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3:37
文档

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

.22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㊀王芳∗∗㊀王德利摘㊀要:本文从地带㊁经济区和省份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㊂区域铁路货运量现状格局呈现中部高㊁东部次之㊁西部最低的格局㊂铁路货运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很快,增长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其中黄河中上游和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上涨最快㊂单位GDP铁路货运量整体上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西部高㊁中部次之㊁东部最低的态势㊂影响区域铁路货运量演变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等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进
推荐度:
导读.22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㊀王芳∗∗㊀王德利摘㊀要:本文从地带㊁经济区和省份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㊂区域铁路货运量现状格局呈现中部高㊁东部次之㊁西部最低的格局㊂铁路货运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很快,增长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其中黄河中上游和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上涨最快㊂单位GDP铁路货运量整体上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西部高㊁中部次之㊁东部最低的态势㊂影响区域铁路货运量演变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等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进


.22

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

㊀王芳∗∗㊀王德利

摘㊀要:

本文从地带㊁经济区和省份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㊂区域铁路货运量现状格局呈现 中部高㊁东部次之㊁西部最低 的格局㊂铁路货运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很快,增长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其中黄河中上游和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上涨最快㊂单位GDP 铁路货运量整体上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 西部高㊁中部次之㊁东部最低 的态势㊂影响区域铁路货运量演变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等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进行铁路网规划㊁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以及加强铁路技术创新的建议㊂

关键词:

中国㊀改革开放㊀铁路货运量㊀格局

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创造的用于评估中国GDP 增长量的指标,以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名字命名的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采用耗电量㊁铁路运货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的结合㊂该杂志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 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㊂基于此,对我国铁路货流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铁路网络经济交流与合作状况,且对我国区

域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㊂

8

9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机理与优化模式研究(41201154)

王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地理研究㊂

一 区域铁路货运现状呈现“中部高、东部次之、

  西部最低”的格局

全国铁路货运总量从1978年的115580万吨上升到2011年的393302万吨,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铁路货运量也逐年迅速提高㊂从三大地带看,2011年大中部铁路货运量为19035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8%,将近一半,且从发展态势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中部铁路货运量占总量的比例40%~48%,比例逐渐上升㊂新东部在2011年货运量占全国总量的32%,比改革开放初期的55%下降了23%㊂远西部2011年铁路货运量仅占总量的19%,但与1978年的5%相比,有很大提升,尤其是2011年,比上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㊂说明,从现状格局来看新东部和大中部占货运总量的绝大部分,从发展态势来看大中部和远西部发展较快㊂

从经济区看,2011年黄河中上游占全国铁路货运总量的45%,是综合大区中占比最高的区域,将近占总量的一半;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其铁路货运量越来越大㊂此外,东北地区和华北沿海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也超过了10%,其余地区均小于10%㊂

表1 改革开放以来新三大地带和综合经济区җ铁路货运量空间格局及变化

单位:万吨,%

地㊀区

铁路货运量占全国总量比重1978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1年1978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1年

新东部63163196752568803312779355054484632大中部463594763872520871841903504148远西部5330552390541468075152556819西北地区498348146043100222477743.14456东北地区27054273133334831248471302323211612华北沿海23016217282479229490523362019161613华东沿海6427718370871345088543

992

续表

地㊀区铁路货运量

占全国总量比重

1978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1年1978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11年东南沿海48534728712817978

13427

44593黄河中上游221492440742755532961785301921272845长江中上游1324512444154071814831305111110108珠江中上游11312

11496

17369

20398

306

101011118全国统计11558011635715683017393302100

100

100

100

100

各省份平均数

3853

3879

5059

6126

12291

㊀㊀җ新三大地带和经济区划分:新东部包括东北三省㊁京津冀鲁㊁沪苏浙㊁粤闽琼等4大经济

区,含13个省份;大中部包括黄河中上游(陕甘宁晋豫)㊁长江中上游(川渝湘鄂赣皖)㊁珠江中上游(云贵桂)等3大经济区,含14个省份;远西部包括内蒙古㊁㊁青藏等3大经济区,含4个省

份,由于这些省区经济规模太小,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经济大区㊂由此形成新三大地带和经济区的划分方案①㊂

图1 区域铁路货运量空间格局

03①

刘勇:‘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地理学报“2005年第3期㊂

从各省份看,2011年各省份的铁路货运量平均为12291万吨,比1978年上涨8438万吨,除上海和北京之外,其他所有省份的货运量均比1978年高㊂大于和小于各省份平均货运总量的省份比例为9ʒ23,2011年与1978年的铁路货运量相比,排序相差很大㊂山西㊁宁夏㊁位次都上升了10位以上,而上海㊁北京却下降了10位以上,尤其是上海下降了22位㊂这主要是因为北京㊁上海近年致力于城市功能转型和重塑,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铁路货运依赖较低;另一方面随着沿海港口建立,长三角能源输入部分已经从陆路转为海上,因而上海对铁路货运需求相对削弱㊂

铁路货运总量大于60000万吨的省份有山西和内蒙古,比1978年分别上升2位和8位㊂这两个省份均是产煤大省,可见,煤炭这样的大宗货物对铁路的依赖还很高㊂在上文的分析中,内蒙古自治区铁路货运增长排序为全国第一,山西为全国第六,说明山西铁路货运量基数较大,增长幅度放缓,而内蒙古作为后起之秀,直追山西省㊂铁路货运总量介于6000万吨和60000万吨的省份有陕西㊁山东㊁辽宁㊁河北等20个省份㊂其中,陕西随着包西铁路的建成和开通,加快了陕北㊁黄陇两大煤炭基地大规模综合开发利用,提升了煤炭外运能力,大力提高了陕西省铁路货运量㊂少于60000万吨的省份有云南㊁浙江㊁福建等10个㊂其中上海和北京位次变动幅度最大,分别下移22位和15位㊂与上涨速度对应,说明北京和上海铁路货运总量较少且呈负增长㊂

表2㊀2011年各省区铁路货运格局җ

单位:万吨ȡ6000010000~600006000~10000<6000

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

山西691941(2)陕西302993(14)四川917210(-1)云南554523(-2)内蒙古6692(8)山东2315(2)广东7111(5)浙江485024(0)

辽宁215775(-4)吉林787512(-5)福建376225(2)

河北204476(-4)宁夏784813(13)青海363426(3)

黑龙江176787(-3)江苏771314(1)重庆219127(-4)

河南143688(-3)天津734615(7)145028(3)

安徽125079(2)贵州721916(9)北京138729(-15)

680117(11)上海88830(-22)

广西677018(2)海南69431(-1)

103

续表ȡ6000010000~600006000~10000<6000

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省份货运量排序

甘肃4619(-1)4932(0)

湖北3120(-7)

湖南632121(-9)

㊀㊀注:(㊀)中的数字表示2011年位次与1978年位次的变动:0,表示未变;正值,表示位次提升,负值表示位次下降㊂

二 区域铁路货运量增长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 其中黄河中上游和东南沿海地区上涨最快

从三大地带看,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货运量上涨最快的是远西部,尤其是2000年以来上涨速度尤为明显,2011年是2000年的4倍以上,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3倍以上㊂大中部的铁路货运量上涨也较快,2011年,货运总量较1978年上涨了三倍以上,比各省平均增速提高了0.4%㊂相比而言,新东部上涨较为缓慢,改革开放到2011年增速仅翻了一番㊂

从综合大区看,铁路货运量除了西北地区和华东沿海地区之外,均快于各省平均增长速度,尤其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其铁路货运量是各省平均增长速度的10倍以上㊂这说明华东沿海地区随着沿海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对铁路的依赖性降低;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整体而言相对较弱,铁路货运量增长十分缓慢(见表3)㊂

从各省份看,从改革开放到2011年,各省份铁路货运量平均上涨68.65%,从上涨速度的趋势来看,除20世纪90年代略低于80年代之外,其余时间段均实现快速的增长㊂在这种总体情况下,2000~2011年比改革开放后总体上涨速度慢的地区有山西㊁山东㊁北京等共13个省份,其余省份则快于总体上涨速度,说明这些省份铁路货运量上涨速度有减缓的趋势㊂近十年来,各省区上涨最快的是内蒙古,达到570.28%,最慢的是北京,为-46.88%㊂各省份快于和慢于平均速度的省份数量之比为11ʒ19,说明全国铁路货运量的上升主要是少数省份拉动㊂

203

表3㊀改革开放以来新三大地带和综合经济区铁路货运量上涨格局及变化

单位:%

地㊀区

铁路货运量上涨与各省平均增长速度之比1980~

1978

1990~

1980

2000~

1990

2011~

2000

2011~

1978

1980~

1978

1990~

1980

2000~

1990

2011~

2000

2011~

1978

新东部-1.0919.0816.9845.17100.02-1.620.630.810.451.46大中部2.7652.2320.22118.34310.614.121.720.961.184.52远西部3.6263.9362.14411.941309.995.402.102.954.0919.08西北地区-0.030.260.661.473.97-0.050.010.030.010.06东北地区0.9622.10-6.3050.8374.211.430.73-0.300.511.08华北沿海-5.6014.1018.9577.47127.39-8.350.460.900.771.86华东沿海5.12-23.80-1.34.7949.987.-0.78-0.060.0.73东南沿海-2.5850.76152.22-25.31176.68-3.841.677.22-0.252.57黄河中上游10.1975.1824.65234.98706.0415.222.471.172.3310.28长江中上游-6.0523.8117.7972.50136.36-9.030.780.840.721.99珠江中上游1.6251.0917.4451.47173.122.421.680.830.512.52全国统计1.1537.4721.49118.55269.20

各省区平均数0.6730.4321.08100.68.6511111㊀㊀

图2㊀区域铁路货运量增长率空间格局

303

铁路货运量上涨速度大于500%的省区有内蒙古和陕西,这两个省份无论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来看,还是近十年来看,其上涨速度均稳居全国前两位,与其他省份相比有明显优势,说明内蒙古㊁陕西这样的能源大省对铁路货运的依赖性很高㊂随着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煤炭等能源大宗物资的铁路运量还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㊂上涨速度位于100%~500%的有青海㊁宁夏㊁浙江等9个省区㊂其中海南省上升了14位,得益于2004年粤海铁路的建成和通车,大幅度提高了海南省的铁路货运量㊂上涨速度位于0%~100%的有安徽㊁江西㊁江苏等16个省区㊂其中辽宁上升了11位,是该方阵中上涨速度最快的,辽宁省的鞍钢和抚顺煤炭,使辽宁货运需求不断增长,带动着该省经济的发展㊂铁路货运量上涨速度小于0,即负增长的省区有上海㊁广东和北京㊂这几个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极点,经济水平较高㊁发展速度较快,但其铁路货运量却是负增长㊂其中广东省下降了13位,北京和上海位次变化较小㊂说明该类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服务业经济为主,对铁路货运的依赖度下降㊂如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将部分大运量㊁大能耗产业逐渐向江西等地区转移㊂

表4㊀2000~2011年铁路货运量上涨的空间格局∗

单位:%

ȡ500

100~500

省㊀份2000~2011上涨速度排序省㊀份2000~2011上涨速度排序内蒙古570.281(0)青海省336.243(2)陕㊀西

545.072(0)

宁㊀夏272.7(2)浙㊀江148.065(5)山㊀西140.436(-3)天㊀津138.587(1)甘㊀肃123.448(6)海㊀南109.719(14)山㊀东105.7710(-1)贵㊀州

101.8211(-4)

4

03

续表

0~100

<0

省㊀份2000~2011上涨速度排序省㊀份2000~2011上涨速度排序安㊀徽93.2212(-1)上㊀海-15.8428(2)江㊀西92.4313(4)广㊀东-40.8729(-13)江㊀苏.1814(4)北㊀京

-46.88

30(-1)

辽㊀宁72.2915(11)湖㊀北66.7316(6)河㊀北62.9717(7)四㊀川62.4818(1)新㊀疆61.9719(-15)云㊀南57.4820(-5)福㊀建52.0021(-8)河㊀南41.2522(-2)吉㊀林36.5823(4)黑龙江36.4124(-3)湖㊀南35.1825(0)重㊀庆20.9126(2)广㊀西

15.86

27(-15)

㊀㊀注:(㊀)中的数字表示2011~2000年位次与2011~1978年位次的变动:0,表示未变;正值,

表示位次提升,负值表示位次下降㊂

三 单位GDP 铁路货运量格局呈现“西部高、

 中部次之、东部低”的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单位GDP 铁路货运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㊂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路网的建设,公路运输异军突起,而水运㊁航空又在不同的市场层面上占有不小的份额,使铁路运输的优势逐渐减小㊂但煤炭等大宗货物在一定时期内,还是主要依靠铁路进行运输㊂因此,铁路货运量依旧可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㊂

5

03

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地带单位GDP铁路货运量逐渐减小,与全国平均比重之比,大中部变化不大,新东部呈现逐渐缩小趋势,远西部呈现逐渐增大的态势㊂

从综合经济区来看,2011年单位GDP铁路货运量大于全国平均值的经济区有黄河中上游㊁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㊂其中黄河中上游和西部地区从改革开放至今,与全国均值之比是逐渐上升的;东北地区2011年为1.38倍,但比改革开放初期低0.7倍㊂其余各经济区均低于平均水平㊂

表5㊀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地带和综合经济区单位GDP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

单位:万吨/亿元,倍

地㊀㊀区

单位GDP铁路货运量与全国平均比重之比1978198019902000201119781980199020002011

新东部22.4016.024.441.160.400.840.800.700.680.54大中部34.2827.6710.242.671.051.281.381.611.581.40远西部44.6837.2913.344.463.231.671.862.102.4.31西北地区35.8528.399.063.241.541.341.421.431.922.05东北地区55.6745.4815.143.201.042.082.272.391.1.38华北沿海38.3628.827.701.620.541.441.441.210.960.72华东沿海13.11.622.310.360.130.520.580.370.220.18东南沿海18.0713.283.261.200.180.680.660.510.710.24黄河中上游56.7948.7020.485.202.742.122.433.233.083.66长江中上游26.5419.355.801.510.470.990.970.920.0.63珠江中上游25.5120.687.391.910.540.951.031.161.130.72全㊀㊀国26.7320.016.341.690.751.001.001.001.001.00㊀㊀

从各省份来看,2011年全国单位GDP铁路货运量为0.75万吨/亿元,比2010年下降0.94万吨/亿元,比1978年下降20.98万吨/亿元㊂而且,所有省份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比1978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㊂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下降30.88万吨/亿元㊂2011年单位GDP铁路货运量高于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数量比例为13ʒ18,排序变化较大㊂

603

图3㊀区域单位GDP铁路货运量空间格局

表6㊀2011年单位GDP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

单位:万吨/亿元ȡ20.5~20.1~0.5<0.5

省份运量排名省份运量排名省份运量排名省份运量排名山西6.161(0)黑龙江1.416(1)四川0.4420(5)北京0.0929(-17)内蒙古4.502(1)甘肃1.287(3)湖北0.3321(2)0.0830(1)宁夏3.733(-1)贵州1.278(6)湖南0.3222(-3)上海0.0531(-3)陕西2.424(9)1.039(12)海南0.2823(-1)

青海2.185(4)辽宁0.9710(-4)重庆0.2224(-7)

河北0.8311(-7)福建0.2125(1)

安徽0.8212(-1)广东0.1726(1)

吉林0.7513(-8)江苏0.1627(2)

天津0.6514(10)浙江0.1528(2)

云南0.6215(0)

广西0.5816(0)

河南0.5317(-9)

江西0.5218(2)

㊀㊀注:(㊀)中的数字表示2011年位次与1978年位次的变动:0,表示未变;正值,表示位次提升,负值表示位次下降㊂

703

文档

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

.22我国区域铁路货运量发展态势分析∗㊀王芳∗∗㊀王德利摘㊀要:本文从地带㊁经济区和省份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货运量的空间格局㊂区域铁路货运量现状格局呈现中部高㊁东部次之㊁西部最低的格局㊂铁路货运量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很快,增长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其中黄河中上游和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上涨最快㊂单位GDP铁路货运量整体上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在空间格局上呈西部高㊁中部次之㊁东部最低的态势㊂影响区域铁路货运量演变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等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科学进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