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3:00
文档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5•宁波)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A.变浅的虚像B.变浅的实像C.变深的虚像D.变深的实像2.(3分)(2015•宁波)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3.(3分)(2015•宁波)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
推荐度:
导读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5•宁波)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A.变浅的虚像B.变浅的实像C.变深的虚像D.变深的实像2.(3分)(2015•宁波)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3.(3分)(2015•宁波)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015•宁波)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

变浅的虚像B.

变浅的实像C.

变深的虚像D.

变深的实像
 

2.(3分)(2015•宁波)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A.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3.(3分)(2015•宁波)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  )

 A.

通过R2的电流变大

 B.

电路总电阻变大
 C.

R1消耗的功率变小

 D.

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R2的滑片P向右移

 

4.(3分)(2015•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
 

5.(3分)(2015•宁波)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二、非选择题

6.(2015•宁波)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冲程.

 

7.(2015•宁波)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确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方向.

 

8.(2015•宁波)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9.(2015•宁波)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N)

浸入水中深度h(cm)

弹簧称读数F(N)

浮力大小F浮(N)

小科14.82.04.2
24.03.6
36.03.0
小思44.83.03.6
54.03.2
65.0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10.(2015•宁波)小科家有几盏相同的照明灯,如图甲所示,按要求连接在家庭电路上,并由一个开关控制.

(1)取下任何一个灯泡后,闭合开关,其余的灯仍能发光,则这几盏灯之间是      联的,断开开关,装上灯泡;

(2)小科觉得连接灯泡的金属导线没有用绝缘材料包裹,可能有安全隐患,如果照明灯的额定电压是220V,要辨别连接灯泡的两根金属导线中与火线相连的一根,请写出检测工具及步骤;

(3)小科用第(2)题的检测方法也无法辨别,于是怀疑照明灯的额定电压不是220V,观察灯泡外包装,上面有如图乙所示信息,请你对这种接线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11.(2015•宁波)后端挑着装满道具的“百宝箱”,前端挑着由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就这样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了40多年“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戏,如图所示,假设“戏台”重100N,装了道具的“百宝箱”重200N,它们的悬挂点A、B之间距离为1.5m,扁担视作重力不计的硬直棒.

(1)挑起担子时,“百宝箱”被提高了0.6m,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多少功?

(2)假设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为O,当手不对扁担施加力的作用时,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前端悬挂点A与点O的距离多大?

(3)当前端的“戏台”卸下后,左手在A点施加力,同样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若肖师傅在站立时卸下“戏台”,则卸下“戏台”前后:

①扁担对肩膀压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肖师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变化多大?(假设肖师傅的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12.(2015•宁波)如图所示是某规格的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

(1)图中表示小灯泡U﹣I图象的是      (填序号);

(2)若它们串联、并联时总电阻的值分别为R串和R并,请在对应的图上坐标区域内画出它们的U﹣I图象(R串、R并的U﹣I图象分别用③和④表示);

(3)当它们分别以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稳压电源(已知电源电压不高于10V)两端时,从电源流出的电流变化了0.45A,求该稳压电源的电压及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5•宁波)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  )

 A.

变浅的虚像B.

变浅的实像C.

变深的虚像D.

变深的实像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

将一块玻璃砖压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眼睛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了,这是由于从玻璃射向空气的光线在玻璃界面处发生折射的缘故.

故选A.

点评: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
 

2.(3分)(2015•宁波)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

 A.

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

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

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

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考点: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流和电路.
分析: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②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

A、女生长发上扬是因为金属球上的电荷转移到头发造成的.所以金属球必须带电.不符合题意;

B、金属球上的电荷能够转移到头发上,女生的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不符合题意;

C、金属球本身已经带电,所以女生不需要与金属球摩擦生电.符合题意;

D、为保证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女生的头发,而不会转移到大地,女生的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带电现象及导体、绝缘体的区别及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创新题.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3.(3分)(2015•宁波)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后,当光照强度增大时(  )

 A.

通过R2的电流变大

 B.

电路总电阻变大
 C.

R1消耗的功率变小

 D.

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R2的滑片P向右移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明确电路为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对选项中的说法做出判断.
解答:解:A、图中光敏电阻和变阻器R2并联,当光照强度增大时,R1的阻值减小,电流变大,但不影响另一支路的电流大小,故A错误;

B、当光照强度增大时,R1的阻值减小,两电阻并联,一只电阻变小,另一只电阻不变,则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B错误;

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R1的阻值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P=得,R1消耗的功率变大,故C错误;

D、当光照强度增大时,R1的阻值减小,则R1所在支路的电流变大,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要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应将R2的滑片P向右移,使这一支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电路和的连接特点,再根据光敏电阻的变化、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的变形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3分)(2015•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当战斗机斜向上爬升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倾斜向下的,故A错误

B、当战斗机斜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倾斜向上,如图乙所示时.故B正确;

C、当战斗机竖直向上爬升,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

D、当战斗机向下俯冲时,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时,将看到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还是水平的,且与飞机的距离越来越近,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5.(3分)(2015•宁波)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考点:

光的反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人在水下观察,鱼也在水下,所以是在同一介质中,因此可判断为反射,不是折射.再根据光的反射特点判断哪个是鱼,哪个是像.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从水下向水面看人在水下,鱼也在水下,所以是在同一介质中,因此可判断为反射,不是折射.故BD不正确;

此时是水面相当于镜面成像,而人在水下,鱼也应该在水下,所以下面的b应该是鱼,而上面的a应该是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故A正确、C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形成条件,尤其要注意这里人是在水下进行观察的.
 

二、非选择题

6.(2015•宁波)如图所示,迅速下压活塞,筒内浸有乙醚的棉花被压燃,下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 内 能;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这一能量转化过程的是 压缩 冲程.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热和能.
分析:(1)结合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角度分析解答问题.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烧,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棉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燃烧起来,这个现象说明了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的是压缩冲程.

故答案为:内;压缩.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进行分析解答.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7.(2015•宁波)1879年10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确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磁力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电流(磁场) 方向.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应用题;电和磁.
分析:由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并且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进行判断.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确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灯丝中有电流,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可知,灯丝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偏移;

(2)由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所以要想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即只需改变电流的方向或磁场的方向即可.

故答案为:(1)磁力;(2)电流(磁场).

点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而力的方向与电流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所以分析运动时要分析电流和磁场的方向.
 

8.(2015•宁波)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大气压 存在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 变短 (填“变短”、“变长”或“不变”).

考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1)大气在各个方向上都会产生压强,硬纸片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2)在压强一定时,物体受到的压力与面积成正比.

解答:解:

(1)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客观存在;

(2)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强是一定的,如果减小杯口的直径,大气压强作用面积减小,由公式F=pS知,纸片受到的大气压力减小,所以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变短.

故答案为:(1)大气压;(2)变短.

点评:本题是考查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一道创新题,分析清楚实验操作及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9.(2015•宁波)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N)

浸入水中深度h(cm)

弹簧称读数F(N)

浮力大小F浮(N)

小科14.82.04.2
24.03.6
36.03.0
小思44.83.03.6
54.03.2
65.02.8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增大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2和4(或2和5、3和6)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解答:解:

(1)单独比较1、2、3或4、5、6的实验过程,物体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而物重一定,说明浮力是增大的,所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

(2)将2和4比较,可以发现,同一个物体受到的拉力相同,即浮力相同时,浸在水中的深度是不相同的;

将2和5比较,可以发现:同一个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时,受到的拉力不同,也就是浮力不同;

另外将3和6比较,可以发现,同一个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较大的受到的浮力反而较小.综合这些可以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在的深度没有关系,而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故答案为:(1)增大;(2)2和4(或2和5、3和6).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排开液体体积与深度关系的分析.当物体浸没前,深度增大的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也是增大的;当浸没后,排开液体体积不再变化,所以浮力与深度无关.
 

10.(2015•宁波)小科家有几盏相同的照明灯,如图甲所示,按要求连接在家庭电路上,并由一个开关控制.

(1)取下任何一个灯泡后,闭合开关,其余的灯仍能发光,则这几盏灯之间是 并 联的,断开开关,装上灯泡;

(2)小科觉得连接灯泡的金属导线没有用绝缘材料包裹,可能有安全隐患,如果照明灯的额定电压是220V,要辨别连接灯泡的两根金属导线中与火线相连的一根,请写出检测工具及步骤;

(3)小科用第(2)题的检测方法也无法辨别,于是怀疑照明灯的额定电压不是220V,观察灯泡外包装,上面有如图乙所示信息,请你对这种接线方法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考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1)串联电路用电器工作过程中互相影响;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工作过程互不影响;

(2)家庭电路常用测电笔区分火线和零线;

(3)人体安全电压不超过36V,导线表面没有绝缘皮可能造成短路或漏电.

解答:解:

(1)几盏相同的照明灯连接在家庭电路上,由一个开关控制.取下任何一个灯泡后,闭合开关,其余的灯仍能发光,说明彼此没有影响,所以则这几盏灯之间是并联关系;

(2)检测工具:测电笔;

检测步骤:

①闭合开关使灯泡正常工作;

②用测电笔对连接灯泡的两根金属线分别进行检测,氖管发光的是火线;

(3)从灯泡铭牌可以知道,这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导线不用绝缘材料包裹,很容易在意外情况下被短路,造成火灾等事故.

故答案为:

(1)并;

(2)检测工具:测电笔;

检测步骤:

①闭合开关使灯泡正常工作;

②用测电笔对连接灯泡的两根金属线分别进行检测,氖管发光的是火线;

(3)从灯泡铭牌可以知道,这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2V,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如果导线不用绝缘材料包裹,很容易在意外情况下被短路,造成火灾等事故.

点评:此题是与安全用电有关的应用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安全用电常识,难度不大,把握基本规律,条理清晰地说明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11.(2015•宁波)后端挑着装满道具的“百宝箱”,前端挑着由活动支架与花布组成的“戏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秋林就这样挑着担子四处游走,表演了40多年“一人一台戏”的布袋木偶戏,如图所示,假设“戏台”重100N,装了道具的“百宝箱”重200N,它们的悬挂点A、B之间距离为1.5m,扁担视作重力不计的硬直棒.

(1)挑起担子时,“百宝箱”被提高了0.6m,这一过程中,需要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多少功?

(2)假设肩膀与扁担的接触点为O,当手不对扁担施加力的作用时,要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前端悬挂点A与点O的距离多大?

(3)当前端的“戏台”卸下后,左手在A点施加力,同样能使扁担在水平位置平衡,若肖师傅在站立时卸下“戏台”,则卸下“戏台”前后:

①扁担对肩膀压力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肖师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变化多大?(假设肖师傅的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考点:

功的计算;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1)已知“百宝箱”重力和提高的高度,可以得到克服重力做的功;

(2)已知硬直棒的长度、“百宝箱”、“戏台”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到前端悬挂点A与点O的距离;

(3)①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合力为0;

②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可以得到压强.

解答:解:

(1)克服“百宝箱”重力做的功为W=Gh=200N×0.6m=120J;

(2)设前端悬挂点A与点O的距离为L,则后端点B到O的距离为1.5m﹣L,

因为F1L1=F2L2,

所以200N×(1.5m﹣L)=100N×L,

解得L=1m;

(3)①扁担两端都挂着物体时,肩部受到的压力是物体拉力、扁担重力之和;当一端物体放下,但用手压住扁担时,扁担仍然是水平平衡的,说明此时肩部受到的压力没有变化;

②当“戏台”卸下后,肖师傅对地面的压力减小了△F=100N,而受力面积不变,由p=知,压强减小;

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p===2500Pa.

答:

(1)克服“百宝箱”重力做功120J;

(2)前端悬挂点A与点O的距离为1m;

(3)①不变;

②压强减小,减小了2500Pa.

点评:此题是一道创新题,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布袋木偶戏艺人为素材,考查了功、杠杆平衡条件和压强等规律和公式的应用,渗透了德育教育.
 

12.(2015•宁波)如图所示是某规格的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

(1)图中表示小灯泡U﹣I图象的是 ② (填序号);

(2)若它们串联、并联时总电阻的值分别为R串和R并,请在对应的图上坐标区域内画出它们的U﹣I图象(R串、R并的U﹣I图象分别用③和④表示);

(3)当它们分别以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接在同一稳压电源(已知电源电压不高于10V)两端时,从电源流出的电流变化了0.45A,求该稳压电源的电压及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考点:

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1)灯丝的电阻随温度而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画出图象;

(3)根据图象③④比较分析,在电源电压不高于10V时,电源电流变化找出电源电压,确定并联时干路电流,利用P=UI求出电功率.

解答:解:(1)由于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其电流与其电压不成正比,故而图中曲线②应该是小灯泡的U﹣I图象;

(2)根据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画出图象,如下图;

(3)比较图象③和④可知,电压相同且不高于10V时,I并﹣I串=0.45A,仅有一种情况,即U=5V,

此时I并=0.6A,并联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并=U并I并=5V×0.6A=3W.

答:(1)②;

(2)如下图;

(3)该稳压电源的电压5V;并联电路消耗的总功率3W.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解题中注意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1904338;wdsxg;wscdd;wdnyx2011;李金泉;王富文(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5年7月31日

文档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2015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3分)(2015•宁波)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如图所示,图中“科学”两字是()A.变浅的虚像B.变浅的实像C.变深的虚像D.变深的实像2.(3分)(2015•宁波)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3.(3分)(2015•宁波)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光敏电阻,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