大

19.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 轴上,Q点在x轴上,则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20.如图所示匝数为50匝的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T的水平匀

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

ω=1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60W”灯

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示位置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21.如图甲所示,MN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

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

重合。当t=0时,对线框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t=t0时,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以上条件

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A.      B.      C.      D.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1B  2D  3A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D  13B

14.B   15.A   16.B   17.C   18.D   19.D   20.C   21.B

文档

高三理综选择题专题训练

5月18日理综选择题1.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D.在植物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2.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