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43:21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严峻深沉诩诩如生迥然不同B.遇昧落后和协一致真率粗犷C.渴慕异常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严峻深沉诩诩如生迥然不同B.遇昧落后和协一致真率粗犷C.渴慕异常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感慨(kǎi)    罕至(hàn)   花团锦簇(cù)

B.尴尬(gān gà)  倜傥(dǎng)   威慑(shè)   煞有介事(jì)

C.须臾(yú)      踉跄(liáng)  屏息(bǐng)  鸦雀无声(yā)

D.诅咒(zǔ)      呆板(dāi)    贪婪(lán)   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严峻深沉    诩诩如生    迥然不同

B.遇昧落后    和协一致    真率粗犷

C.渴慕异常    炉火纯青    幽默诙谐

D.饱蘸浓情    无限欢悦    真情实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天谢地,这些家伙终于赶来了,众人如卸千钧重负,长长吐出一口大气。

B.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

C.从高塔往下望,整个城市的风光一目了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D.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写诗,还要注意节奏,诗歌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写诗,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令人难忘。

③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⑤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A.④②①⑤③    B.⑤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⑤④    D.③⑤④②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③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莲花是“__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2)请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任末苦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东汉蜀郡人。②芨(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笈从师(负:背)

B.或依林木之下(或:有时)

C.门徒悦其勤学(悦:为……感到高兴)

D.虽死犹存(虽:虽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⑴周一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就要开始了。这是一节级别很高的竞赛课,有各校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

⑵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嘱咐我,一定安排好时间,万万不可拖堂,否则一票否决,与奖杯无缘。我感激的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我最爱的人”儿童绘画大赛,我班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还拒绝修改。

⑶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⑷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铃声响起来。我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里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孩子们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也露出赞许的表情。教研组长眉开眼笑,也给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⑸只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已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学生。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憋得通红。

⑹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了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学生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⑺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

⑻“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完;冬天一下雪,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妈妈的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⑼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秋天里,他每天都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⑽安锐举起那张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⑾“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⑿我哽咽着微微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学生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⒀十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8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⑷段划线句 “学生们一个个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气氛像被冰镇过。”

3.请写出与第⑽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4.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⑿段中安锐为什么笑了?

5.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称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地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历,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合、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对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检查,甚至在你尚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正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

1.在潘云鹤的构想中,30年后的AI2.0将在哪些方面展示它的能力?

2.第④段中加点词“到那个时候”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AI会控制人类吗?为什么?

四、写作题(40分)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内容具体充实:(3)有真情实感:(4)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不少于600字;(6)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

一 

D

C

D

C

A

D

  (1)①深林人不知  ②当窗理云鬓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  ⑥花之君子者也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 

1.D

2.(1)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2) 他看书有领悟到的地方,就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

3.示例:我们应该学习任末苦学的精神,更应该学习他那种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 

【答案】

1.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学生们的紧张,课堂气氛的沉闷。

3.(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奇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而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4.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获得大家的认可、(支持)赞同而开心。(意思对即可)

5.我是一个尊重学生、对学生公平、爱学生 、有上进心、富有教学艺术的年轻老师。

【答案】

1.大数据智能的研究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或大数据智能研究可以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人脑与电脑联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

2.不能删去。“到那个时候”指30年后,起作用,明确了具体的时间范围,如果删去则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举例子。列举了多种疾病,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对人类各种疾病起预防或者阻断的作用(或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

4.【示例一】会控制人类。如果不加以恰当管理,会思考的机器人可能会违背我们人类的意愿,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干扰,甚至可能终结人类文明。因此,我认为AI会控制人类。【示例二】不会控制人类。人类已经制造并使用了无数动力机械、汽车轮船、无人飞机,而人的手足并未因此萎缩,人类的安全也并未因此受到威胁,人类一定能有效地驾驭它们。因此,我认为AI不会控制人类。

四 

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B.尴尬(gān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严峻深沉诩诩如生迥然不同B.遇昧落后和协一致真率粗犷C.渴慕异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