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修辞手法练习(精选20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3:21
文档

修辞手法练习(精选20道)

修辞运用练习题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D.
推荐度:
导读修辞运用练习题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D.
修辞运用练习题

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

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C.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

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D.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

3.对下边各句中的“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

②只在小路的旁边,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③他俩就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

④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子,就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A.①②副词,表猜测;③④动词,表比喻.

B.①动词,表比较;②副词,表猜测;③④动词,表比喻。

C.都是动词,①②表比较,③④表比喻。

D.①③④动词,表比喻;②副词,表猜测.

4.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一项是

A.形成朵朵盛开的白莲。                 B。就像白缎上绣着几朵浅浅的银色的暗花。

C.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片片银色的羽毛。  D.好像镶嵌在蓝色的玻璃上的几片洁净的羽毛。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譬如《三大纪律注意》那首歌吧,从苏区开始,就一直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的先遣。

B.荞麦正开花,远远望去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地毯的边缘上长着森林一般的大麻和玉米。

C.甬道两旁那婀娜多姿的垂柳,雄赳赳地站在路边,仿佛是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D.他想到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坚决要求火速去工地.

6.“有的侧身探海”一句应放在下文①、②、③、④的哪一处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①有的错落成桥,②有的兀立如柱,③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乎乎的,一动不动,④堵住你的去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分别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最佳对偶句的一项是

  今天在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是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       ,和平可期,         ,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生

B。人心异常悲痛     志不绝     民主有望

C。人心异常悲痛     意志坚       民主自由

D。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8.下面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色彩鲜丽、芳香四溢的夏日图景。原诗的顺序已经打乱,请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楼台倒影     池塘    ②满架蔷薇     院香

   ③水晶帘动微风           ④绿树阴     夏日长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9.根据上题选出的正确顺序,填入诗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映 来 凉 庚     B。吹 照 满 下        C。阴 小 飘 进     D.浓 入 起 一

10.下列各句中比喻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11.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全得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12.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是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13.下列句子运用夸张手法不当的一句是

A。山高水险石卡卡,红苕洋芋包谷耙。要想吃碗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来,娃娃已经满地爬。

B。王老汉种的甜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C。面片擀得一张纸,面条切下一条线,下到锅里莲花转,盛到碗里赛牡丹.

D。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14.对下面的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后两句以拟人方法写出山之灵秀、可爱,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浮云"、“落日”既是写景,也是比喻,景美情深,感人至切。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用夸张的写法写出舟行之速,一派喜悦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D。“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起”“生”二字,用拟人的写法表现了山势险峻、白云悠闲。

15.对下列古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天镜”、“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它对话,是拟人写法)

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惊风雨"、“泣鬼神"赞扬李白诗才出众,是夸张写法)

D。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轻舟短棹”写泛舟游湖,景色迷人,是借代写法)

16。对下面四句话的分析说明,有错的一项是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③寒贴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④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四句话中用了以水喻月的比喻手法,形象贴切。

B.四句话中①句以动写静,表现月光的质感,②③两句主要从光色冷暖着眼,表现月光的寒凉,④句从亮度方面着眼,表现月光的清澈透明。

C。四句话都不是孤立的描写月色,而是用其他事物衬托映照,从而突出作者对美好月色的赏爱之情。

D。四句都不是为写月而写月,而是借写月抒发自己在特定时代中、特定情势下的特定心绪.

17.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四个比喻句,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雾地样温柔①;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②;又像朝阳跃出平静的海面③;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④,像荷花飘零在水上.

A.①     B.②      C.③      D.④

18.对下面两句话的修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虽然现在比较富裕了,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②看到长势这样喜人的禾苗,就好像闻到大米饭的香味了。

A.①用夸张的方法赞扬人们节俭的美德。

②用比喻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B.①用比拟表现这里的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

②用夸张表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C.这两句都用比喻,前句表现出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的心理,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D.这两句都用夸张,前句赞扬节俭的美德,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19.对下列古诗名中加点的词注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美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20.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枚词》)“晴”是双关语,即指晴雨的“晴",也暗指恋情的“情”.

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时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孤”是比喻的写法,“楚山”似乎也有诗人孤寂的心情。

C。“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闹"采用通感的写法,看见杏花,便像听到一片嚷闹声,突出了花的艳和盛.

D。“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貂锦"、“胡尘”运用借代手法,分别指唐军将士边塞战争的激烈场面。

 

答案:

1.C借代    2。B    3。B    4。C    5.A    6.C    7。B    8。C   9. D

10. [解析]答案是B.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

11. [解析]答案是A。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

12.[解析]上面一段文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运用了拟人,如:“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另外,本段文字主要是表现松树的那种“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故综合这两方面考查,选C。

13.D    14。D 夸张       15。D不是借代.( 笔落使风雨惊动,诗成使鬼神哭泣.声名从此传扬,被埋没的才气瞬间彰显) 16。C  17。C   18.D  19。A  20。B拟人

文档

修辞手法练习(精选20道)

修辞运用练习题1。与“终岁不闻丝竹声"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B。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